以 TFT LCD 與 STN 或 LTPS 做比較,因消費者在購買時,就已顯示器等級做考量,消費者無法加以替換,所以彼此之間較無轉換成本。對於下游顯示器廠商而言,其轉換成本包含供應鏈變遷之轉換成本,如 CRT 必須轉換生產線,而 STN 或 LTPS 只是模組上之差異,因此轉換成本可以較低。但LTPS 由於其產品之技術特性,使得背光源模組可省去,在厚度可以更加薄型化,在面板抽換上將可更具有優勢。至於 PDP 與有機 LED(Organic EL Display,OLED),這二種顯示器類型,因為根源其產品特性與技術發展,與 TFT LCD 在產品市場的區隔度極高,因此與 TFT LCD 比較沒有替代效果,也無轉換成本可而言。上述各替代品之介紹與比較後,將競爭強度作一整合,如表 6 所示。表 6 大型 TFT LCD 之替代品競爭強度因素分析表30第六章 液晶電視 (LCD TV)產業市場第一節 市場規模、成長率、利基機會隨著面板廠商積極佈局新世代產能擴產下,LCD TV 面板成本快速降價下,加上下游家電及通路商積極促銷下,配合全球數位電視廣播化的推展,LCD TV市場快速崛起,已逐漸侵蝕 CRT TV 市場,取代效應持續發酵。LCD TV 在高畫質、高解析度等訴求下,並隨著 LCD TV 的平價化,以及全球數位廣播的逐步推展下,預期將刺激消費者需求逐年興起,逐步侵蝕 CRT TV 市場,並展開一波新的 TV 換機潮。然而就中長期而言,科技產業推陳出新的產品及技術發展,如SED、OLED 等,或科技的轉變,將影響 LCD TV 長期的發展及需求面的變化。從分析台灣液晶監視器產業及液晶電視產業來看,兩者均呈現了高度產業集中的現象,在液晶顯示器產業中前五大的業者幾乎佔了九成的出貨比重,而液晶電視產業中的前五大業者,也佔了七成以上的出貨比重,兩者市場表現有相當大的差異。而就整體發展趨勢而言,LCD TV 將是未來成長的關鍵。根據拓墣產業研究指出,2008 年全球 LCD TV 出貨量已達 1.03 億台,預估2009 年全球 LCD TV 市場規模將達 1.21 億台。目前歐美日等已開發國家的 LCDTV 滲透率仍在 30%以下,新興市場的 LCD TV 滲透率更多是低於 10%,以 2008年全球 LCD TV 滲透率僅 13%估算,未來全球至少還有 17.4 億台電視,將陸續被 LCD TV 取代,尤其新興市場成長性更可期, 全球 LCD TV 出貨趨勢(單位:千台)31根據研調機構 DisplaySearch 最新發表的全球電視出貨報告指出,2009 年第二季全球出貨情況與第一季類似,全球電視機出貨量為 4 千 460 萬台,較去年同期下滑 8%,而出貨金額較出貨量下滑情況大一些,第二季出貨金額僅達 237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 12%。在各種顯示技術中只有 LCD TV 出貨量增加,同時較原先預期出貨成長更高;其他應用技術電視維修出貨量則是下滑的。
目前分類:電視修理 (653)
- Jan 27 Sat 2018 10:26
TFT LCD 在產品市場的區隔度極高,因此與 TFT LCD 比較沒有替代效果
- Jan 25 Thu 2018 23:49
智慧系統逐步完善,OLED電視首次上市等離子電視基本不再有新產品
智慧電視發展至2014年末,依舊在探索和搭建最理想的生態。儘管如此,消費市場上的智慧電視依舊大紅大紫,三星ES8000/9000高端系列為智慧電視的發展引領了正確的方向,用户界面、操控方式、在線視頻、語音命令、手勢識别等功能也頻頻出現在電視產品之上,但在這一年,智慧電視整體的體驗依舊不够理想,消費市場主動或被動的接受這些半成品。 2013年:智慧系統逐步完善,OLED電視首次上市等離子電視基本不再有新產品,液晶電視一家獨大,電視廠商努力改善智慧系統的用户體驗,智慧電視的性能得到提升的同時,整體的智慧體驗有了全面的提升,其中三星F8000/F9000和LG“觀韵”系列的智慧體驗尤為出色,前者擁有動作識别技術,後者則創新式的推出了動感應遥控器。小米公司推出小米電視,創維推出酷開互聯網品牌戰略。經過電視產業的不斷努力,智慧體驗基本可以滿足用户需求。當然,2013年更重要的事情是OLED電視 修理的上市,2013年9月,LG和三星先後在中國發布並上市55英寸曲面OLED電視產品,前者售價59999元,後者售價54999元,兩款產品均採用1080p解析率設計,OLED電視的正式商業化讓更多高端用户有機會體驗次時代顯示技術的强大技術。 2014年:超高清4K電視渗入主流市場,曲面液晶電視上市智慧電視的智慧體驗提升,是一件浩大的工程,需要長時間慢慢改善,為了不在這一問題上“糾纏”,電視廠商開始力推超高清4K電視,將市場熱點焦距在4K身上,背地裏偷偷優化智慧電視系統,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做法。
- Jan 24 Wed 2018 23:52
LCD於資訊應用市場發展趨勢桌上型電腦在「可攜式」便利性之差異
目前全球資訊工業產品出貨之成長動力,主要來自於新興國家如中國、巴西、俄羅斯及印度等地,由於當地政府為提升資訊基礎建設以帶動經濟起飛,所衍生之產業政策帶來強大的電腦設備採購需求,將會支撐全球資訊工業之持續成長,預估2009年需求約有1億4,050萬台,年成長率仍有7%。筆記型電腦取代桌上型電腦效應日漸擴大,2008年筆記型電腦在個人電腦市場的滲透率已逼近五成,預估2009年筆記型電腦在個人電腦市場上將首度超過桌上型電腦,滲透率將超過五成。筆記型電腦加速普及的主因包括筆記型電腦低價化,提高消費者選購筆記型電腦的意願;兩者效能差距縮小,筆記型電腦和桌上型電腦的硬體配備和效能差距逐漸拉近,獲得一般消費者、企業用戶及電腦玩家的青睞;還有行動運算平台蓬勃發展,自從Intel推出Centrino運算平台後,筆記型電腦內建無線上網功能,突顯筆記型電腦與49 PIDA第五章 全球大尺寸平面顯示面板應用市場分析 5-3 大尺寸LCD於資訊應用市場發展趨勢 5-3 大尺寸LCD於資訊應用市場發展趨勢桌上型電腦在「可攜式」便利性之差異,而內建WiMax技術的新一代筆記型電腦上市,將可進一步刺激市場需求。筆記型電腦面板以寬螢幕為主流,在2008年已達約93%比重,而2009年將可接近97%;相較液晶電視維修與液晶監視器,16:9面板在整體筆記型電腦滲透率則約為8%,預估未來將大幅成長,至2009年16:9面板比重約為39%,第五章 全球大尺寸平面顯示面板應用市場分析 5-3 大尺寸LCD於資訊應用市場發展趨勢 5-3 大尺寸LCD於資訊應用市場發展趨勢在尺寸方面,仍以15.4吋、16:10寬螢幕機種為主流,其次為14.1吋、16:10寬螢幕。此外,韓國三星、LGD、台灣友達、奇美、華映及中國京東方等面板廠在2008年下半年陸續推出13.4吋、14吋、15.6吋及16吋一系列16:9筆記型電腦面板,2009年將陸續可見到18.4吋與17.3吋之16:9尺寸產品。估計2008年15.4吋到16吋之寬螢幕面板將占整體筆記型電腦的50%,14.1吋面板則約達25%,未來兩者仍將為筆記型電腦之主流。
- Jan 24 Wed 2018 00:07
大家在觀看電視時與螢幕保持2.5米的距離,這是很必要的
對於家電產品而言,相信很多用戶都非常關注使用壽命的。尤其是液晶電視 修理,已經成為每個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大家電產品,安全和保養問題也是大家非常關注的。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發布的《平板電視安全使用年限》指導意見中。裡面對液晶電視的安全使用壽命進行了說明,建議中做出了明文規定:家用平板電視的安全使用年限為7年。與此同時,還要求電視廠商要在電視機外包裝箱上或者說明書中的顯著位置進行相應的文字標註,讓用戶可以清楚知曉平板電視的安全使用年限為7年,也許有的用戶對電視安全使用年限並不重視,實際上,液晶電視在超過7年的安全使用年限後,安全係數也會隨之下降。雖然相比原有的CRT顯像管設計,液晶電視已經採用了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機身看起來非常纖薄。但是超期服役之後,內部的元器件極易損壞,比如說貼片元件、插接件等等,容易引起打火等現象。因此,首先在安全方面當購買了新電視或者重新擺放電視位置時專家介紹電視機爆炸有安全爆炸和不安全爆炸之分。按照國家頒布的標準,在0.5米之內爆炸稱為安全爆炸。所以大家在觀看電視時與螢幕保持2.5米的距離,這是很必要的。
- Jan 23 Tue 2018 00:37
LED在液晶電視的背光部分可分成White LED及RGB LED
另外,日立也推出37吋超薄型Full HD液晶電視,主要也是利用了RGB三色LED作為背光源,預定於2009年之後開始量產。表5-2-1整理出各家廠商推出LED背光的液晶電視之比較:第五章 全球大尺寸平面顯示面板應用市場分析台灣奇美電子亦在FPD International發表55吋Local Dimming的LED背光液晶面板,對比度為1,000,000:1,由於厚度只有9.9mm,可以提供客戶在外型設計上擁有更多的彈性。另外,友達也於2008年在中國蘇州電子信息博覽會上(eMEX)展出42吋LED節能環保電視面板。雖然目前大部分多廠商採用直下式(direct type)搭配Local dimming技術做為背光源,但由於側光式(edge type)有減少LED顆數使用量的優勢,友達、Samsung等面板大廠皆看好側光式技術。另外,LED在液晶電視的背光部分可分成White LED及RGB LED,目前以White LED為主要技術,但不論是White LED 或是RGB LED,由於價格仍然過高,預期在液晶電視的部分,2009年滲透率僅達3%。5-2-3 全球LCD TV區域市場分析2008年全球液晶電視需求達1億2百萬台,較2007年成長29%,但出貨量部分稍受總體經濟影響,特第五章 全球大尺寸平面顯示面板應用市場分析別是歐洲、北美、日本等這些較成熟的市場,成長率驅緩;而中國隨著液晶電視維修加速取代CRT影響之下,液晶電視仍維持高度成長。以下將分別針對這些區域市場進行分析與討論。
- Jan 22 Mon 2018 00:21
未來將會在某些特定市場中存活,而 CRT TV 市佔率逐漸下滑
60 年的歷史,電視維修產品從無聲至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外觀方面也由笨重、大體積,逐漸演變為輕薄、時尚的造型。雖然第一代電視機 CRT TV 目前仍具高解析度、低成本等優勢,但因螢幕具有輻射,會危害視力健康,且因螢幕含鉛,歐盟宣告 2006 年後全面禁用 CRT。另外也因為 CRT TV 體積大及類比介面等缺點,均不符合現代消費性電子「輕薄短小」的發展趨勢。雖然 CRT TV 生產線並不會在短期內停產,只是 CRT 廠商已不再將其視為投資重心,但因 CRT TV 仍具有低價格、高畫質等優勢,因此未來將會在某些特定市場中存活,而 CRT TV 市佔率逐漸下滑,未來,LCD TV、PDP TV、RP TV 取代 CRT TV 將是必然的趨勢。PDP TV 因具解析度、體積小、畫質佳且無視角限制及成本優勢等,且 PDPTV 目前技術逐漸成熟,市場接受度逐漸提升,但因 PDP TV 耗電量高、產品壽命較短,以長期來看競爭力將不如 RP TV。LCD TV 具有輕薄與低耗能優勢,隨著全球各地五代廠的量產,LCD TV 銷售量將快速成長,成為 TV 市場主流產品。而隨著 LCD TV 取代 CRT TV,受惠最大的將是 TFT-LCD 面板廠商。使得台灣廠商持續投入 TFT-LCD 面板產業,產量超越日本、僅次於韓國。目前 OLED 顯示螢幕大部份用在手機市場,由於 OLED 不依賴於背光照明,因此在亮度、對比度和色彩方面優於 LCD 和電漿顯示螢幕。但是未來要進入主流電視市場,廠商則必須製造 20 吋或者更大尺寸的 OLED 螢幕,儘管新力(SONY)和東芝(Toshiba)等廠商宣稱 OLED 顯示技術的畫質越來越好,但但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iSuppli 所公佈的市場分析報告指出,由於價格高和製造技術上的一些障礙,該技術需要花費更多時間。第八章 液晶電視 (LCD TV)產業競爭分析第一節 競爭優勢分析從全球 TFT-LCD 產業規模來比較台、日、韓之面板家數及規模,顯然台灣面板家數太多,先進世代 7 代以上投資落後不足,反之落後世代廠 5 代及以下則投資過度,台灣面板廠之營運聚焦於擴大規模,其理由認為「規模等於競爭力」,但日、韓競爭者卻聚焦在下游組裝及通路之整合,日本面板大廠 Sharp、Sony 自己以先進 6 代、7 代、8 代生產面板,自己組裝(也委託代工)並有享譽全球之品牌,韓國之 Samsung 及 LG 亦複製日本 LCD 之品牌、製造及通路策略,下游組裝及通路對面板產業異常重要,第二節 台灣LCD TV產業SWOT分析以下針對台灣 LCD TV 產業進行 SWOT 分析,對於外競爭的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及威脅(Threat)做介紹。
- Jan 20 Sat 2018 22:37
已正式進入完全替代 CRT Monitor 成為主流技術並且朝向大型 LCD TV 以及新應用領域發展
第二章 液晶電視維修(LCD TV)產業發展沿革第一節 液晶電視 (LCD TV)業沿革從圖 2 可看出整體平面顯示技術之發展歷程,TFT-LCD 萌芽於 1980 年代,1990 年代中期開始大量應用於筆記型電腦,90 年代末期則與 CRT 技術共存共榮,成為電腦顯示器之兩大應用技術;直到 2001 年末 LCD Monitor 正式替代 CRTMonitor 成為電腦顯示器之技術主流,目前朝向 LCD TV 及新應用領域發展。1990 年代末期之 PDP 約相當於 TFT-LCD 在 1990 年代以前之萌芽期;由於1995 年日本富士通成功將 42 吋 PDP 商品化使得 PDP 得以開始進入建廠量產之階段;2000 年起,PDP 拜日本於 1997~2000 年間建立產能,而開始進入成長期,並與各種投影電視(如過去之 CRT 及 LCD 投影電視及近來之 DLP 投影電視)共存共榮。OLED 與 FED 目前則類似 1990 年以前之 LCD 萌芽期,仍有重要之技術突破,目前仍僅止於利基市場之應用。綜上所述,TFT-LCD 不僅已完成技術萌芽及與 CRT 共存共榮階段,且已正式進入完全替代 CRT Monitor 成為主流技術並且朝向大型 LCD TV 以及新應用領域發展;而 PDP 則是經過技術萌芽階段,目前在產能開始建立並與投影電視共存共榮之過程;OLED 與 FED 則仍處於萌芽階段。因此就平面顯示發展歷程而言,TFT-LCD 與 PDP 將是兩大主要應用技術主流。
- Jan 19 Fri 2018 23:36
不受磁性干擾電漿電視不使用磁偏向或聚焦方式顯影
電漿電視特性:完美的線性(perfect linearity)電漿電視不會有幾何失真(geometric distortion)的情形發生電視修理,因為他們是由許多放射的光點(emissive pixels)所組成的直線。寬廣的視覺角度(wide viewing angle)可以水平或垂直擺設,上下左右都有 160 度超廣角的觀賞角度,給予觀看者滿足的視覺享受。厚度薄及重量輕(shot depth and light weight)電漿電視的厚度只有 9 ~ 15cm,所以使用時,不需要太大的空間,重量只有 41 吋 CRT 顯示器的 1/4,且不到 40 吋背投影電視顯示器重量的一半。不受磁性干擾電漿電視不使用磁偏向或聚焦方式顯影,所以即使在強烈磁性干擾 的環境下,仍能不受其影響,在兩邊放置喇叭絕無問題。評論: 除非你家是在電車站、發電廠、高壓輸電線路旁邊,或是家裡放一塊大磁鐵,不然這個特點不算什麼太大的優點。可正確顯示影像的全平面畫面 (stable flat panel display)近年來,螢幕形狀都以平面 型為主流。雖然有許多映像管機種也開始採用這種方式,但這種方式是從畫面中 央到四角處,都是用一根電子槍控制螢光體,因此焦點不定,容易擴大四角畫面失真的情況。另一方面,採用逐步顯示方式的電漿電視,是直接讓每一個畫素發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光,因此在全平面畫面上可隨時發揮正確顯示的功能。不傷眼,不閃爍的影像傳統的映像管,是從畫面左上方依序掃描電子光束,再讓RGB 螢光體發光,因此這種時間性的偏差會造成發生閃爍的原因。大畫面映像管,則會呈現出不精細的影像與顯著的閃爍問題。
- Jan 19 Fri 2018 00:02
液晶顯示屏也會因為長時間工作引起內部的老化或被燒壞
背光燈的壽命就是液晶電視修理,一般液晶電視的背光壽命在5萬小時以上。也就是說,如果你平均每天使用液晶電視5小時,那就等於你可以使用該液晶電視27年。一、日常使用:儘量避免長時間顯示同一畫面。和顯像管電視機一樣,液晶顯示屏也會因為長時間工作引起內部的老化或被燒壞,尤其糟糕的是長時間內顯示同一畫面。如果長時間地連續顯示一個固定的內容,就有可能導致某些像素過熱,進而造成內部產生壞點。而這種損壞是不可逆的,且不能修復。因此在使用時應該注意:不用的時候,關閉顯示屏;如果只是暫時不用,應選擇螢幕保護程序,或者把顯示屏的亮度調低一點。二、放置的地方:環境要保持乾燥並遠離化學品。如果電視機放置的環境濕度很大,電器內部就會結露,容易造成漏電、短路等。如果不小心濕氣進入液晶顯示屏,就必須將電視機換置到較溫暖的地方,以便讓其中的水分揮發掉。平時家庭中使用的髮膠、滅蚊劑等都是揮發性很高的化學品,也會對液晶顯示屏造成損傷,要儘量遠離液晶電視。
- Jan 18 Thu 2018 00:06
台灣兩大液晶監視器廠商出貨量拉近
展望未來,由於大陸市場的家電下鄉計畫產生了相當的影響力,中國政府原本的補助計畫集中於家電,但在2009年則有計畫延伸到電腦產品,可望為市場注入成長的動力。台灣兩大液晶監視器廠商出貨量拉近 2009展望保守隨著全球液晶監視器市場在2008年第四季的表現不佳,台灣液晶監視器廠商出貨也出現了少見的衰退。根據WitsView ,2008年第四季台灣液晶電視維修出貨量為2,397萬台,較第三季衰退23.3%,全球最大液晶監視器生產廠商冠捷在2008年第四季出貨量為789萬台,較前季衰退逾2成;第2大廠群創出貨量為717萬台,有拉近與冠捷的差距的趨勢;其他二線廠商減少幅度還高於冠捷、群創,因此整體出貨量衰退超過2成。2008年對台灣液晶監視器產業是變化甚大的一年,包括群創與冠捷出貨量在年末時已拉近、奇美完全退出液晶監視器生產事業、光寶液晶監視器生產線轉移至緯創;另外,仁寶未來將以液晶電視為顯示器事業未來成長重心。2009年第一季台灣液晶監視器出貨量相較前季將微幅衰退,整體而言,預估2009年第一季台灣液晶監視器出貨量將較前季減少,所有台灣廠商中,只有群創出貨量預估將高於2008年第一季。由於2009年全球經濟景氣展望不佳,預期搭配液晶監視器的終端產品桌上型電腦需求量將出現衰退,而液晶監視器替代CRT的換機潮也近尾聲,因此整體液晶監視器產業成長動能並不強。5-3-2 筆記型電腦市場在筆記型電腦逐漸取代桌上型電腦的趨勢下,每年成長力道依舊強勁,2008年全球筆記型電腦市場需求約達1億3,050萬台,較2007年1億400萬台成長約25%,如圖5-3-3所示。不過由於美國的整體消費能力受到金融風暴最大的衝擊,加上全球經濟之連鎖效應,因此2009年全球筆記型電腦銷售勢必受到影響。
- Jan 16 Tue 2018 19:04
因為液晶顯示器在使用的時候,人們與顯示器距離不足 1 米
構成液晶電視面板的液晶分子比液晶顯示器面板的要大,因為液晶顯示器在使用的時候,人們與顯示器距離不足 1 米,液晶顯示器主要表現出一些很微小的細節,所以構成的液晶分子要小一些,這樣的面板造價也更昂貴,而液晶電視面板主要是表現整個畫面,對很細小的地方要求不高,使用大分子的液晶還可以降低成本。液晶電視面板在成像方面優化比較大,液晶電視主要表現整個圖像,所以要獲得好的成像效果,在成像處理上比液晶顯示器面板強。另外液晶電視的內部採用了功能強大、容量更大的數字處理電路,真實還原了圖像的本來面貌和色彩。液晶顯示器面板亮度一般是 300 流明左右,而液晶電視面板都是 500 流明左右,其次對比度也不一樣,現在主流的液晶電視可達到 10000:1 以上或是更高的對比,而液晶顯示器則只有 700:1 或 800: 1。(二) 角度不同液晶顯示器一般不用考慮可視角度問題,但液晶電視維修必須有足夠大的可視角度,目前液晶電視的可視角度達到了 170 度。可視角度小,在較大的角度觀看時畫面就會失色,對比度和顏色表現都很差,這樣的液晶電視不適合家庭使用。廣視角技術不僅關係到液晶顯示器的可視角度,還直接影響到了液晶面板的時間、亮度等其他性能參數。目前,液晶電視主流的廣視角技術有:IPS 技術,利用空間厚度、摩擦強度、橫向電場驅動的改變使液晶分子作大幅度的平面旋轉角;PVA 技術、MVA 技術、CPA 技術原理基本類似,利用液晶分子的雙向傾斜以大幅度縮短響應時間,改變液晶分子配向讓視角更為寬廣;OCB 技術,則是光補償雙折射的方法,減少了加電狀態下液晶分子的偏轉角度;ExtraView 技術,增加了瀏覽角度;現代的 FFS技術,使用了透明的 ITO 電極讓透光率提高。這些技術雖然是以改善視角為主,但響應時間的縮短、色澤的表現、對比度的提高也都包含在這些技術之中。現在市場上主流的液晶面板的可視角度都達到了 170 度,已經不會對從不同角度觀看造成影響,還有一些超廣角的產品達到 178 度。
- Jan 15 Mon 2018 20:23
現在的液晶電視修理螢幕,都在螢幕上塗有特殊的塗層
- Jan 14 Sun 2018 14:23
組合成目前熱門而且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電視修理器件
反之,再從高溫逆轉降下時,也可以發現在攝氏 179 度以下時,透明液體漸漸轉成混濁狀,且下降至攝氏 145 度時又形成固體的結晶態。其後,德國物理學者萊曼(Lehmann)利用偏光顯微鏡觀察此安息香酸膽石醇的混濁液體時,發現此液體具有晶體所特有的異方向性特質,因此證實了液晶的存在,也同時開啟了液晶材料的開發研究與應用技術。由於液晶顯示器是以液晶分子材料為基本要素,將這白濁的液晶分子夾在經過配 向處理的兩片玻璃板之間,即可組合成目前熱門而且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電視修理器件。這個介於固態與液態之間的中間態分子,不但具有液體易受外力作用而流動的特性,亦具有晶體特有的光學異方向性質,所以能夠利用外加電場來驅使液晶的排列狀態改變至其他指向,造成光線穿透液晶層時的光學特性發生改變,此即是利用外加的電場來產生光的調變現象,我們稱之為液晶的光電效應。利用此效應可製作出各式的液晶顯示器,如扭轉向列型液晶顯示器、超扭轉向列型液晶顯示器、及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等。PDF 檔案使用 "pdfFactory" 我們舉扭轉向列型液晶顯示器的構造加以說明。扭轉向列型液晶顯示器的基本構造為:上下兩片導電玻璃基板,在導電膜上塗布一層經由摩擦而形成極細溝紋的配向膜,當向列型液晶灌注入上下兩片玻璃之間隙時,由於液晶分子具有液體的流動特性,因此很容易順著溝紋方向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