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電視修理 (65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產品功能高傳真色彩影像處理、高動畫品質表現、多樣性輸入端。而 LCD-TV 面板關鍵因素則包括次世代投資動機、上下游供應鏈、價格競爭力、面板畫質技術(亮度、對比、色域、視角、反應速度)等。第三節 產業生命週期LCD 面板產業歷經數十年的發展,已發展成大者恆大的產業競局,加上主要應用產品已逐漸從產品生命週期成長期邁向成熟期,遂造成整體產業競爭態勢更形嚴峻。根據資策會 MIC 的資料表示,台灣 2008 年液晶電視修理產業的出貨規模約為 1,932 萬台,與 2007 年相比較,整體成長率已有逐漸趨緩的情形。雖然台灣已經囊括全球七成以上的液晶監視器製造,但液晶電視則只有約兩成的製造佔有率,儘管台灣品牌在液晶監視器上已有全球兩成以上的市佔率,但對液晶電視的銷售卻無特別的加分效果。雖然液晶電視銷售目前是市場的主流,但在龐大市場商機背後,台灣液晶電視製造代工量的勢力發展,遲遲無法搶食這塊市場大餅。目前液晶電視已朝大尺寸需求方向持續前進,品牌業者為獲取更好的利潤,朝更大尺寸液晶電視發展也已成趨勢,配合大尺寸液晶電視價格降低,讓 40 吋等級電視的市場規模快速竄升。但是當市場規模快速擴張,品牌業者獲利卻無法同步提高。所以品牌業者改變策略,改將產品報價一次降足、一次到位的方式促銷產品,寄望經此讓經濟規模更快速擴張,達到穩定或提升獲利的目的;致使其他品牌同業也因此不得跟進,使得價格戰的結果讓業者的競爭更陷入無底的深淵。但因業者間的相互競爭,讓液晶電視產業更快速發光發熱,對消費者而言卻是好事一件。液晶電視與歸屬於資訊產品的顯示器所面對的市場需求性質不同。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視機的價格不斷下降,經濟高度發展的市場區塊中,平面電視的市場滲透率不斷提升,在平面電視的技術領域中,以液晶、電漿(PDP)與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OLED)三大項目為主,其中,液晶電視(LCD TV)因製造廠商眾多、價格競爭力大,更是最大宗的項目。液晶電視(LCD TV)和液晶顯示器(LCD Monitor)都 是 使 用 TFT 液晶方式所製作的影像顯示設備,但是因使用目的不同,一般將其分為兩大類,液晶電視(LCD TV)是在一般家庭客廳內作為觀賞電視或影片遠距離之用,液晶顯示器(LCD Monitor)則為在辦公室或書房內,作為近距離觀賞電腦生成的資訊與圖像,當作電腦終端機之用。如圖 1 所示,可由顯示器之分類看出液晶電視(LCD TV)是在平面顯示器分類下的液晶產品。圖 1 顯示器之分類由於 LCD Monitor 與 LCD TV 的應用不同,前者屬於資訊用,主要是個人使用產品,TV 是視訊產品主要是家庭使用產品,因此,產品特性的需求也不同,最主要的差異在於尺寸、亮度、應答速度、色飽和度、視角及解析度等特性改良,而關鍵零組件發展則攸關 LCD TV 特性的實現電視修理。以下將液晶電視與液晶顯示器從外觀上來看,液晶顯示器與液晶電視之間較大差異是螢幕及格式上的不同。大部份電腦用的液晶顯示器都採用 17 英吋的 SXGA 格式(1280×1024),而大螢幕 LCD TV 的入門級產品,原則上都不小於 30 英吋,且都採用寬螢幕的 XGAPlus 格式(1366×768);40 英吋或以上的大螢幕 LCD TV 採用高解析電視(HDTV)格式(1920×1080),為市場上的高階產品。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產設備與製程有主流世代交替汰換的壓力TFT-LCD 產品生命週期短,造成廠商創造出的獨有技術無法持久,必須不斷投入大量的研發費用,發展更新穎的技術,形成其他廠商的技術障礙;此外,由於生產線、製程技術更替速度快的要求下,生產設備也必須不斷更替,因此,產生大量的研發與固定成本,使廠商必須依靠規模經濟的學習曲線降低單位生產成本。(五) 國際化分工現象普遍全球資訊電腦市場競爭激烈,除價格競爭外,各資訊用產品大廠為降低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要求顯示器供應商就近供應。因此顯示器廠商多將勞力密集的低階產品移至海外生產,銷售、採購;而財務、研發及高階產品的製造由總公司掌握,盡力達到最適化的佈局以提高競爭力,而普遍出現國際化分工的現象。如日本廠商將生產製造移至台灣。(六) 產業結構的完整性有利於競爭優勢的創造由於 TFT-LCD 的原物料及生產成本高、生產技術及過程繁瑣,因此完整的產業供應鏈可大幅提升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並能集中市場高度。(七) 國內同業人才流動普遍由於 TFT-LCD 產業的生產技術及過程繁瑣,且培養研發人員需要長時間與費用,造成人才供不應求,因此同業之間的人才流動相當普遍,甚至會出現半導體產業之間爭才的現象。第二節 產業關鍵成功因素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全球 LCD TV 市場已於 2006 年進入高度成長期,為了因應消費者對於數位內容顯示品質的需求,LCD TV 面板電視修理畫質技術(亮度、對比、色域、視角與反應速度)的提升,將有助於 LCD TV 商機的發展。而若要在LCD-TV 市場獲致成功,必須具備以下幾點:24(一) 低價成本結構投資費用減少程度、製程技術與良率、運籌能力、規模經濟。(二) 市場力量大客戶與上下游互動、產品即時上市(Time to Market)、標準規格的主導能力(市場預測能力)。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固定資產之投入龐大,要達到規模經濟的產量相對提高,產業的進入障礙也就相對提升;產業投入高固定成本形成產業的退出障礙。由於 TFT-LCD電視修理產業資本密集的特性,造成廠商所需要負擔的各種成本很龐大,產品若具競爭力,規模經濟成為發展之必要條件。TFT-LCD 產品本身若無法差異化,產品規格標準化情形下,規模經濟也是廠商存活的唯一選擇。(二) 技術密集,智慧財產權形成法律進入障礙TFT-LCD 與 IC 之製程極為類似,技術層次高而複雜,從上游設備、各種材料與零件特性、面板製程到模組組裝技術,仍在持續開放改進中,且每一畫素是單獨驅動,欲達到最高良率是很大的挑戰。加上台灣廠商在此產業中屬於後進廠商,韓國與日本在此產業中已申請許多原理、設計與製程的專利,因此由技術密集所衍生的智慧財產權的問題也是台灣廠商需要克服的困難點之一。(三) 價格受市場供需及景氣循環影響TFT-LCD 的價格明顯受到市場的供需所影響,由於 TFT-LCD 的生產廠商無法預見實際的市場需求,因此只能夠依據經驗法則進行生產決策。需求的波動深受景氣循環與價格的影響,供給面則是受到廠商生產線良率的提升與否變動。當良率提升產量增加但需求卻不如預期時,價格就會產生波動,市場便會處於一個不穩定的均衡解,不斷的在供過於求與供不應求的循環中。23近來,在大尺寸應用中,由於 PDP 技術的影響,近期 LCD TV 更是以低價策略搶攻市場佔有率,價格明顯受到市場需求的牽制。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高溫的情況下或以極高動能的電子撞擊氣體分子或原子時,原本電中 性的氣體原子,也會產生游離現象,其中被游離出的自由電子,稱為負離子;而游離後的原子就帶有等量的正電荷,成為正離子這種過程稱為 電離。電漿態就是指含有等量正負離子對的氣體狀態,故仍處於電中性。由於需在極高溫下,原子才分解成離子對,因此我們可說電漿態3、的最高溫度態,也是人稱它為物質的第四態。4、地球大氣層的外圍,存在一層來自太陽的高能量粒子與大氣分子碰撞,所形成的電漿離子層,稱為電離層(或稱為增溫層),此層距地面 85~550公里,溫度可達 1300℃。5、對電漿而言,當射入的電磁波頻率小於某個數值時,射入電磁波將無法穿透電漿層,而會被反射回來。6、太空中的許多發光星體,如太陽,其內部大都呈現電漿態。7、日光燈及霓虹燈的發光、閃電、南北極的極光、都與電漿有關,而彗星 的離子尾、火箭的尾氣、傳統電視維修及電腦螢幕後面的電子槍內,也都有電漿的存在。8、在半導體製程中,蝕刻被用來將某種材質自晶圓表面上移除,而電漿蝕刻是目前最常用的蝕刻方式。9、更重要的是,人類未來最具潛力的能源是核熔合,由於核熔合是在非常高的溫度(高於 10k)下才有可能發生,因此這些氫、氦等氣體已經都成電 漿態,所以電漿性質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各國政府有意培植當地電視產業情況下,進口液晶電視維修產品多被視為消費性電子產品而課以高額關稅,或規範液晶電視產品必須要有相當比例的內製零組件。而這將牽動液晶電視廠商的成本組裝及模組運籌,及全球供應鏈的布局。(四) 市場區隔二極化液晶電視也有相同的二極變化,針對特定市場,如價格高度敏感(超低價位) 、畫面品質堪用(類比訊號) 、大型量販通路(以量取勝)的市場區隔為主要對象,價格屢創新低,但強調高畫質及高性能的液晶電視市場需求亦不斷成長。36第二節 產業趨勢變化與分析回顧電視發展的歷史,黑白映像管電視於 1941 年問世,1953 年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 FCC(Federal Communication Council)正式將彩色電視納為製播傳輸的標準(陳勝強,2005)。60 年的歷史,電視產品從無聲至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外觀方面也由笨重、大體積,逐漸演變為輕薄、時尚的造型。雖然第一代電視機 CRT TV 目前仍具高解析度、低成本等優勢,但因螢幕具有輻射,會危害視力健康,且因螢幕含鉛,歐盟宣告 2006 年後全面禁用 CRT。另外也因為 CRT TV 體積大及類比介面等缺點,均不符合現代消費性電子「輕薄短小」的發展趨勢。雖然 CRT TV 生產線並不會在短期內停產,只是 CRT 廠商已不再將其視為投資重心,但因 CRT TV 仍具有低價格、高畫質等優勢,因此未來將會在某些特定市場中存活,而 CRT TV 市佔率逐漸下滑,未來,LCD TV、PDP TV、RP TV 取代 CRT TV 將是必然的趨勢。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家庭的電視使用期限約 5~7 年,所以電視並不是需要持續昇級的產品,此外,電視需要光電與影像處理技術的能力,影像處理技術的能力更顯重要。因此,液晶電視修理的機構設計與可靠度要比資訊產品嚴謹許多,影像處理技術也需要較深的技術投入。所以液晶電視已步入差異競爭時代,不論是畫質技術、廣告訴求,或服務標準,都可做為各品牌提出差異的切入點介入階段成長階段成長階段衰退階段總共市場銷售量時間導入階段成長階段成熟階段衰退階段多市場LCD TVPDP TV逐漸取代CRT TV增加市佔率LCD TV業者改變策略以求達到經濟規模目的剔除無利潤產品LCD TV進入差異化時代研發OLED TV新技術1988年LCD TV 問世圖 8 LCD TV 目前市場發展狀況與生命週期第五章 液晶電視 (LCD TV)產業技術特性分析第一節 產業技術發展沿革與技術說明LCD TV 的主要特點,是使用液晶傳輸影像,液晶本身具有極化性(Polarizalility)和反射光線的作用,透過電壓的刺激改變液晶極化的角度,由不同大小電壓刺激可讓不同程度的光量通過,此原理可以讓液晶對光線的反射或透射產生強度的變化,如果控制液晶單位的電流強度,可以改變液晶的透明強度,再加上彩色濾光片就可構成繽紛色彩的螢幕影像。換言之,LCD TV 的原理就像是幻燈機,液晶板就像是幻燈片,靠著背後的光源(背光模組)穿透液晶板,才能夠讓液晶顯示板發光,再配上彩色濾光片分成 RGB 三原色光,才能顯現全彩畫面。LCD 技術雖起源於歐美,但將之發展形成產業的卻是日本。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國液晶電視維修產業比較台灣 日本 韓國 中國電視品牌發展現況中、小品牌多,但知名度不足世界性品牌 世界性品牌 以中國大陸市場為主的本土品牌面板技術關鍵技術仰賴日本,但積極發展自有技術掌握關鍵技術、原材料以及零件上、下游整合完整 後起之秀,技術開發居4國之末面板產量大型面板佔世界第二,六代廠進入量產策略性向台灣採購為主,現亦有Sharp八代廠目前產能居世界第一;三星、樂金名列世界前兩大以五代廠為主,但仍無法自足發展策略產業傾向垂直或水平分工,採代工訂單與自有品牌並行策略轉往高階品、品牌、關鍵零組件,和生產設備,以及原材料等方向發展以學習並超越日系品牌為策略目標政策優惠,積極吸第二節 台灣LCD TV產業SWOT分析以下針對台灣 LCD TV 產業進行 SWOT 分析,對於外競爭的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及威脅(Threat)做介紹。(一) 優勢(Strength)(1) 台灣企業的應變能力強由於國內家電產品的消費市場有限,因此企業的生產製品都以全球化為訴求,所以企業的決策與應變能力都必須隨著生產技術與市場的變化而有所變動。此外,相較於日本與韓國的大企業而言國內的液晶電視業者只能算是中小企業,公司組織的規模相對的較小,因此公司在做重大決策的時程上及更改策略的決定上都較日韓來的快速與有效率。此點對於目前在材料、設備與量產技術上都還在不斷研發與改善的液晶面板與電視產業上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若公司在一開始的研發方向或採買的設備不對時,企業必須能快速且有效的做決策改變方向,如此則可避免公司造成更大的損失。(2) 人民素質高,工作配合意願高且責任心強國內目前最大的資產在於人才的素質高,學習能力強及員工的工作配合度高且責任心強。這些特質使得公司在發展新興科技與產業時都能很迅速的學習國外的技術並達到一定的水準。因此許多國際企業都在台灣設有分公司或研發據點,一旦該公司有新技術或產品,台灣即成為其最佳的技轉與量產中心。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大尺寸平面顯示面板應用市場分析全球大尺寸平面顯示面板應用市場分析5-1 大尺寸面板應用市場與發展趨勢 5-1 大尺寸面板應用市場與發展趨勢大尺寸面板主要的應用產品為液晶電視、桌上型液晶監視器、及筆記型電腦,而近年來大型公共顯示器也隨著次世代廠房的開出,逐漸嶄露頭角。本章針對上述各產品進行探討,以窺未來發展趨勢。5-1 大尺寸面板應用市場與發展趨勢圖5-1-1為全球大尺寸面板需求量,2008年全球大尺寸面板需求量約4億2000萬片,較2007年成長18%,預期2009~2012年,大尺寸面板需求量成長幅度可以維持在10%以上。2008年全球大尺寸面板市場規模達754億美元,其中液晶電視、液晶監視器、筆記型電腦分別為398億美元、217億美元、128億美元,如圖5-1-2所示。由於液晶電視尺寸較大、且平均單價較高,雖第五章 全球大尺寸平面顯示面板應用市場分析然面板的需求量較液晶顯示器及筆記型電腦少,但其市場產值為大尺寸面板產值中比重最大者。另外,由於全球液晶電視的滲透率不如液晶電視維修及筆記型電腦來得高,未來液晶電視仍為面板業者還能有所期待的區塊。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風暴及面板價格持續下滑影響,大尺寸面板產業產值成長率不如預期,比起2007年只有4%的成長,預計2009年在面板需求仍不明朗情形下,產值將會出現負成長,預估產值為700億美元。2009年大尺寸面板將只有大型公共顯示器有些微的成長性。5-1 大尺寸面板應用市場與發展趨勢 5-1 大尺寸面板應用市場與發展趨勢第五章 全球大尺寸平面顯示面板應用市場分析5-2 平面電視市場與產品發展趨勢平面電視機的市場發展至今,液晶電視已經超越電漿電視(PDP)成為主流,並往更大尺寸的趨勢發展。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論是出於安全還是眼部健康,可建議使用TCL最新QUHD量子點技術產品,陣營配備的多維度綜合畫質提升技術,包括精準色域匹配技術、混合調光技術、自然光技術等獨家技術;量子畫質處理引擎則主要由5大技術組成,TCL享有8項獨家專利,從背光源部件、背光軟體算法、背光控制技術、畫質處理技術、NV色域提升技術等多個維度,實現色域值、對比度、能效、亮度等畫質參數的綜合提升,進而提升顯示畫質。無論是電視使用壽命和護眼方面,都有非常優秀的表現哦。6關於雷雨天氣看電視使用室內有線電視或數位電視時,雷雨天可以照常收看電視節目(最好關掉電視,拔下天線和電源插頭,防止電視受雷擊燒壞)。但用室外天線(數字衛星接收器)時,則不應收看電視,同時必須將室外天線插頭從電視機上拔下,並將室外天線接地,以防雷擊天線損壞電視機和危及人身安全。當然啦!所有電器在生產前都是以安全、高質量為第一標準生產的,並不是過了7年安全期限電視就會壞(那和一次性用品有什麼區別,是吧!)小夥伴們無需擔心電視過了7年就不能用了,在選購電視時注意購買正規高質量的電視品牌,平時注意電視的使用情況,定期電視修理,還怕用不長久嗎!!!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延緩電視維修的老化:在日常使用時,應注意不要使顯像管受震動,不能碰、撞。在電視機工作時或剛關機時不能用濕冷的布擦拭顯像管,更不能讓冷水之類的液體滴到顯像管上,因這這樣會引起顯像管爆炸。1、電視機的壽命與顯像管關係比較密切。顯像管構造複雜,價格昂貴,因此是首要保護對象。2、收看節目時若能採用低亮度,可使陰極發射的電子數量在單位時間少一些,有利於防止顯像管過早老化損壞。電壓不穩的地區,比較好配上穩壓裝置,這樣可以避免電壓不穩造成陰極中毒老化以及電壓過高加速陰極老化。3、頻繁開關機,對顯像管及其他電子元件很不利。因為每次開機的瞬間會產生浪湧脈衝電壓,會加速顯像管老化。所以,如果收看節目時需中途暫停的話,可採取將亮度和聲音調低的辦法,收看時再調高。4、電視機安放位置確定後比較好不要經常挪動,尤其在收看節目時不要隨意挪動,因為這樣容易損壞顯像管燈絲。另外,電視機周圍不宜放置收音機、錄音機、音箱等有強磁場的物品,也不宜放置取暖器等散熱性電器,它們會影響電視機散熱。關於液晶電視壽命多少年呢以及如何延緩液晶屏幕的老化的相關內容,小編今天就為大家講述這麼多了。因此,要建議大家的是液晶屏幕會因為長時間工作或強光而引起老化或燒壞。老化的表現就是顯示屏變黃發暗,嚴重影響觀看質量。長時間不看電視時不關閉電視機,不但費電且有可能燒壞液晶電視。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0 年的歷史,電視維修產品從無聲至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外觀方面也由笨重、大體積,逐漸演變為輕薄、時尚的造型。雖然第一代電視機 CRT TV 目前仍具高解析度、低成本等優勢,但因螢幕具有輻射,會危害視力健康,且因螢幕含鉛,歐盟宣告 2006 年後全面禁用 CRT。另外也因為 CRT TV 體積大及類比介面等缺點,均不符合現代消費性電子「輕薄短小」的發展趨勢。雖然 CRT TV 生產線並不會在短期內停產,只是 CRT 廠商已不再將其視為投資重心,但因 CRT TV 仍具有低價格、高畫質等優勢,因此未來將會在某些特定市場中存活,而 CRT TV 市佔率逐漸下滑,未來,LCD TV、PDP TV、RP TV 取代 CRT TV 將是必然的趨勢。PDP TV 因具解析度、體積小、畫質佳且無視角限制及成本優勢等,且 PDPTV 目前技術逐漸成熟,市場接受度逐漸提升,但因 PDP TV 耗電量高、產品壽命較短,以長期來看競爭力將不如 RP TV。LCD TV 具有輕薄與低耗能優勢,隨著全球各地五代廠的量產,LCD TV 銷售量將快速成長,成為 TV 市場主流產品。而隨著 LCD TV 取代 CRT TV,受惠最大的將是 TFT-LCD 面板廠商。使得台灣廠商持續投入 TFT-LCD 面板產業,產量超越日本、僅次於韓國。目前 OLED 顯示螢幕大部份用在手機市場,由於 OLED 不依賴於背光照明,因此在亮度、對比度和色彩方面優於 LCD 和電漿顯示螢幕。但是未來要進入主流電視市場,廠商則必須製造 20 吋或者更大尺寸的 OLED 螢幕,儘管新力(SONY)和東芝(Toshiba)等廠商宣稱 OLED 顯示技術的畫質越來越好,但但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iSuppli 所公佈的市場分析報告指出,由於價格高和製造技術上的一些障礙,該技術需要花費更多時間。第八章 液晶電視 (LCD TV)產業競爭分析第一節 競爭優勢分析從全球 TFT-LCD 產業規模來比較台、日、韓之面板家數及規模,顯然台灣面板家數太多,先進世代 7 代以上投資落後不足,反之落後世代廠 5 代及以下則投資過度,台灣面板廠之營運聚焦於擴大規模,其理由認為「規模等於競爭力」,但日、韓競爭者卻聚焦在下游組裝及通路之整合,日本面板大廠 Sharp、Sony 自己以先進 6 代、7 代、8 代生產面板,自己組裝(也委託代工)並有享譽全球之品牌,韓國之 Samsung 及 LG 亦複製日本 LCD 之品牌、製造及通路策略,下游組裝及通路對面板產業異常重要,第二節 台灣LCD TV產業SWOT分析以下針對台灣 LCD TV 產業進行 SWOT 分析,對於外競爭的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及威脅(Threat)做介紹。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然,我不會到深水埗買TCL、康佳啦!事實上市面上日韓的液晶電視選擇不多,來來去去也是那幾家,韓國品牌不考慮的話,就只剩下Sony、Sharp、Panasonic,東芝和日立恕我沒有做功課,好像在液晶電視方面不算多出品,而以上三個牌子中用過兩家,Sharp總公司好像被收購了,也不見得宣傳很積極,Sony試過了,何不給Panasonic一個機會呢?結果我選擇了Panasonic的TH-49DX650H,這次我一點功課也沒做,網上看了型號相片,走入專門店就買了,因為液晶電視基本上都差不多,我看中的是它的五年電視修理保養,當然,我不希望未來五年用得著,只可以說,現今電子產品壽命不會太長,有些人每半年換一次手機,一兩年就換Notebook,我其實只想還原基本步,延長產品的壽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年來,資訊多媒體化的多元發展,消費性電子產品領域中最受矚目的產品為電視機產品,再加上全球數位電視、廣播的啟動,更掀起平面電視顯示技術的革命,傳統映像管(Cathode Ray Tube,CRT)電視市場的時代則將走進歷史。而在平面電視的技術領域中,以液晶、電漿(PDP)與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OLED)三大項目為主,其中又以液晶電視(LCD TV)因製造廠商眾多、價格競爭力大,市場需求更是成長迅速。台灣由於具有液晶電視面板上的生產優勢,並且擁有政府的支持(兩兆雙星計畫),同時,液晶電視也是目前市場的主流產品,因此本文以液晶電視(LCD TV)為探討主題,並分析其產業優劣勢,以其能了解液晶電視之產業策略,並建議液晶電視廠商在未來市場的因應之道。第一章 液晶電視 (LCD TV)產業定義與範疇第一節 液晶電視 (LCD TV)產業定義與範疇近年來,資訊多媒體化的多元發展,使得資訊產品與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領域漸趨模糊,其中,最受矚目的產品為電視機產品。因為電視機是現代人最主要的休閒娛樂管道,也是吸收訊息的主要來源,為全球普及率相當高的電器用品,再加上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蓬勃發展與全球數位電視修理、廣播的啟動,更掀起平面電視顯示技術的革命,象徵著傳統映像管(Cathode Ray Tube,CRT)電視市場的時代即將走進歷史。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具成熟的高科技產業基礎所有國家的高科技產業發展都不是一蹴可及的,除了人民的素質以外,產業的基礎都是由較簡單的勞力密集產品發展,然後隨著技術與量產經驗的累積而逐步發展至高科技的產品。台灣的高科技產業發展即為如此,從早期簡單的電子零件裝配廠開始發展至成為全球的半導體量產重鎮,然後再隨著全球產業發展的脈動進入目前光電相關產業。這些產業一路發展,使台灣累積了十多年的高科技量產經驗與基礎。而液晶面板產品必須要有半導體與薄膜、真空製程等技術以及驅動電路設計的能力,如此的量產製程技術不適合歐美國家發展,並且也不是東南亞國家的技術所能達成的。相較於日本與韓國研發 10 年以上才達到今日的產品水準與量產技術能力而言,國內廠商的能力仍是不可忽視的,此點對台灣液晶面板與電視維修產業而言在產品競爭能力上是非常有利的。加上近來台南液晶電視專區40的成立,對於液晶電視價值鏈中成員與周邊廠商具有凝聚效果,對未來台灣該產業發展具有正面影響。(4) 勞動報酬競爭力較日為佳就薪資與土地成本結構,台灣企業所承擔的成本遠低於日本,而與韓國相差不多,而也使日本等企業願意來台尋找合作策略夥伴或是代工廠商的原因之一。(5) 與中國合作及行銷中國市場之優勢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台灣的企業也已赴中國設廠多年,而且大陸的內需市場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市場。目前中國的高科技產業例如半導體與光電產業都還處於在開始的階段,因此在人才的經驗與數量上都還無法獨立發展液晶面板與電視產業。因此國內液晶面板與電視廠商正可利用此一時機,引導並配合中國企業做策略合作夥伴以發展液晶面板與電視所需的上游材料與設備,以及利用當地的廉價的勞工,如此不但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並且將可減少未來競爭對手的產生。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此產品的量產技術大多以技術移轉為主,所以在產品基本的專利上往往必需是藉由國外授權來取得使用權,如此將付出許多成本代價。目前在液晶電視產業中,日本等先進廠商已經累積了相當多的專利,台灣廠商如何突破智慧財產權的問題將是發展液晶電視產業的重要關鍵因素。(三) 機會(Opportunity)(1) 產業正值成長期全球液晶電視維修產業的複合成長率高達 55.4%,雖然台灣液晶電視產業與業者在全球所佔比率不高,但台灣具有液晶面板的強力後援與中國市場上的相對優42勢,對於未開發市場仍有相當大的機會。(2) 數位電視節目時代的來臨全世界的先進國家目前都朝向數位電視節目的方向邁進,並且在未來的十年左右將回收類比頻道改為全面數位化,其原因是數位電視節目具有許多傳統類比廣播無法達成的優點,如(a)多頻道化:原先在類比訊號只可播放 1 個節目的頻寬下可以播放 3 個數位訊號的節目與 1 個資料傳輸頻道;(b)高畫質播放:數位訊號較不受天氣的影響即使在刮風下雨天,訊號仍然一樣清晰;(c)多功能播放:可做互動雙向節目並且可以使觀眾隨時都可觀賞所希望的節目與查閱世界各地之天氣與新聞; (d)可將 TV 與 PC 結合:透過網際網路與無線傳輸方式可將家用電器串聯起來,並透過電視即可監控與遙控所有數位家電產品。當數位時代全面來臨時,家用電視的畫面是越大越實用且越具有臨場感,而液晶電視產品正是具有畫面大且為直接數位驅動的顯示器,因此非常適合作為未來的家庭顯示器。而且一旦廣播數位化以後,傳統的類比 CRT 電視將面臨汰換或加裝數位機上盒的命運,屆時液晶電視的市場是可以預見的。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游組裝及通路對面板產業異常重要,因向下整合則在價值鏈中的價值,如圖 6 所示。圖 6 LCD TV 產業的價值鏈結構就各廠商在產業價值鏈的經營狀況,依市場研究機構 Witsview 在 2005 年 5月針對 32 吋 LCD TV 市場報價的成本分析,見圖 7 所示,相對於品牌為液晶電視報價帶來將近三成的貢獻,LCD 面板模組僅佔液晶電視報價的 25%,至於同樣與品牌位於產業價值鏈下游的零售、行銷與通路,另外佔去報價的三成。因此,在液晶電視的競爭上若缺乏品牌的經營,整體將立刻喪失接近約報價之六成的利潤,整體而言,韓國廠商與日本廠商在企業結構的表現方面,還是比台灣廠商具優勢,而在台灣廠商品牌知名度的排序,友達最優、瀚宇彩晶與華映次之、奇美再次之、廣輝由於完全無品牌經營故最不具優勢。第四章 液晶電視維修 (LCD TV)產業特性分析第一節 產業特性分析TFT-LCD 產業屬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產品生命週期短、生產線技術更替速度快、專利數多、國際化分工現象普遍,且價格處於波動不定之非穩定平衡狀態;根據 ITIS 平面顯示器產業報告書,針對大尺寸 TFT-LCD 產業特性可歸納如下五點:(一) 資本密集,廠商進入障礙與退出障礙高一個大型 TFT-LCD 廠商,建廠資金從技術研發至量產階段均需投資至少百億元以上。固定資產之投入龐大,要達到規模經濟的產量相對提高,產業的進入障礙也就相對提升;產業投入高固定成本形成產業的退出障礙。由於 TFT-LCD產業資本密集的特性,造成廠商所需要負擔的各種成本很龐大,產品若具競爭力,規模經濟成為發展之必要條件。TFT-LCD 產品本身若無法差異化,產品規格標準化情形下,規模經濟也是廠商存活的唯一選擇。(二) 技術密集,智慧財產權形成法律進入障礙TFT-LCD 與 IC 之製程極為類似,技術層次高而複雜,從上游設備、各種材料與零件特性、面板製程到模組組裝技術,仍在持續開放改進中,且每一畫素是單獨驅動,欲達到最高良率是很大的挑戰。加上台灣廠商在此產業中屬於後進廠商,韓國與日本在此產業中已申請許多原理、設計與製程的專利,因此由技術密集所衍生的智慧財產權的問題也是台灣廠商需要克服的困難點之一。(三) 價格受市場供需及景氣循環影響TFT-LCD 的價格明顯受到市場的供需所影響,由於 TFT-LCD 的生產廠商無法預見實際的市場需求,因此只能夠依據經驗法則進行生產決策。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液晶最早是由奧地利的植物學家發現於 1888 年,直到 1971 年,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的顯示)型 LCD 推出後,LCD 産業才進入真正的發展期。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和有源矩陣概念的提出,TFT-LCD 技術開始逐步成型,並且於 90 年代初期在日本開始産業化。現今主流的液晶顯示技術,可顯示高階彩色影像的主動矩陣型(Active Matrix)液晶,以 TFT(Thin Film Transistor)等主動元件來驅動各個像素液晶的方式,其中較常見的主動元件是非晶 Si-TFT (Amorphous Si-TFT),TFT 是以靜態驅動液晶故可應用於大面積、高解析度畫面,並且維持高顯示品質。圖 9 為 TFT-LCD 技術發展沿革,從 1990 年開始,日本的 Toshiba 首度將TFT-LCD 應用在 10.4 吋的筆記型電腦(NB)面板上,開始帶起了全球顯示器產業的革命。在 TFT-LCD 產業有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幾乎只要每前進一個世代,都會發生產能過剩,造成價格下滑,因而擴大產品應用領域,然後供不應求的情形開始發生,促使 TFT-LCD 前進一個世代,「液晶循環」就因此而生了。在 1995 年以前,TFT-LCD 還只是單純的應用在筆記型電腦(NB)面板上,主要還是以日本為發展重心。但是自 1996 年開始,TFT-LCD 進入了第三代生產線,也開啟了液晶顯示器的應用,在發展初期由於材料及零組件價格昂貴,生產良率不高且又必須面臨與 CRT 顯示器的競爭,發展過程非常艱辛。隨著韓國和台灣開始加入 TFT-LCD 的生產,競爭可說更加激烈,但是韓國和台灣液晶電視修理面板廠商挾著量產技術的優勢及較低廉的人工成本,雖然在關鍵材料及零組件的取得成本稍高於日本,但是還是非常有競爭力,並且淘汰了一些日本廠商。2000 年開始進入第四代 TFT-LCD 生產線後,韓國取代了日本在次世代玻璃基板規格的製定上取得主導權,成為大尺寸 TFT-LCD 面板的霸主,台灣也成為成功的追隨者,與韓國在大尺寸液晶面板取得領先的地位,日本廠商則受限於生產規模及生產世代的影響,逐漸退出信息用大尺寸液晶面板的生產,轉而開發中小尺寸及液晶電視的應用市場,市場走向分工的態勢逐漸明朗化。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ED數碼顯示中每一個圖元單元就是一個發光二極體,如果是單色,一般是紅色發光二極體。如果是彩色,一般是三個三原色小二極體組成的一個大二極體。這些二極體組成的矩陣由數碼控制即時顯示文字或者圖像,造價相對低廉,組成的顯像面積大。一般車站、廣場等公共場合的字幕牌,露天大電視牆都是 LED 數碼的。而 LCD 液晶的圖元單元是整合在同一塊液晶板當中分隔出來的小方格。通過數碼控制這些極小的方格進行顯像,表現效果更細膩。LED 優點:色彩好、壽命長、環保就背光源應用而言,色彩好、壽命長、環保是 LED 優點所在。眾所周知,液晶電視維修本身不會發光,它依靠背光源將光線穿過顯示面板,展現圖形圖像。因此,背光源的技術直接影響到液晶電視的畫質。 傳統的液晶顯示器通常採用CCFL背光源,即冷陰極螢光燈。CCFL具有很多非常好的特性,包括極佳的白光源,低成本、高效率、穩定性好、操作方便等。目前已廣泛用於筆記本電腦、臺式機和電視機。由於成本低廉、技術成熟等原因,CCFL 仍將是 LCD 背光源的主流光源。 但是 CCFL 被認為不夠環保,含汞;色彩表現不夠,只能達到 NTSC 的 70%~80%。對於大尺寸電視機屏,CCFL 的電壓加高和加長管子的加工也有困難。相比之下,LED 採用發光二極體作為背光光源,可以提供紅、綠、藍、青、橙、琥珀、白等顏色,色域更加寬廣,能夠達到 NTSC 色域的 105%,這為液晶電視的色彩提升提供了保障。 另外,LED 壽命非常長,使用壽命可達 10 萬小時,如果按每天開機 5 小時計算,一台採用 LED 背光光源的液晶電視可以使用將近 55 年。此外,它還不含汞,環保性能更好。ED 急需面對的問題:成本、技術、透光效率。 儘管 LED 具有顯而易見的優勢,但真正要能取代或相當部分取代傳統液晶的 CCFL 發光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主要有成本、技術成熟度和透光效率等三方面的原因。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液晶電視與液晶顯示器這兩者產品外觀雖然類似,但其實還是有所區別,不能完全替代,電視修理可由以下兩點說明之。(一) 面板不同液晶電視面板和液晶顯示器面板雖然同樣是 TFT 液晶面板,但由於這兩者是應用於不同的層面,彼此之間是有區別的,主要表現在液晶分子大小、成像處理與色彩、亮度和對比度、可視角度等方面。構成液晶電視面板的液晶分子比液晶顯示器面板的要大,因為液晶顯示器在使用的時候,人們與顯示器距離不足 1 米,液晶顯示器主要表現出一些很微小的細節,所以構成的液晶分子要小一些,這樣的面板造價也更昂貴,而液晶電視面板主要是表現整個畫面,對很細小的地方要求不高,使用大分子的液晶還可以降低成本。液晶電視面板在成像方面優化比較大,液晶電視主要表現整個圖像,所以要獲得好的成像效果,在成像處理上比液晶顯示器面板強。另外液晶電視的內部採用了功能強大、容量更大的數字處理電路,真實還原了圖像的本來面貌和色彩。液晶顯示器面板亮度一般是 300 流明左右,而液晶電視面板都是 500 流明左右,其次對比度也不一樣,現在主流的液晶電視可達到 10000:1 以上或是更高的對比,而液晶顯示器則只有 700:1 或 800: 1。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