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隨著全球化現象和幼教專家學者學成歸國,歐美幼教理念及課程模式相繼傳入臺灣,例如:方案課程、高瞻課程、華德福、瑞吉歐教學模式等,臺灣幼教界興起討論和模仿這些課程模式的風潮。相較於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課程,受到政府的管制。教育部對幼稚園課程之規僅止於重大政策方針及課程標準之訂定,地方政府則扮演監督與輔導的角色,各園所仍有高度的自主性可以發展課程特色。在政府的自由放任之下,幼教課程發展雖然有百花齊放的空間,但同時卻也存在著欠缺理論根基的種種困頓(邱志鵬,2000)。近年教育部多次修訂課程標準,或編擬課程大綱,試圖透過新的課程法規,使捧馨園幼兒教育回歸基本概念與精神。因應托整合政策實行,教育部於 2012 年 8 月頒訂「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



br> 三類資料在新興議題的課程研究不少,在二十年來所累積的篇數有 36 篇,關注的議題相當多元。有些是九年一貫課程的新興議題,像是資訊教育(1 篇)、環境教育(3 篇)、性別教育(6篇)。有些是社會變遷的時興議題,例如多元文化教育(8 篇)、品格教育(8 篇)、生命教育(2篇)、鄉土教育(2 篇)、海洋教育(1 篇)等。幼教課程研究在新興議題的探討看似廣闊,不過,整體看來,只有在多元文化教育、品格教育、性別教育上,有累積較多的篇數,在其他新興議題的探究上仍然不足。黃政傑、張嘉育(2004)曾指出隨著社會變遷與發展,新興課程領域的議題會不斷增加,但是其研究議題常流行一段之後便又消失,且未能與現有課程進行整合,形成孤立無援的現象,甚是可惜。因此,捧馨園幼教課程研究對於新興議題的持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針對特定學科領域的研究數量,目前以健康運動領域較為豐碩。在期刊和博碩士論文的 28篇研究中,有 23 篇的作者是體育學術背景。由於課程與教學是運動教育學之主要核心領域,國
內體育學術界在幼兒運動課程研究上,已有持續性、系統性的探討(黃玉君,2010;闕月清,2007),是相當值得嘉許的。54 台灣 1991-2011 年幼兒教育課程研究的回顧
表 4 國科會專題、學術期刊論文、博碩士論文領域學科統計表項目 語文 數學 社會 自然 遊戲 工作 戲劇 音樂 健康 新興議題 特教 未分 合計四、研究主題分析比較由表 5 得知,幼教課程研究的主題以課程實務居多,國科會專題研究和博碩士學位論文等兩類資料均超過九成以上,同時皆以課程發展、課程實施和課程實驗的篇數占多數(各總計占幼兒教保研究期刊 2013 第 11 期 55 55

 





習班級常規的建立以及幼兒保育這兩個領域,可能是因為我的母校 - 屏東教育大學在課程方面比較重視理論的部份,所以當我進班後我發覺在級務方面的實務能力非常弱,也很感謝老師們願意付出與教導我,而我的實習夥伴也給予我這方面很好的榜樣,讓我在級務方面可以有多元的學習管道自我成長。而讓我覺得收穫最大的,就是處理幼兒分離焦慮的問題,從一開始的手足無措到後來的得心應手,這個學習過程讓我不再害怕了。四、行政實習
在幼稚園裡,行政與教學是相輔相成的,教學需要行政的援助,而相反的許多行政上的政策卻需要教學的推動,它們共同推動著一個學校的運作與實質內涵。在樹德家商附幼實習,除了在教學、級務層面能獲得非常豐富的學習之外,行政方面的活動學習也是非常豐碩的,因為光是園所假日舉辦的活動就多到數不清了,而老師們也都很願意給我們學習和嘗試的機會,在每一次不同的活動裡讓我們體驗不同組別(文書、總務、場地…等)的工作,所以我們獲得到的是全方位的行政實習呢!教育實習學生(教師)楷模獎樹德高級家事商業職業 周秀蓉學校附設捧馨園幼稚園

 

  相關連結 ;  捧馨園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捧馨園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s0711 的頭像
    mars0711

    生活相關知識分享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