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組裝及通路對面板產業異常重要,因向下整合則在價值鏈中的價值,如圖 6 所示。圖 6 LCD TV 產業的價值鏈結構就各廠商在產業價值鏈的經營狀況,依市場研究機構 Witsview 在 2005 年 5月針對 32 吋 LCD TV 市場報價的成本分析,見圖 7 所示,相對於品牌為液晶電視報價帶來將近三成的貢獻,LCD 面板模組僅佔液晶電視報價的 25%,至於同樣與品牌位於產業價值鏈下游的零售、行銷與通路,另外佔去報價的三成。因此,在液晶電視的競爭上若缺乏品牌的經營,整體將立刻喪失接近約報價之六成的利潤,整體而言,韓國廠商與日本廠商在企業結構的表現方面,還是比台灣廠商具優勢,而在台灣廠商品牌知名度的排序,友達最優、瀚宇彩晶與華映次之、奇美再次之、廣輝由於完全無品牌經營故最不具優勢。第四章 液晶電視維修 (LCD TV)產業特性分析第一節 產業特性分析TFT-LCD 產業屬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產品生命週期短、生產線技術更替速度快、專利數多、國際化分工現象普遍,且價格處於波動不定之非穩定平衡狀態;根據 ITIS 平面顯示器產業報告書,針對大尺寸 TFT-LCD 產業特性可歸納如下五點:(一) 資本密集,廠商進入障礙與退出障礙高一個大型 TFT-LCD 廠商,建廠資金從技術研發至量產階段均需投資至少百億元以上。固定資產之投入龐大,要達到規模經濟的產量相對提高,產業的進入障礙也就相對提升;產業投入高固定成本形成產業的退出障礙。由於 TFT-LCD產業資本密集的特性,造成廠商所需要負擔的各種成本很龐大,產品若具競爭力,規模經濟成為發展之必要條件。TFT-LCD 產品本身若無法差異化,產品規格標準化情形下,規模經濟也是廠商存活的唯一選擇。(二) 技術密集,智慧財產權形成法律進入障礙TFT-LCD 與 IC 之製程極為類似,技術層次高而複雜,從上游設備、各種材料與零件特性、面板製程到模組組裝技術,仍在持續開放改進中,且每一畫素是單獨驅動,欲達到最高良率是很大的挑戰。加上台灣廠商在此產業中屬於後進廠商,韓國與日本在此產業中已申請許多原理、設計與製程的專利,因此由技術密集所衍生的智慧財產權的問題也是台灣廠商需要克服的困難點之一。(三) 價格受市場供需及景氣循環影響TFT-LCD 的價格明顯受到市場的供需所影響,由於 TFT-LCD 的生產廠商無法預見實際的市場需求,因此只能夠依據經驗法則進行生產決策。
台灣LCD TV 的組裝代工廠幾乎都集中在冠捷、瑞軒、仁寶、緯創、友達和鴻海六大組裝廠手中,明顯呈現聚集化趨勢,佔台灣的全球代工訂單逾 90%,促使代工產業競爭更加激烈。目前冠捷為台灣最大液晶電視代工廠,手中握有包括飛利浦(Philips)、大陸電視品牌業者等訂單,預估 2009 年液晶電視總出貨量可達約 800萬台規模;仁寶則擁有東芝(Toshiba)等業者液晶電視訂單,預估 2009 年出貨量約達 350 萬台;緯創則同樣擁有東芝等業者訂單,至於三星、夏普、Panasonic等品牌業者,對於台廠液晶電視釋單量能仍相當有限,表 4 為台灣 LCD TV 代工集中前六大廠。表 4 台灣 LCD TV 代工集中前六大廠資料來源:拓墣產業研究所,2009/11第二節 產品的差異化程度目前主要的消費型電視機大致可分為直視型與背投電視兩大類,直視型電視依厚度可分為較厚的 CRT TV 與較薄的平面型(Flat Panel) TV 兩種,而平面型又可再分為電漿電視(PDP TV)與液晶電視維修(LCD TV)兩種,投影型一般分為前投式與背投式,前投式一般出現在商用市場,而背投式電視機依光機引擎技術可分為CRT- based、LCD-based、DLP-based、LCOS-based 等四種。平面顯示器(FPD)畫質方面技術的發展,基本上都是以原有 CRT TV 的畫質表現做為範本,畢竟 CRT TV 技術已達到進化的頂點,加上現在一般消費者習慣CRT TV 的畫質表現,在選購新一代的 FPD TV 時通常會拿 CRT TV 的畫質表現做為比較參考,因此各種 FPD TV 畫質技術的發展目標,首先就是要趕上,再來就是要超越 CRT TV。在 LCD TV 市場邁向成熟化階段,高附加價值的 LCD TV 成為驅動消費者願意花費更高價格來購買,像是局部黯淡技術所帶來在動態對比/範圍、低功耗、無汞、以及高反應速度等性能優勢,成為呼聲最高的主流附加價值功能之一。
在2008年上半年LED背光源應用於筆記型電腦遠不如預期下,全年LED電視維修率下修至約10%,然而在Apple、Dell及HP宣佈2009年將大量採用LED背光源筆記型電腦,2008年底大多新機種皆設計為LED背光源,隨著LED背光源大舉應用於主流14吋、15.4及15.6吋等產品,預估2009年LED背光源於筆記型電腦(不含Netbook)將達到33%左右,2010年更有機會上看50%的滲透率,超越傳統CCFL背光源成為主流。台灣筆記型電腦廠商出貨受影響筆記型電腦產業品牌集中度高,國際品牌大廠HP、Dell、Acer與Toshiba等前四大廠商之市場占有率皆超過一成,產業集中度高。另外筆記型電腦讓消費者自行組裝的空間不大,因此逐漸形成由品牌廠商主導產品及市場發展方向,使得產業朝向大者恆大趨勢發展,壓縮到小廠商的生存空間。台灣代工廠商方面,根據 IDC統計顯示, 2008年第四季台灣前五大ODM廠商總出貨量達3,145萬台,占整體產業出貨比重為90.3%。第四季各廠商的出貨市占率方面,緯創首度超越仁寶成為第二大代工廠,前五大排名依序分別為廣達、緯創、仁寶、英業達及和碩。去年第四季筆記型電腦代工出貨明顯受到全球經濟景氣影響,雖然Netbook需求於本季仍有成長,但無法帶來支撐整體出貨量,使得第四季出現負成長。由於景氣持續低迷,品牌業者尚有庫存,加上遇到傳統的淡季,因此2009年第一季台灣廠商的出貨量並不樂觀。過去兩季熱銷的Netbook,雖然在2009年第一季預估雖仍可達450萬台以上,但仍因進入市場淡季,及部分廠商正處新舊產品交替,影響其成長率,加上景氣持續不振影響市場買氣,反而使得一般尺寸的筆記型電腦的市場受到Netbook的影響,而顯得萎靡不振。雖然短期內筆記型電腦的需求略有下滑,但就長遠來看,取代桌上型電腦效應發酵,筆記型電腦的出貨量仍將呈現持續成長態勢。惟市場競爭激烈,產品低價化效應持續擴散,因此業者行銷策略之運用益顯重要,如何強調個人化設計以刺激消費者需求,並做出產品區隔,應是首要之務;同時,在強調環保低耗能的趨勢下,筆記型電腦廠商若能創造新局,像是結合LED背光模組的應用,打造出新的產品取向,未來
仍大有可為。
畫質表現為電漿電視勝出就畫質而言,設計製作品質良好的液晶電視與液晶電視不見得有很大的差別,但先天性能上液晶電視有兩項缺陷.其一是液晶電視畫面很難做到全黑[因為液晶面板不能完全遮蔽背光],其二是必須靠旋轉液晶分子角度來改變畫面明暗度的液晶電視,在反應速度上遠遠不及放電發光的電漿電視,因此在呈現快速移動影像時,液晶多少有殘影現象出現。如何選購液晶電視或電漿電視?當您已經決定好要買液晶或電漿電視機之後,那您又該如何去選擇讓自己能夠滿意的品牌?當然最好是能夠尋找到有很多機種同時擺在一起比較的展示店,但是因為目前這些高科技產品的成本仍然非常的高昂,一般的商店並無法提供很多機種讓各位買家同時做比較,因此提供一些簡單的方法給您作參考,不管是電漿電視或是液晶電視機,只要注意看人物皮膚上的膚色是否很接近自然的原色,還有在黑色上的表現如何,比如人的頭髮是一叢或是絲絲分明,有些產品甚至在色彩方面表現飽得過火,也就是太濃了,想調淡一點卻又太淡,還有目前市面上有部份液晶電視維修已經能支援到1080i[HDTV數位節目]以30-37吋來講,價格約在80000台幣左右[台製],或300,000台幣左右[日製],有的僅支援到480P,此款機種以30左右的機種來講,價格約在70,000台幣左右[台製],或220,000台幣左右[日本製]。電漿電視的選擇跟液晶電視大同小異,電漿電視通常都能支援到1080i,其中分別有兩種規格,XGA[1024x768以上]及VGA[480x768]兩種,以42-43的機種來講,其價格分別為XGA的機種大約是20-30萬台幣左右,而VGA機種大約是10萬台幣左右,這兩種規格在畫質上來作比較的話,光是看規格相信您的心裡已經很清楚了,當然您本身都有一定的一筆預算來購置電視機,而不一定是要買最昂貴的,但是都有同樣的一個想法,那就是想用這筆預算買到最好的!
背光燈的壽命就是液晶電視修理,一般液晶電視的背光壽命在5萬小時以上。也就是說,如果你平均每天使用液晶電視5小時,那就等於你可以使用該液晶電視27年。一、日常使用:儘量避免長時間顯示同一畫面。和顯像管電視機一樣,液晶顯示屏也會因為長時間工作引起內部的老化或被燒壞,尤其糟糕的是長時間內顯示同一畫面。如果長時間地連續顯示一個固定的內容,就有可能導致某些像素過熱,進而造成內部產生壞點。而這種損壞是不可逆的,且不能修復。因此在使用時應該注意:不用的時候,關閉顯示屏;如果只是暫時不用,應選擇螢幕保護程序,或者把顯示屏的亮度調低一點。二、放置的地方:環境要保持乾燥並遠離化學品。如果電視機放置的環境濕度很大,電器內部就會結露,容易造成漏電、短路等。如果不小心濕氣進入液晶顯示屏,就必須將電視機換置到較溫暖的地方,以便讓其中的水分揮發掉。平時家庭中使用的髮膠、滅蚊劑等都是揮發性很高的化學品,也會對液晶顯示屏造成損傷,要儘量遠離液晶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