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多人想靠保健食品來預防疾病、減緩或改善病況,卻沒考慮到:產品來源可不可靠、成分是否真如標示、使用劑量及方法對不對、有無補充禁忌、甚至自身體質到底適不適合吃…等。周芳如認為,吃保健食品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要「觀念正確」,否則吃再多,不但對健康毫無幫助,甚至還會有副作用。「每個人適合的保健食品並不一樣,別人用得好,自己並不見得適用。」選擇前,應與醫師、營養師、藥師討論,先了解自己身體缺乏什麼營養素,再選購適合自己的產品。她也強調,保健食品並非為了「治療」,而是輔助身體機能,不應該期待「神奇療效」,或強調褐藻糖膠快速吸收,食品若宣稱具療效或其他特殊奇效就是不實廣告。另外,保健食品作用在於預防保健,需要長期且有恆心的服用才能真正看到效果,快速吸收的劑型並非保健食品的必要條件。

 

林世航提到,台灣人在攝取保健食品上常遇到的並不是攝取不夠,而是過量,其中又屬褐藻糖膠維生素的使用最為氾濫。「但為何會一個不小心就濫用了呢?」以維生素 A 為例,每人每天的建議攝取量約為 600 微克,上限攝取量為 3,000 微克,換算成日常食物,其實就是胡蘿蔔 28 公克、或是豬肝 16 公克,因此想要攝取足量並不難,倒是很有可能會攝取過量(點一份韭菜炒豬肝自己吃,就過量了啊!)。「維生素 A 過量可能造成骨折病變(如骨折風險增加 64%,髖骨骨折的風險增加 14%),且會提高畸胎的盛行率。」林世航提醒,「不過,台灣人的維生素 A 攝取來源大多是毒性不高的類胡蘿蔔素,反而是補充品攝取過多、或擦抹含有 A 酸的產品,才容易因為過量產生問題。」

 

酸梅:酸梅能增強白細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機體的免疫機能,輔助治療陰莖癌、宮頸癌。5、大豆:大豆至少含有5種抗癌物質。其中之一是與一種通常被用於治療雌激素依賴型乳腺癌的藥物作用相似,現已將它用於大規模的臨床實驗,以瞭解它對乳腺癌的預防作用。6、蔥屬蔬菜:這類蔬菜包括大蒜、洋蔥、大蔥等。動物實驗表明,這類褐藻糖膠能預防結腸、胃、肺和肝等臟器的癌症。大蒜中的一些成分甚至能干擾癌細胞的擴散。另外,大蒜中所含的硫化物能激活人體的免疫功能,從而有助於戰勝癌症。7、綠色蔬菜:深綠色蔬菜具有防癌作用。如菠菜、萵苣等,它們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包括葉酸、葉黃素等。科學家據此提出蔬菜的顏色越深,抗氧化劑含量越高,抗癌防癌作用越強。8、香菇:蘑菇是一種益健康並具有抗癌作用的食品,其中最突出的是香菇。因為香菇多糖能增強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有類似於補氣的作用。據說,捷克波希米亞深山裡的樵夫由於經常吃野香菇,而從不患感冒與癌症。9、猴頭菇:猴頭菇已由中國藥學界製成猴菇菌片,用於預防和治療胃癌、食道癌等,有效率為69.3%,顯效率為15%。10、蘋果:近年研究發現,蘋果中含的維生素C在體內可阻礙致癌物質亞硝胺的生成,破壞癌細胞增生時產生的某種酶活性,甚至可使已生成的癌細胞轉化為正常細胞。
 

推薦網站:保健食品一些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褐藻醣膠 褐藻糖膠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s0711 的頭像
    mars0711

    生活相關知識分享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