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理論上,每一個原文都有許多種譯法,都可以翻成許多版本的譯文。但是,並非每一個譯文都可以輕易地把它歸之於上面提到的某種譯法。例如,把ڊItis interesting that he can sleep on horsebackڋ譯成「他能邊騎馬邊睡覺,真是有趣」,這算「直譯」或「意譯」呢?如果譯成「有趣的是:他能在馬背上睡覺」呢?或許你說前者較像意譯而後者較像直譯。但如果譯成「那很有趣:他能邊騎馬邊睡覺」呢?好像又直譯又意譯,不是嗎?5.16 不管使用何種譯法,正常的譯文都要以「信、達、恰」為目標,都要忠於原文而本身都要通順暢達,最好還能恰到好處。針對那些目標,譯法是要靈活變動的。為了通順明白,有時便要用「增譯法」,例如:把ڊShe eats like a birdڋ譯成「她吃得像鳥一樣少」,不只譯成「她吃得像鳥一樣」。或把「這兩兄弟已經形同水火」譯成ڊThese two brothers have become mutually incompatiblelike water and fireڋ,不只譯成ڊThese two brothers have become like water andfireڋ。有時則要用「省譯法」,例如:把ڊSummer is the season when most peoplego abroadڋ譯成「夏季最多人出國」,不譯成「夏天是當最多人出國的季節」。或把「他們如此努力只為三餐」譯成ڊThey work so hard just for their mealsڋ,不譯成ڊThey work so hard just for their three meals (a dayګڋ。有時更要用「改譯法」,例如:把ڊMost people do not know the value of health until they lose itڋ譯成「大部分的人失掉健康才知道健康的價值」,不譯成「大部分的人不知道健康的價值,直到他們失掉它」。或把「她是不讓鬚眉的巾幗英雄」譯成ڊSheis as heroic a woman as any manڋ,不譯成ڊShe is a heroine wearing scarf andskirt that yields to no man wearing beard and browsڋ。5.17 總之,除了想譯好之外,翻譯通常是另有目的和目標的。為了達成那目的或目標,譯者有時會訂有計劃,而運用某策略。策略可能牽涉到原作版本的選擇、語種或文類的考量、異化或歸化的抉擇等,策略也可能牽涉到其他因素。例如,如果目標是「在短期內翻完一系列著作」,就可能採用「多人合作翻譯」的策略。如果目的是「為原作進行全面宣傳」,就可能有「譯成多國文字」的策略。不過,策略最常牽涉到的因素還是譯法。我們說了:在「異化」策略之下會多用(偏重字面的)「直譯」,在「歸化」策略之下則會多用(偏重含義的)「意譯」或「釋譯」。其他在特殊的目的或策略之下,則會採用音譯、自由翻譯、甚至於死譯或胡譯的方法。至於形譯、境譯、增譯法、省譯法、改譯法、倒譯法、簡譯法、或任何有名或無名的譯法,則通常是為了讓形、音、義、境能夠信、達、恰而靈活運用的論文翻譯方法。
 

從事翻譯時應有的態度1 要力求完美。由於每個語語的詞語的語義不可能完全一致,表達形式也有極大的差異。翻譯時要百分之百忠於原文並不可能。但翻譯工作者必須秉持百分之百忠實,力求完美。這樣才對得起原作者,也才不會辜負讀者花錢買翻譯書的期待。2 要充分利用各種資訊。碰到有問題或無法確定的地方,必須竭盡所能找到正確答案,不能打馬虎眼。方法是查工具書,利用網站上的翻譯相關資源,詢問專家或native speaker,廣伸觸角。3 不可加油添醋,也不可任意刪減。市面上有許多翻譯作品除了錯誤百出外,最常見的毛病就是憑空想像,擅自增添枝葉,不然是遇到難譯處或不懂的地方就視而不見,自動跳過或刪除。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做法,根本無資格從事論文翻譯工作。日文翻譯的建議流程1 先將原文從頭到尾閱讀一遍,同時掌握作者及作品的相關資訊。2 閱讀過程中如果碰到不了解的詞語或表達方式,應該挑出來確認其意思。3 文章內容能完全正確掌握後,即可著手翻譯。翻譯時必須以句子為單位逐句翻譯,不可以採取逐字翻譯的方式,否則容易落入直譯的陷阱。4 初稿完成後,將譯文和原文仔細加以對照,以段落為單位檢查譯文是否忠實體現原文的內容,並就譯文是否自然流暢仔細推敲,調整表達方式。調整時要注意不可偏離原意。5 最後從頭到尾再檢查一遍後,才算大功告成。當然,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可以將譯文擱置數日(所謂冷卻期)後再重新校正,可在冷靜客觀的情況下達到較佳檢查效果。
 

專業口譯訓練,贏在起跑點近年會議口譯市場競爭激烈,越來越多會議要求的是同步口譯服務,如果你有翻譯研究所的文憑,至少表示你接受過兩年以上的專業口譯訓練而且在正式高等教育機構中學習同步口譯技巧,有別於坊間幾十個小時的速成課程,在學歷至上的華人區這點是錯不了的。 當然自學成功半途出家者如果履歷表上有顯赫的經歷,如幫許多知名跨國企業或高層人士口譯過,當然也能獲得客戶的青睞,不過年輕的剛起步者如果有張正式文憑能使客戶較信賴你的專業,仲介機構也比較有勇氣推薦你,這點算是我多年觀察所得到的淺見。2. 在校積極表現 , 爭取推薦 很多口譯學生出了校園才驚覺在校打混讓進入口譯市場更加困難 (板主先對號入座了) !通常論文翻譯研究所或學校的口譯老師如果同時也有在業界作口譯,都一定是十分活躍的紅牌口譯員,在台灣或是國外都是如此,這些老師人脈或客戶都很廣,同時也跟許多口譯派遣機構或仲介公司有密切的合作關係,如果口譯學生在校表現優異,畢業考能拿出亮眼成績,能夠經過老師、甚至學長學姐推薦,直接和客戶端或中介機構搭上線。 另外,幾乎所有翻譯社的實習課程是與翻譯公司建教合作,如果在實習課程中能拿出專業的表現,讓這些機構對你留下好印象,畢業後入行相對會比較容易些。但前提是你的老師、學長姐與學校有這種機會,且你的實力值得他們信任。

 

推薦網站:論文翻譯|智準翻譯社|專業品質保密服務宗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論文翻譯 翻譯社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s0711 的頭像
    mars0711

    生活相關知識分享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