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心血管疾病好發時節,尤其是氣溫急遽下降時,常引發血管收縮,造成血壓驟升,容易引發心血管症狀。其中心肌梗塞更是致命殺手,即使血管只堵塞百分之三十,也可能因壓力造成斑塊或血管爆裂,造成血流受阻,引發致命危機 維他命D缺乏在心血管疾病患者身上非常常見,因此在這類疾病上,維他命D可被視為預測疾病發生的獨立因子(包括中風及心臟病)在一則研究中發現,女性體內vitamin D濃度較高者(前三分之一)能降低68% 的心臟病發作風險(相較於最低的後三分之一),而男性則能降低 44% 的風險相反來說,假如體內vitamin D濃度均處於低濃度,則會提高42%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及64% 的中風發生率全球每年約有1千萬名確診癌症新病例,其中只有5–10%與遺傳缺陷有關,而其餘90–95%則源於環境及生活因素(吸煙、飲食(油炸食品、紅肉)、飲酒、環境污染、感染、壓力、肥胖和缺乏褐藻糖膠)雖然醫學進步讓癌症診出率及治療方法提升,但罹癌率還是居高不下,因此預防顯得格外重要一則文獻統合分析(Pooled Analysis,包含2則群組研究,對象為2,304位55歲以上女性)指出,相較於血液中25(OH)D濃度小於20 ng/ml(屬維生素D缺乏)的對象,若25(OH)D大於40 ng/ml能減少67%的癌症罹患風險。另則文獻統合分析則(meta-analyses,包含64則觀察型研究,共44165位癌症案例)指出,較高的血液維生素D數值(25OHD)能降低癌症死亡率(幅度達26%)與疾病惡化速度(幅度達16%)
所有藻類因含有葉綠素a,可以行光合作用而獲得養分。此外,不同種類的海藻含有不同型式及含量的輔助色素,如葉綠素b、葉綠素c、葉綠素d、αβ-胡蘿蔔素、藻藍素、藻紅素、藻褐素、葉黃素等,這些輔助色素之間的組合及含量比例多寡,賦予了藻類多采多姿的色彩。藻類因內部構造無維管束組織之分化,故不具有真正的根、莖、葉等器官,雖然有許多種類具有特化的細胞,但其分化並不完全,那些類似根的固著器除了有附著作用之外,整個藻體大多可由環境中直接吸收養分或交流物質。所有的藻類也不會開花結果,其生殖構造基本上是由單細胞個體自身變成配子或孢子,或由多細胞藻體的某一細胞形成配子囊或孢子囊。海藻”是海帶、紫菜、裙帶菜、石花菜等海洋藻類的總稱,是生長在海中的藻類,是植物界的隱花植物,藻類包括數種不同類以光合作用產生能量的生物。它們一般被認為是簡單的植物,主要特徵為:無維管束組織,沒有真正根、莖、葉的分化現象;不開花,無果實和種子;生殖器官無特化的保護組織,常直接由單一細胞產生孢子或配子;以及無胚胎的形成。海產藻類(Algae)的統稱褐藻醣膠,通常固著於海底或某種固體結構上,是基礎細胞所構成的單株或一長串的簡單植物。大量出現時分不出莖或葉的水生植物。以海藻為名的生物囊括了很多種,這些形體差異巨大、橫跨了多種生命體,共同點主要是生活在海水中,可以通過自身體內的色素體以及光合作用來合成有機物。
多醣體是由許多個單醣連接在一起組合而成。多醣體分為許多種類,其中具有保健功能的多醣存在於菇蕈類,如靈芝、樟芝、銀耳、冬蟲夏草、藻類植物、菇類等。這些菇蕈類富含特殊保健功效的多醣體物質,不只營養價值極高,還能有效調節生理機能、增強體力。免疫系統相當於人體的軍隊,對內抵禦腫瘤,幫助清除老化、壞死的細胞組織;對外抵抗病毒、細菌等微生物感染。而多醣體的特性,便是進入人體後,幫助活化人體巨噬細胞及各類免疫或功能性細胞,進而提升和調節人體免疫功能。菇蕈多醣體具有雙向調節的功能,包含T細胞、巨噬細胞等,T細胞能抑制腫瘤細胞生長;而在人體的巨噬細胞上至少存在有多種多醣體的接受器,藉這些受體與褐藻糖膠多醣體的結合,可啟動細胞本身的活化作用。簡單來說,多醣體扮演著訊號傳遞者的角色,當遇到病原、腫瘤細胞等不良因子出現時,就會傳達訊號給身體,進而啟動免疫回應,達到增強或調節人體免疫功能的效果,並可以開啟機能退化的細胞機制,使之活化而恢復機能。而常見的「過敏」,也是免疫系統發展不平衡導致,如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或者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都屬該範圍。多醣體的雙向調節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及預防過敏症狀的發生,發揮人體自身的良好防禦能力,幫助抗病、減輕致病因素。
推薦網站:保健食品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