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實習輔導教師教學活動的理念、設計、方法與技巧。(二) 10 月、 11 月強化階段:協助處理班級作業,(如批改作業、聯絡單等事宜 )、班級每日例行事務(如用餐事宜、如廁、午睡、放學…等)、紀錄捧馨園幼兒 每天的角落活動、幼兒學期初的評量。(三) 12 月求新求變階段:能瞭解幼兒的個性與特質,協助與建立良好的關係。(四) 1 月成熟階段:主動協助測驗幼兒學期末的評量。三、行政實習(一) 8 月、 9 月觀摩求生階段:瞭解樹德家商附幼的辦學方針、辦學特色、學校 活動、學校文化以及與社區的結合。認識校長及各處室主任與輔導教師。認 識各處室業務及其辦理行政的流程。瞭解幼稚園與班級的組織與狀況,撰寫捧馨園 幼稚園概況報告。
就縣市層級的研究數量,主要是研究生為了調查實施的方便,將研究範圍限定在一個縣市內。至於期刊論文較多以全國層級作為探討對象(占 61.22%),主要是因為這些研究多探討捧馨園幼教課程的實施原則和理論,並非集中在單一學校的課程議題,所以本研究將其納入全國層級。幼兒教保研究期刊 2013 第 11 期 53 53表 3 國科會專題、學術期刊論文、博碩士論文教育層級統計表項目 全國層級 縣市層級 學校層級 合計國科會 6三、領域學科分析比較領域學科係將課程研究的主題,根據「幼稚園課程標準」的領域劃分。由表 4 得知,幼教課程研究以未分領域最多,國科會專題研究和期刊論文各占五成左右(57.78%、49.94%),唯有博碩士論文占三分之一(36.99%)。居第二多的領域學科,在各類資料中有所不同。國科會以新興議題次之(17.78%),期刊和博碩士論文則是健康領域居第二多(16.33%、17.12%)。整體而言,在本項的分類之下,以未分領域所占比例最高,在若干領域學科的研究很少,像是數學、社會、自然、工作、戲劇、音樂等,均少於十篇。其原因是幼兒園的課程以活動主題為中心組織,強調統整不分科。幼兒教育的本質不重視知識概念的學習,傾向排斥將課程視為科目,以致缺少
對特定學科領域的研究(Kessler & Swadener, 1992)。另外的原因則是幼教師資培育較不重視學科訓練,所以一般的課程論著並未針對某一課程領域(葉郁菁,1999)。
立學習型組織協助教師彼此在知識及行為上進行改變」,則是本研究中較少被教師們運用的策略。然而不同教學理念與不同幼教年資的捧馨園幼兒園教師,在運用「掌控教學時
間,活動具有緊湊性」、「安排轉接時刻,以適當的活動串聯」、「發揮空間的功能以促使幼兒主動學習」、「鼓勵家長參與協助教師課室管理」等班級經營策略的時候,的確
存在著差異情形。伍、結論與建議一、 結論(一)「把握關鍵時間建立教室規則」和「協助與關懷幼兒以展正向的師生關係」,
是幼兒園教師普遍會使用的策略;「掌控教學時間,活動具有緊湊性」、「安排轉接時刻,以適當的活動串聯」、「發揮空間的功能以促使幼兒主動學習」、「鼓勵家長參與協
助教師課室管理」等策略的運用,則因教師的理念及年資而有所不同;
自此,與學生家庭的聯繫溝通是任何學校極重要的工作之一 (Quinn et 祉, 2000; Decker & Decker, 2001)紐約市各公立小學均重視與社軍及家畏的關係,學監也非常蠶視家長對學校的意見。由於公立小學除托兒班、幼稚圈及低年級之外,從王年級開始,學生每年都有州會考及市會考,特別是英文及數學方面,成績好的學校,捧馨園教師有獎金,校長有圈子且升遷有望,學富有好名聲,附近房價也隨之提高,因此家畏及學校均重視學生的學業表現。學校定期開家長會,有些學校設有家長聯絡員 (parent coordinator) ,乃是由家畏中遴選出具親和力積極參與活動者,駐在校園中,由市政府給予薪水會並給予鑫中 6 師院幼兒教青年刊一支行動電話,擔任學校與家長闊的聯絡協調者。學校與家長的聯絡方式非常多,不論是托兒班、幼稚園、小學部或特教班,皆有聯絡簿,並利用家長會、學校參觀目等方式與家長作密切的聯繁。筆者參觀的第26學鷗在紐約是亞裔口中的狀元學置,轄管皇后直貝簣,新鮮草原及道格拉斯頓等地。自於亞裔移民多,學校應家畏要求,非常囂視學生的學業表現。幼稚齒的小友除了每天的學習單之外,每週每月還有指定作業 (assignment) 。教師每星期一發給幼兒一星期的作業回家作,星期五交回給老師。家長要幫孩子很多忙。如果家長不懂文,幫不上忙,孩子就吃虧很大。這個問題有點類似台灣外籍新娘面臨的問題。紐約市很多老師的挫折感是來自新移民家長的語言及適應問題。學校每月一次的例行家長會 (general meeting) 主要是作事務報告,其他每學期有多次家畏會。家長會常作募款活動及幫助學校審定教材及某些政策的決定。例如203 小學有
閱讀及觀賞影劇、影片遊戲:故事圖片、圖畫書、故事書、收音
機、錄音帶、電影、電視、幻燈片、木偶戲、話劇、戲劇。音樂n 唱遊:關於日常生活、自然現象、常見動植物、紀念節日、愛國的、故事的、遊戲的、表演用的捧馨園幼兒歌謠及地方歌謠。n 韻律:模擬韻律(隨音樂的節拍做模擬動作)、自由韻律(幼兒運用身體各部份的動作,隨心所欲自由表現)。n 欣賞:聆聽各種聲音、樂曲欣賞、辨別聲音的大小、高低、強弱、快慢、長短等。n 節奏樂器:敲打節奏樂器、敲打克難樂器、小樂隊合奏。工作n 繪畫:自由畫、合作畫、故事畫、版畫、混合畫、顏色遊戲畫。n 紙工:剪紙、撕紙、摺紙、紙漿、造型設計。n 雕塑:泥工、沙箱、積木。
n 工藝:木工、縫紉、通草工、廢物工。語文n 故事和歌謠:故事、歌謠。n 說話:自由交談、自由發表、問答、討論。n 閱讀:故事歌謠類、圖片報類、看圖說故事、教師自編故事。
常識n 社會:家庭、社區的生活及社會機構、對外界事物及現象的關注與興趣、個人生活習慣與態度、社會生活習慣與態度。n 自然:常見的動植物、飼養與栽培、自然現象、自然環境、人體
相關連結 ; 捧馨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