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運動時要自然呼吸切勿憋 氣。若是剛受傷的急性期,應多休息暫時勿運動。 1. 收下巴運動:醫療護膝推薦可放鬆頸部關節及減少神經壓力。 站直或坐直,先將頭維持在正中姿勢,往後收下 巴,讓後頸有緊繃感維持 10 秒後放鬆,一次做 10 下。 2. 牽拉運動:可伸展僵硬的頸部肌肉以舒緩肌肉並減少頸神經壓力。 此動作為漸進、緩和的伸展運動,每下停留 10 秒,同一方向做 3~5 下,伸展的程度以感到肌肉緊 繃或有輕微痠痛即可。牽拉方向為左右側邊 ( 圖一 ) 及左右斜前側 ( 圖二 )等。 圖一 圖二 認識脊柱側彎---物理治療篇 台北榮民總醫院 復健醫學部 物理治療師 陳薇如 Ø 如何發現醫療護膝推薦脊柱側彎? l 高低肩 l 骨盆兩側不等高、甚至往一側突出 l 大小胸 l 身體往前彎腰時發現背部有一側隆起 (圖片來自 Advocate Medical Group) Ø 脊椎側彎之成因 1. 先天性脊柱結構異常(骨骼結構異常如半椎體、肋骨缺

 



臨床上,中醫經絡的脾腎兩經虛弱時,也會導致久坐久站時容易覺得腰痠痛。簡單的訓練可以強化脾腎兩經,也可間接避免骨質的流失。我們建議仰臥於床上,這時會發現腰臀之間的脊椎是無法平貼床板的,這時可試著努力將自己肚臍以下肌肉用力,盡量使腰臀之間的脊椎與床板貼齊再維持約30秒~1分鐘,過程中不宜閉氣,宜正常呼吸,早晚重複步驟10~20下。 4. 輕拍膽經腰痛離日常生活中,也可手握拳頭,來回反覆輕敲雙側腰臀脅肋到大腿外側的肝膽經。以中醫的角度而言,肝膽經主管身體的氣機疏泄,而現代人工作繁忙,壓力大,飲食容易失調,適當地拍打肝膽經可以促進全身氣機的調暢,進而使筋骨得到足夠的滋潤與充養。 5. 掌敷腎俞腰長暖黃帝內經說「腎為腰之府」,所以將腎照顧好了,腰就比較不那麼容易痠痛了。中醫範疇的腎包含了現代醫學的生殖泌尿系統、生長發育骨骼系統,內分泌免疫系統等,而腎俞是腎氣疏通出入的地方,所以如果能常保腎俞溫暖,便可保養腰部,遠離腰痛了。建議可以兩手互相對搓,待手心發熱後放在腰部腎俞處按摩或熱敷約3~5分鐘,可以早晚各做1~2次。(推薦閱讀:滋補腎精,按摩顧腎3穴位) 每個人多少都有腰痛問題,上班族坐姿不良造成的腰痛,家庭主婦醫療護腰做家事彎腰不慎閃到腰,中老年人因秋冬溫差大引發腰痛復發……腰痛問題若長期沒處理好,還會演變成坐骨神經痛。 中醫師陳朝龍表示,民眾在家自己透過按摩穴位的方式,可以緩解腰痛發作時的不適。人體有4個「腰痛奇穴」,分別在手部、腿部和臀部上: 1.手部/腰腿點在古代《黃帝內經》中有提到「刺腰痛論」,咳嗽會腰痛是牽涉到「橫絡」,橫絡是身體的帶脈,位於腰部附近;要舒緩腰痛,《黃帝內經》提到經外奇穴,可按壓手背2個點:第一點是在第二、三掌骨的底部,第二點是在第四、第五掌骨的底部。陳朝龍說,這2點「腰腿點」,對於所有腰痛都好用,適度按壓能緩解腰痛。 2.腿部/委中穴中醫有句話「腰痛委中求」。委中穴位在膝蓋後直線中點,也就是膝膕的正中間,腰痛時別忘按壓此穴。 3.臀部/環跳穴、秩邊穴秩邊穴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環跳穴是足少陽膽經。
 

近年來網路科 技發達,不分男女老幼,更因重度使用 電腦、筆電、平板電腦、手機等各種電 子產品,常常引發肩頸痠痛、頭痛頭 暈、目眩耳鳴、醫療護腕推薦全身不適等各種「頸椎 病」相關症狀。因此,現代人更應具備 「牽一頸而動全身」的觀念,好好護頸 保命、健頸強身。 一般而言,「典型」的頸椎神經「壓 迫」到的是感覺神經(會麻會痛)、醫療護腕推薦或 運動神經(肌肉萎縮無力)、或脊髓神 經(步態不穩、大小便失禁)等「典型 症狀」;但頸椎病患者常會表現出許多 「非典型」的「交感神經受到激惹」的 症狀,包括頭痛、眩暈、耳鳴、視力模 糊、心悸、胸悶、腸胃不適、泌尿失常 等「全身上下、裡裡外外、從皮到骨、 五臟六腑」的不舒服。可惜的是,許多 各科的醫師都不知道「即使頸椎輕微退 化或錯位也可能引發全身且嚴重症狀」 的觀念,因而延誤診治,造成病人的 「無助」。


 

髖部不等高,或一側肩 胛骨較突出時,才會帶小孩就醫。因此早期 發現,早期治療方能達到矯正及預防的效果。 居家運動 關節炎護膝深呼吸運動(Deep breathing exercise): 胸部擴張有問題的病患尤其需要,可加強心 肺功能,亦可配合牽拉,如牽拉側彎時吸氣, 待回到原位置時吐氣。 肌肉伸展運動(Strecting exercise): □________秒/次________次/回________回/日 站著或躺著,雙手高舉過頭,盡量向上方及 下方伸展,讓脊椎及背部肌肉充分伸展 □軀幹側肌伸展 (trunk sideflexor strecting) _______分/回_______回/日 身體側躺,用毛巾捲成捲 筒或用圓筒狀的枕頭,墊 在側彎的击面上,上方的 手臂高舉過頭,大腿抬向 身體後方置於床面,伸展凹面的軟組織。 □跪拜式(trunk sideflexor strecting) ________秒/次________次/回________回/日 先跪坐在小腿上,上伸向前俯趴,雙手伸直 向前滑行至緊繃,頭在雙臂之上,然後上身、 頭部、及雙臂同時向彎側的击側移動,


 

頸、胸相 連,背駝也會影響頸椎曲度,做擴胸運 動之外,我還會請病人夾緊兩側肩胛骨 五至十秒。 電腦工程師、美髮師、作家等,因職 業的關係常需低頭工作或伏案打字,常 有頸椎相關毛病。許多牙醫或身為骨外 科醫師的我,也是頸椎病的高危險群。 平日看診長時間使用電腦、手機,開刀 時,多半也是「埋頭苦幹」。因此看診 或手術空檔,我會伸展脖子附近的肌肉 或按壓風池穴、舒緩筋骨。下班回家, 也是盡量拉筋,伸展整條「龍骨」,消 除肩、頸、腰部的緊繃。氣血、筋骨順暢, 自然就會頭清目明,減緩腰痠背痛。 頸椎術後如何保健? 醫療護腕推薦平時多多注重三養──保「養」得宜、 營「養」適當、休「養」充足,大部分 人應可遠離頸椎病。若真不得已嚴重到 得開刀,手術後二健──保「健」、復 「健」更形重要。 保健 常「三吩咐、四交代」病人(尤其是 女性),術後三個月內最好能「離鼎離 灶」,因為煮飯、切菜的大動作容易牽 扯到尚待恢復肌力的頸、肩肌肉群,造 成痠痛;植入的支架也需一段時間的固 定才能達成骨融合目的。頸圈,不只是 支撐,同時也可提醒患者動作不能太大、 太快(比如急速轉頭)。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美國aspen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s0711 的頭像
    mars0711

    生活相關知識分享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