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除此之外,數位電視的發展在大陸也是既定的政策,中國於 2003 年制定出中國數位電視的標準,並且在 2006 年完成所有數位電視的軟硬體設施,以期能以數位節目的方式將 2008 年北京奧運節目呈現在世人的面前,並且在顯示器的產品上選擇了液晶電視產品作為其發展與推廣的重點。由於台灣與中國有語言及文化上之共通性,這點優勢是其他外國企業所無法改變的。因此台灣企業若能從產業分工與行銷的觀點來看,未來台灣可與中國建立策略合作關係,由其進行上游產業的開發與系統製造,中國負責面板製造與行銷,如此相信必能為台灣液晶產業創造更有利的地位。(6) 關鍵液晶電視面板供給充沛台灣擁有全球前二名的大型液晶面板產能,液晶面板佔成本 70%的液晶電視而言無疑佔有地利之便。(二) 劣勢(Weakness)(1) 產業結構不完整任何一項產業的蓬勃發展都建構在其具有完備的產業結構之基礎上。目前液41晶產業也是必須如此。目前國內液晶面板上游產業技術掌握不足,使得必須仰賴國外進口大部分的設備、關鍵零組件與生產技術,如此將造成生產成本提高且生產之自主性降低,下游部分由於自有品牌全球知名度不足與行銷手法保守,造成國內液晶電視系統廠商無法打開全球的市場佔有率,而代工業者受制於日、韓訂單,使需求預測不易,對產業發展具不良影響。(2) 廠商研發投資經費相較日、韓為低由於全球經濟狀況都處於不景氣的環境,因此世界各大企業的投資都較為謹慎。而台灣液晶產業資金主要投入產能擴充與產房興建,加上台灣液晶電視產業獲利程度不高,使得投入研發經費比例因無法與日韓廠商相比,此舉對技術掌握與新產品開發具負面影響。(3) 品牌知名度相對劣勢台灣電子產品雖然在世界市場具高知名度,但液晶電視維修者視為家電產品,消費者注重的是品牌知名度與信賴度,以 2004 年為例,液晶電視全球 50%銷售率由 Sharp、Philips、Sony 囊括,而與日、韓等國家電品牌高知名度的相較,台灣液晶電視品牌顯得較為區域性,也使得在品牌競爭上較為吃力與辛苦。(4) 先進廠商的專利障礙由於國內的企業文化與國外不同,國內廠商往往尋求已有廣大市場或即將上市的產品來發展,而較不注重長期的基礎研究。

 


 

台灣與韓國許多產品處於競爭狀態,對台灣出口產業產生劇烈的影響,最明顯的例子為 DRAM 和 TFT-LCD 兩大產業,雙雙因匯率因素造成國際競爭力下滑,虧損十分慘重。我國面板產業另一個問題,係缺乏品牌奧援。韓國二大面板廠三星與 LGD(前身為 LPL;樂金飛利浦),除自身本為世界液晶電視前五大品牌外,又與SONY 與飛利浦等知名電視品牌有合資或共同設廠的合作關係,以全球最大的北美市場為例,前五大品牌除夏普外均採用韓國面板為主,市佔率高達 45%,即使再扣除已經淡出品牌的飛利浦,也還有近四成的佔有率,產品有穩定的需求。反觀,台灣廠商雖然也發展出少數幾個電視品牌(如 Benq、CHIMEI、AOC、Hannspree、VIZIO、Olevia 與 Polaroid 等品牌),然這些都僅能算是區域性或是二線品牌,面板需求量相對有限且不穩定,景氣一變動,訂單就會立即跟著下滑。第二節 未來發展方向與趨勢展望 2010 年,LCD TV 出貨量預計將高達 1.56 億台,較 2009 年成長 20%,雖然韓系與中國 TV 品牌業者仍多屬自行製造,但面對日系大廠委外比重轉趨積極,無疑是台灣 LCD TV 組裝廠擴張的大好良機。面對這波 LCD TV 的高成長趨勢,除了嘉惠台灣代工產業外,台灣 LED 業者與中、韓的 LCD TV 大廠合作密切,也可望持續受益。第三節 結論與建議目前關鍵技術、電視機產業的品牌、通路和技術主導權幾乎均掌握在日韓廠商的手上,雖然台灣面板廠具有技術能力,但是,液晶電視維修後續的視訊處理技術、45彩色的畫質控制,甚至是各地區不同的廣播系統,都會影響到想要切入此市場的廠商。因此,台灣 TFT-LCD 面板廠所能掌握的部份,並不是 LCD TV 絕對的關鍵技術。台灣若欲突破技術的重圍,顯然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可以考慮結合新功能、提升生產技術與設法降低固定成本投資;在生產與供應鏈管理方面,應整合國內的上游廠商以求大幅降低成本,以發揮價值鏈上的最大效益,以求擁有未來產業的主導權;在策略聯盟方面,台灣廠商間應朝向籌組研發聯盟、產能協調、異業結盟發展,擺脫日本、韓國在技術上的羈絆與建立產能的優勢;強化自身的專利佈局,提高附加價值等周邊的技術方向著手,才有可能增加台灣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然而電漿電視屬於一起釋放構 成畫面的每一個發光細胞,而讓螢光體發光。藉由循序掃描的方式,消除閃爍. 展現細緻的文字,讓眼睛在長時間的觀賞下也不感到疲倦。七、電漿電視的壽命電漿平均壽命約為 2.5 萬小時~5 萬小時,當然,壽命的長短端視各廠家成品的品質,以及機器本身技術的完成度而有所差別,不過如果以平均值 3hr 來算的話,每天如果看8hr,那還要看上10年左右的時間,而且,並不是說當你看到10年後這台電漿就 沒辦法看了,而是電漿它本身的亮度及色彩飽和度才退化成原來的七成左右。其實這現象就跟一般傳統電視一樣,它也是每天都在衰減,但是因為我們每天都在看,所以感覺不出它有在衰退,而且電漿比傳統電視衰退的更慢,所以在壽命時限上並不需要擔心。八、電漿電視的畫質欣賞日本數位衛星電視或電腦畫面時還不錯,但是有部份電漿電視看 DVD 時畫質會變差,這是因為有些電漿電視的倍頻處理電路設計不良之故。電漿電視的解析度要比 DVD 的訊號高,因此在顯示前必須經過倍頻調整以符合其高解析度,如果倍頻電路處理不理想的話就會出現畫面模糊、色彩灰暗、高雜訊等問題。九、液晶電視和電漿電視之比較:液晶電視要電視修理的是傳統映像管電視,在顏色飽和度、反應速度、對比、銳利度 等高畫質的要求,都比電腦用液晶螢幕來得高。為了要符合消費者對畫質的要求,所以液晶電視在液晶面板的使用必須使用高標準的液晶面板,而與一般用於電腦的面板不同。

 

推薦網站: 電視維修與電視知識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電視修理 電視維修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s0711 的頭像
    mars0711

    生活相關知識分享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