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2000元便買不下手,道路用地從6000元買起,追至1~2萬元,也入不了手,韓鐘麟的成本比22年前聯邦集團以一坪8.2萬元標下1萬7000坪的旅館土地,便宜40~270倍,十分驚人。 韓鐘麟坦承,曾經有人看好綠島的博弈商機,擬出價50億元要買下他在綠島的全部土地,但他拒絕了。其後30年來,韓鐘麟的事業重心放在中國大陸,從事不動產生意,直到這兩年,因為母親年事已高,他才返台,想說是否要重啟綠島的土地開發計畫。 我有位長輩喜歡投資房地產,若是見到面偶爾會跟他討論一下交流心得,今天到他家泡茶聊天的過程中他接了電話,聽起來是關於一筆土地買賣的事,等到他說完電話我就問這位長輩,他最近是相中哪一塊地啊?他眨眨眼笑的神秘,告訴我有位朋友他最近要幫人轉手一塊房產,問他是否有意願投資?這我可有興趣了,以前從沒有接觸過這樣的買賣,只從新聞知道農地不能隨意轉手,這長輩也不急著教我,他說你先把一些注意的事情搞懂,才懂得如何運用金錢來做這樣的買賣。 農地土地買賣不等於土地流轉

買法拍屋的基本認知 不能進去看房子的內部情形,只能從法院查封的公告或自己實地探查旁敲側擊,蒐集資訊。 投標的時候,要繳交底標價的 20 % 作為保證金。因為十有八、九會沒標中(除非開價特別高),所以不建議貸款繳保證金。 法拍得標後 7 日內要繳清尾款。如果道路用地買賣身上沒有這麼多現金,建議先找到願意代墊尾款的銀行,最好在拍賣日前一週就去問,因為銀行有一些評估流程要跑。 得標後,有時候會遇到不乾不脆的前屋主,需要周旋一番,所以最好懂一點法律知識。 我適合買法拍屋嗎? 如果你仍想投資法拍屋,且具備以下的所有條件,其實你已經佔了很大的競爭優勢。 能不厭其煩探訪、不怕陌生詢問鄰居、管理員 …,瞭解房屋的實況。 準備好 30% 的資金。法拍屋需負擔的雜費較多,除了拍賣底標 20% 的保證金外,最好再多準備一些資金(建議 10% 以上),以備不時之需。ps. 有時可能還要多付原屋主的搬遷費。 個人信用良好,收入穩定,銀行願意且容易貸款給你。 有一點法律知識,至少看得懂一般合約或條文,避免掉入陷阱。或者,有時可能要處理原屋主搬遷事宜,也至少知道該如何下手,甚至怎麼找法律協助。 買房

(3) 是否存在「可選擇性優購」? 投標法拍土地須特別注意「優先承購權」,其法源根據有二: 土地法 34 條之 1:共有人有優先承購權。(債權原則) 土地法 104 條:買賣道路用地土地上若有房子,買賣土地前要通知房子的所有權人,不然他可以事後追回。(物權原則) 法拍公告中的類似敘述 可選擇性優購 『共有人對該拍賣標的有優先承購權,如共有人僅就其中部分標的行使優先承購權,拍定人或承買人不得拒絕買受其餘部分』… 部份可選擇性優購,部份不可選擇性優購 『共有人就各該共有土地有優先承買權,主張優先承買知人須就其中一筆或數筆為之,拍定人或承受人就剩餘之土地不得拒絕購買或承受』… 不可選擇性優購 『共有人對該拍賣標的有優先承購權,共有人如欲行使優先承購權,須土地及建物一併買受,拍定人不得異議』…

依據建築法第48條:直轄市、縣市局主管建築機關,應指定已經公告道路之境界線為建築線。但都市細部計畫規定須退縮建築時,從其規定。前項以外之現有巷道,直轄市、縣市局主管建築機關,認有必要時得另定建築線;其辦法於建築管理規則中定之。由此可知: 一、計畫道路:(地籍圖上有顯示,但尚未施工)為已經都市計畫公告的道路,在都市計畫圖及地籍圖上均有標示;而都市計畫道路最小為4米,再次即為8米以上的道路。道路用地於民國69年「都市計畫法」通過施行前,政府開路都未予補償,所以道路用地的所有權人都是私人持有,當「都市計畫法」施行後,政府新闢馬路皆依法補償之。 二、既成道路:(地籍圖上未顯示,但已是現有道路) 就是現有巷道,為具有公用地役權的私有土地,通常既成道路在都市計畫圖上會標示出來,但在地籍圖上則不會標示,寬度多為6米,亦有2米或3米的寬度。既成道路的要件是必需此道路已通行10-20年之久, 有兩戶以上的人在通行此道路。 其意指私有土地若供公眾通行數十年有餘,道路用地且便道所有權人從未禁止,應認為已有公用地役權關係存在,可經當地鄉鎮公所將該通路編為既成道路。便道所有權人雖保有所有權,依法即不得訴請收回土地,亦不得違反供公眾通行的目的而為使用。以目前國内多達1.6萬公頃的公設用地(含道路用地),政府根本無財源徵收,因此既成道路原則上是不徵收的。既成道路已供公眾使用數十年,所以土地所有權人雖擁有土地所有權,但不能把土地圍起來不讓公眾通行。既成巷道之認定應以供公眾通行為要件,並應有民法第787條規定之必要通行權及民法第851條、852條規定因時效而取得通行之地役權。又地役權之時效取得期限,應依民法第772條規定意旨,並準用民法第769、770條規定辦理。 公眾通行巷道之認定係依台灣省建築管理規則第4條規定辦理,且依行政法院76年6月判字第1077號判例釋示:「巷道必須供公眾通行20年以上,始構成公眾通行道路,又所謂公眾通行乃指供2戶以上通行之謂,依台灣省建築管理規則第2條規定,係為辦理建築線指定及申請建築之使用,並無涉及民法787條「袋地通行證」、788條「開路通行權」糾紛,若巷道如確屬該戶唯一出路,應請協調土地合併或循司法途徑解決。 既成道路符合一定要件而成立公用地役關係者,其所有權人對土地既已無從自由使用收益,形成因公益而特別犧牲其財產上之利益,國家自應依法律之規定辦理徵收給予補償,各級政府如因經費困難,不能對上述道路全面徵收補償,有關機關亦應訂定期限籌措財源逐年辦理或以他法補償。若在某一道路範圍內之私有土地均辦理徵收,僅因既成道路有公用地役關係而以命令規定繼續使用,毋庸同時徵收補償,顯與平等原則相違。至於因地理環境或人文狀況改變,既成道路喪失其原有功能者,則應隨時檢討並予廢止。 依據土地稅減免規則第9條規定,無償供公共使用之私有土地,經查明屬實,在使用期間內,地價稅或田賦全免。但其屬建造房屋應保留之空地部份,不予免徵。

除了制度,真正讓業者與地主氣急敗壞的,是價格仍在繼續走跌。陳碧源認為,台北市容積銀行是唯一訂有《落日條款》的地區,一旦過了2017年6月底的期限後,目前無法捐地換容積的15米以下道路地將乏人問津,而15米以上原可捐地換容積的道路地,最壞的情況是,2年後,跌到只剩公告現值的15%以下。 陳碧源指出,在過去不能捐道路地換容積的年代,道路地因為價格便宜,約公告現值的1、2成就能買到,卻能以全額公告現值作為買賣價,因此主要都用在抵稅上;不過約在2006年就被稅務機關發現,為了封堵不當歪風,財政部明訂道路用地只認公告現值的16%作為所得稅的抵稅上限,這也成為價值上限。 他還出示多張去年度地方政府決標公告道路用地指出,不少地方政府近年的私有道路地收購底價就是公告現值的15%,且有價低者得標的規定,實際成交價還會更低,只要道路地與容積全面脫鉤,下場恐怕就是如此;而台中市、高雄市的容積銀行沒有《落日條款》,沒有急售壓力,因此殺傷力遠不及台北市。 對此,房仲全聯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認為,既然政府訂有公告土地現值,無論景氣好壞或是法規如何調整,最差也應按這個行情取得民地,不應放任價值跌到只剩15%;否則這種居中低買高賣的牟利手法,恐怕也違背了近年各界大力提倡的「市價徵收」精神? 誠美建設開發經理林銘峰則認為,雖然目前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設有容積銀行,只有台北市有《落日條款》,而成為風暴的震央;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道路用地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s0711 的頭像
    mars0711

    生活相關知識分享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