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面板的不同主要在亮度、視角、反應速度與對比度上。在高畫質影像的取得上,在迴路設計上,液晶電視運用傳統利用於映像管電視 維修上的Y/C分離迴路,以增加影像景深的銳利度。所以液晶電視絕對不同於電腦用液晶螢幕。顯像方式完全不同液晶電視的顯像原理是透過背面的背光模組進行發光,再由電晶體控制每個像素液晶分子的透光程度。電漿電視的平均使用年限較液晶電視短,約20000至30000小時,之後亮度就會降到原來的一半左右,如果以每天觀看電視8個小時計算,約是7-10年。二者的優缺點比較:耗電量液晶電視勝出電漿電視的耗電量要比液晶電視還大,一般來說相近尺寸的機種相比,液晶電視大約只有電漿電視的40%的耗電量,同時也讓液晶電視比電漿電視散發出較低的熱量體積與重量液晶電視勝出。耗電量:液晶電視<電漿電視 40%重 量:液晶電視<電漿電視 25%厚 度:液晶電視<電漿電視 40%壽 命:液晶電視>電漿電視 2倍液晶電視可以做得比同尺寸的電漿電視更輕,更薄,而且差距還蠻大的,液晶電視比電漿電視的厚度大約是縮減了40%,重量則是大約縮減了25%,更適合於裝潢空間的掛壁使用。使用壽命為液晶電視勝出目前電漿電視受限於螢光體的材料,使用壽命大約是20,000-30,000小時[屆時畫面亮度會衰減約剩一半],而液晶面板本身壽命大約是50,000-60,000小時因此挑剔的用家只要每20,000小時左右更換一次液晶電視的背光模組,又可以繼續使用,電漿電視則是使用約20,000-30,000小時[每天平均觀看8個小時,大約是7~10年之後],就必須舊換新了。

 
 

因此產品的量產技術大多以技術移轉為主,所以在產品基本的專利上往往必需是藉由國外授權來取得使用權,如此將付出許多成本代價。目前在液晶電視產業中,日本等先進廠商已經累積了相當多的專利,台灣廠商如何突破智慧財產權的問題將是發展液晶電視產業的重要關鍵因素。(三) 機會(Opportunity)(1) 產業正值成長期全球液晶電視產業的複合成長率高達 55.4%,雖然台灣液晶電視產業與業者在全球所佔比率不高,但台灣具有液晶面板的強力後援與中國市場上的相對優42勢,對於未開發市場仍有相當大的機會。(2) 數位電視節目時代的來臨全世界的先進國家目前都朝向數位電視節目的方向邁進,並且在未來的十年左右將回收類比頻道改為全面數位化,其原因是數位電視節目具有許多傳統類比廣播無法達成的優點,如(a)多頻道化:原先在類比訊號只可播放 1 個節目的頻寬下可以播放 3 個數位訊號的節目與 1 個資料傳輸頻道;(b)高畫質播放:數位訊號較不受天氣的影響即使在刮風下雨天,訊號仍然一樣清晰;(c)多功能播放:可做互動雙向節目並且可以使觀眾隨時都可觀賞所希望的節目與查閱世界各地之天氣與新聞; (d)可將 TV 與 PC 結合:透過網際網路與無線傳輸方式可將家用電器串聯起來,並透過電視即可監控與遙控所有數位家電產品。當數位時代全面來臨時,家用電視維修的畫面是越大越實用且越具有臨場感,而液晶電視產品正是具有畫面大且為直接數位驅動的顯示器,因此非常適合作為未來的家庭顯示器。

 
 

近年來,資訊多媒體化的多元發展,消費性電子產品領域中最受矚目的產品為電視機產品,再加上全球數位電視、廣播的啟動,更掀起平面電視顯示技術的革命,傳統映像管(Cathode Ray Tube,CRT)電視市場的時代則將走進歷史。而在平面電視的技術領域中,以液晶、電漿(PDP)與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OLED)三大項目為主,其中又以液晶電視維修(LCD TV)因製造廠商眾多、價格競爭力大,市場需求更是成長迅速。台灣由於具有液晶電視面板上的生產優勢,並且擁有政府的支持(兩兆雙星計畫),同時,液晶電視也是目前市場的主流產品,因此本文以液晶電視(LCD TV)為探討主題,並分析其產業優劣勢,以其能了解液晶電視之產業策略,並建議液晶電視廠商在未來市場的因應之道。近年來,資訊多媒體化的多元發展,使得資訊產品與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領域漸趨模糊,其中,最受矚目的產品為電視機產品。因為電視機是現代人最主要的休閒娛樂管道,也是吸收訊息的主要來源,為全球普及率相當高的電器用品,再加上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蓬勃發展與全球數位電視、廣播的啟動,更掀起平面電視顯示技術的革命,象徵著傳統映像管(Cathode Ray Tube,CRT)電視市場的時代即將走進歷史。

 

推薦網站: 電視維修與電視知識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電視修理 電視維修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s0711 的頭像
    mars0711

    生活相關知識分享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