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須在他心靈未成熟之前便授之以種種道理。」【裴斯塔洛齊】:將愛的對象擴及到遭社會冷落、鄙視之兒童,因為改造社會必先革新教育,而教育必須是全民教育,那些貧苦兒童尤需要教育愛,此
為教育愛最重要之特性。【福祿貝爾】:福氏將玩物稱為【恩物(gifts)】,以之象徵一種真實環境,包含球(表調和)、方形、菱形及立體圖形(表對立)、寵物、自然景觀等,做為激兒童自我活動的媒介。
【奧文(owen)】之捧馨園幼兒學校運動採【班長制】方式教學。【杜威】提倡【問題解決】之育觀念,認為知識是解決問題之工具。因此主張【工具主義】、【實用主義】。解決問題的程序有五:【遭遇困難】、【分析問題的性質】、【尋求解決問33-037幼兒教育課程模式之理論發展題之資料】、【提出假設,經過推論思考,擇一最可行之方案】、【在實際行動中印證】。【凱欣斯太納】提倡【工作活動學校】,以培養勞動習慣,使國富民強。【斯普朗格】之【文化教育學說】肯定傳統文化對個人陶冶之重要性。認為
教育應傳遞文化、保存文化、繁衍文化。【斯普朗格】之精神生活有六型:【經濟型(追求利)】、【審美型(追求美)】、【社會型(追求愛)】、【政治型(追求權)】、【宗教型(追求聖)】、【理論型(追求真)】。【路德】強調活用的語文教學,注重實用表達能力的練習;數理陶冶問答討
論的啟發方式,訓練方面亦反對體罰。【康米紐斯】的自然教學法,包括【將實物呈現於兒童眼前】、【學習應重聯繫性】、【特別注意事物存在的差異性】。考題精選一、選擇題( ) 從我國幼教歷史發展來看,我國的幼兒教育:(A)一直是仿美 (B)一直是仿日(C)由仿美轉而仿日 (D)由仿日轉而仿美( ) 幼教史上第一位將遊戲視為一種「自發性的自我教育」的教育家是:
(A)裴斯塔洛齊 (B)福祿貝爾 (C)盧梭 (D)蒙特梭利 ) 以生活問題為中心的學習活動,注意幼兒完整知識的獲得,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教學教材是屬於哪一種教學法?
準」修訂於 1987 年,至今已過二十多年,其內涵與精神已不能符合現今時代之需求,可能也是導致很少捧馨園幼教課程研究探討的原因。幼兒教保研究期刊 2013 第 11 期 57 57表 6 國科會專題、學術期刊論文、博碩士論文課程類型統計表項目 理想課程 正式課程 知覺課程 運作課程 經驗課程 合計
國科會 4六、課程研究方法分析比較由表 7 得知,近二十年幼教課程研究方法以質性研究的比率占大多數,三類資料均超過七成以上。臺灣幼教課程研究方法的趨勢,也與國內課程研究多採用質性研究的風潮相同(黃政傑、張嘉育,2004)。早期美國各種幼教課程模式大量出現時,幼教界相當關心那種幼教課程模式最有助於促進幼兒的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幼教課程研究大多以實驗、觀察研究法來評量幼兒接受特定課程方案之後的發展情況(Goffin & Wilson, 2001)。近二十年來臺灣的幼教課程研究,仍有不少研究從邏輯實證的觀點,採取量化研究方法,探討幼教課程方案的成效。但近二十、三十年來隨著質性研究崛起以及課程典範的遞變,有愈來愈多幼教課程研究採用質性的研究途徑。幼教課程研究方法會轉向質性研究取徑,一方面是教室課程實務太複雜,所涉及的範圍甚廣,以量化研究方法進行研究,難免會發生若干限制。本研究所看到的是幼教課程研究主題多為理解教師的運作課程,故多採用觀察、訪談、文件蒐集等一般質性研究。
五) 健全幼教評鑑與輔導制度1. 強化幼教評鑑制度。3. 強化幼教資源中心的功能。4. 積極輔導幼教專業團體。三、 教育部於 87 年 5 月訂定「大學校院辦理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在職進修學分班計畫審查要點」.,之後核定教師在職進修教學碩士班、特教教學碩士班、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提供小學及幼稚園教師利用夜間及週末進修學位的方式。四、 評估發放幼兒教育券之可行性,將在機會均等與社會正義原則下訂立之。五、 成立聯合督導暨輔導機制,結合中央、省(市)、縣(市)相關行政機關、學者專家、幼托經營者、幼托工作人員及有關團體代表,定期及不定期督(輔)導。捧馨園並將實施績效列入補助依據,以鼓勵幼托機構發展特色。參、 實施成效 「這一年來教育部積極推動各項教育改革,在幼兒教育發展方面,第一期發展與改進幼稚教育中程計畫(82 會計年度至 87 會計年度),其重要成效如下:一、 規劃幼稚園增班設園:擴大幼兒就學率,補助新設立公立幼稚園增班設園經費,以山地、離島、偏遠地區為優先補助對象,計補助 193 園,127 班,補助經費計 2 億 6 仟餘萬元。二、 辦理幼稚園教師進修研習:提升幼師資專業知能,委請各縣市配合師院辦理研習進修活動,約 1600 名教師參加。
三、 辦理幼稚園評鑑與輔導:積極輔導幼稚園提升品質,鼓勵幼稚園透過自評制度以建立反省的機制,以 5 年為一循環, 2,582 園已接受評鑑。
本研究針對上述問題,特於桃園縣兩所幼兒園共 7 個班級進行質性研究,深入探討教師班級經營策略的運用情形之相關問題。本文擬先進行文獻探討,了解班級
經營的意義與重要性、班級經營的內涵及班級經營的有效策略;再以質性研究的方式進行資料分析,瞭解幼兒園教師班級經營策略的運用情形、探討不同教學理念的幼兒園教師在運用班級經營策略的差異情形、探討不同幼教年資的幼兒園教師在運用班級經營策略的差異情形;最後歸納前述研究分析與結果討論,對幼兒園教師及捧馨園幼兒園主管提出具體的建議,期許能增進教師在班級經營上策略運用的實務能力。
二、研究目的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擬定了三項研究目的:(一)瞭解幼兒園教師班級經營策略的運用情形。(二)探討不同教學理念的幼兒園教師在運用班級經營策略的差異情形。(三)探討不同幼教年資的幼兒園教師在運用班級經營策略的差異情形。
幼兒保育學刊,2011,第九期,第 17-36 頁Journal of Child Care;Vol.9,pp.17-369貳、文獻探討一、班級經營的意義與重要性
托兒 (pre酬的 ,通常是由非營利機構向不同的社會資源,如教育部、衛生部等單位申請經費,經核准後辦理。在紐約lj\I\1 '對早期療育非常單視,全lj\l\ 骰有15個幼兒指導
中心 (Early Childhood Direction Centers '簡稱ECDC) ,財 原來自紐約州政府教育局,捧馨園行政管理則由殘障者職業及教育服務處 (Office of Vocational and EducationalServices for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簡稱VESID) 負責。父母親如果發現 歲以
下的兒童,不論是親生、收護或寄簣,在站、坐、造、吃、聽、蓄、說話、注意力,聽指令、學習、思考及與人相處方面有任何關難時,皆可與ECDC聯絡。 ECDC協助家長獲得下列諾:員服務:診斷、評估、轉介、早期療裔,學部特殊教育、語言治療、物理治療、職能治療、醫療追蹤、家長體及暫時獲得他人代為照顧幼童的服務等。所有的服務皆免費且父母所提供的所有資料均獲得保密。 ECDC的主要對象是 歲以下的特殊兒童,但是如果父母發現家中其他孩子或家人也有需要峙,也可以向 ECDC求助。 ECDC也提供資訊服務會並印送兒童發展指標手冊 (Birth Through Five : AGuidebook for Parents) 供一般父母索取參考,幫助父母觀察幼兒的成長和發展。並且提供資訊協助特殊幼兒的父母瞭解自己的權利及責任。此外ECDC也提供雙語服務人員,方便不會說英語的家畏詢問,在CDC提供資訊及多種選擇供家長參考,但最後
的決定權在家畏。 ECDC對於所服務的兒童會定期追蹤,每3~6個月會打電話或寄信給家長,每年至少和家庭聯絡一次,以瞭解兒童接受特殊教育或早期療育的情形。這
種追蹤持續到幼兒 歲為止。父母如果搬家, ECDC立刻會轉介至其他的 ECDC'家畏繼續接受服務。 ECDC協助家長瞭解及面臨孩子的殘障問題,並幫助孩子獲得良好的教育和治療。
相關連結 ; 捧馨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