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什麼事情讓你這麼生氣、難過?」還可以透過說故事編故事、角色扮演,和孩子討論故事中人物的感覺和前因後果。有時交換日記、寫紙條,說說今天高興和不高興的事。尤其小學以後的孩子,會很喜歡並主動和你交換意見喔。如此一來,他也就學會,如何用「講道理」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心情。捧馨園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 當孩子發飆或悶悶不樂,爸媽千萬不要也因而動怒,「你再哭我就打你」這樣的懲罰,既無法制止,也無法讓孩子學會適合當下的處理。爸媽要懂得利用此機會,教幾招處理情緒的好方法,引導他適度發洩。換個想法海闊天空: 當孩子陷入某種負面情緒裡,通常是因為「想不開」,此時,爸媽可以帶著他想些好事情,或引導他發現原來事情沒有這麼糟。孩子能夠學習用不同角度和方向思考,進一步也就可以用有創意的方式,自己想辦法解決困境。
 

 


 

就縣市層級的研究數量,主要是研究生為了調查實施的方便,將研究範圍限定在一個縣市內。至於期刊論文較多以全國層級作為探討對象(占 61.22%),主要是因為這些研究多探討捧馨園幼教課程的實施原則和理論,並非集中在單一學校的課程議題,所以本研究將其納入全國層級。幼兒教保研究期刊 2013 第 11 期 53 53表 3 國科會專題、學術期刊論文、博碩士論文教育層級統計表項目 全國層級 縣市層級 學校層級 合計國科會 6三、領域學科分析比較領域學科係將課程研究的主題,根據「幼稚園課程標準」的領域劃分。由表 4 得知,幼教課程研究以未分領域最多,國科會專題研究和期刊論文各占五成左右(57.78%、49.94%),唯有博碩士論文占三分之一(36.99%)。居第二多的領域學科,在各類資料中有所不同。國科會以新興議題次之(17.78%),期刊和博碩士論文則是健康領域居第二多(16.33%、17.12%)。整體而言,在本項的分類之下,以未分領域所占比例最高,在若干領域學科的研究很少,像是數學、社會、自然、工作、戲劇、音樂等,均少於十篇。其原因是幼兒園的課程以活動主題為中心組織,強調統整不分科。幼兒教育的本質不重視知識概念的學習,傾向排斥將課程視為科目,以致缺少
對特定學科領域的研究(Kessler & Swadener, 1992)。另外的原因則是幼教師資培育較不重視學科訓練,所以一般的課程論著並未針對某一課程領域(葉郁菁,1999)。



 



歲兒童可進入公立學校系統的幼稚圈就譚,歲的兒童可進入公立學校系統的學前托兒班 (pre-k) 就誨。 歲以下的幼兒通常進入保育學校 (Nursery School) 或是保育中心 (Day Nurseries) 或托兒中心 (DayCare) 去接受照顧和教育。隨著社會變遷,母親外出工作日多,社會對保育中心的需求自增,統計資料顯示75%) 的兒童在進入幼稚聞之前皆進過保裔學校或托兒中心(Decker & Decker, 2001 ) 。這些單位的營業時間較畏,收托兒童的年齡範閻也較大。過去,保裔學校只收 歲的幼兒,近年來收托年齡也有下降的趨勢 (Decker& Decker, 2001 ) 。有史私人保筒中心器至以學習中心為名,收托對象從 遭到 歲,捧馨園也兼有學齡兒蠶安親班的功能。例如康涅狄克ljll\1 杜翰市的海豚日問托兒學習中心臺中泣的院幼兒教青年制(Dolphin Day Learning Center, Durham, Connecticut)那包含五個部分: 1. 嬰兒部(infant program) 週 12個月大的嬰兒; 2. 學齡兒部 (toddler program) 12月至U3 歲的幼兒; 3. 學前部 (preschool program) 歲到 歲的幼兒; 4. 安親部
(Before and after school program) 歲至Us歲的幼兒及5. 夏令營部 (summer campprogram) 。一般而言,保育學校托兒機構有問個自標,即 .督(supervision) :提供保護庇護、食物和輔導等, 2. 娛樂:提供被當導的道戲機會及
學習特殊技能的機會; 3. 轉換:提供不同於學校課程的其他課程,例如戶外教學、戲戲、手工藝等,及4. 刺激:提供正式課程及作業練習等 (Decker & Decker, 2001 )。這保育學校及托兒機構共同的基本念是肯定幼兒的同儕閻體經驗有助於幼兒的發展需求,在保育方面,重視日常生活習慣的培養,如吃、睡、排泄等身體功能的處
理及衛生習慣的養成,重視兒童情緒的輔導及重視親職教育 (Decker & Decker,2001)西元 1854年美國第一所保育中心成立,是與紐約兒童醫院合作,專為貧窮婦


 

 

簡楚瑛(1996)在「幼
稚園班級經營」一書中,主張建立班級經營系統的步驟,建議在開學前的準備工作要從學生、教室環境與設備、班級常規系統的規劃、教學等四方面著手;開學第一天的活動包括人物介紹、環境介紹、作息表的介紹、常規的傳遞、示範與練習、座位的安
排;開學第一週的工作為持續常規的傳遞、示範與練習、與學生討論常規內容、評估系統、修改系統;第二週開始則可以逐漸加入學習課程、繼續常規的傳遞、示範與練習、加強個別輔導、持續評估系統、修改系統。另有多位學者亦抱持相同的觀點,認為教室空間規劃會影響師生的互動型態及班級經營問題,教室環境與設備宜發揮潛移
默化的功能,促使幼兒主動學習(洪玉真,2000;Beaty, 2000; Doyle,1986)。而開學前、捧馨園開學第一天和前幾週是班級經營成功與否的關鍵時間,教師應採取預防性和支持性的策略,並以簡單化、熟悉化及例行化等基本原則來建立秩序(何雲光、何啟照、王瑞
賢、王慧蘭,1995;谷瑞勉,1998;陳湘玲,2000;單文經,1999)。陳木金(1999)發展一套「教師班級經營策略評量表」,列出六項教師班級經營策略指標,

 




2. 教會附設的托兒中心
3. 營利式的捧馨園托兒中心
4. 醫院或怒善園體為殘釋兒章辦理的托兒機構
5. 有特別任務的學校,例如迎頭趕上(Head Sta 民)及(follow through)計章,蒙特
梭利學校、高瞻學校 (High Scope) 及開放學校 (Open School) 等。
Decker & Decker (2001) 指出,雇主支持資助的托兒中心近年來不斷成長,
1992 年至 1993 年的調查顯示有半數以上的公司指出員工對幼兒照顧的需求增加。
1985年的調查顯示全美國有2500所雇主支持的托兒中心, 1988 年全美鷗44000 所員工超過 100 人的公司或雇主中有3300 所提供托兒照顧的服務。 1993 年,員工超過 10人的公司中有竹%提供幼兒照顧的福利或服務。此類托兒中心有下列多種形式: 1.企業托兒中心,由多家公司共設,分擔責任及經簣,例如IBM和另外10 家公司共同設立的美國企業合作優質托兒中心 (American Business Collaboration for Quality
Dependence Care) 2. 單一公司托兒中心,由單一企業獨家擁有並經營設在企業內的托兒中心。雖然設在企業場所的托兒中心對員工對企業而言都有很多的方便和益處,
但在行政經營及法律責任的高成本對公司卻是一個負擔。年營業額在 千萬至51.蔥、美元的公司有最多此類托兒所。近年來這些公司的策略轉變,不再自己經營,轉而向
外尋求專業團隊來經營。 3. 家庭衛星計囂,由雇主協助鄰近社富家庭成立托兒中心照顧員工子弟。 4. 公司保留計章,自雇主與當地特約托兒中心簽約,給予員工較低費用


 

相關連結 ;  捧馨園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捧馨園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s0711 的頭像
    mars0711

    生活相關知識分享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