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形」的層面上,譯文與原文的對應點包括所有眼睛能看到的樣貌。所以說,一個作品分成幾章幾節幾段,一個段落或文句由多少字詞所形成的長短樣貌,這些版面上容易看得到的細節,當然都是形的對應點。本書第一章提到,標點符號、字體、特殊符號或圖表、甚至故意留下的空白等,也都是「形譯」要顧到的環節。翻譯時,假使沒有充分理由,便不宜改變那種細節/對應點。此外,在「文法的形式」(grammatical form) 方面,翻譯時當然也是要盡量讓所有文法的細節都互相對應,例如名詞對應名詞、動詞對應動詞、複數對應複數、被動對應被動、過去式對應過去式、問句對應問句、感嘆句對應感嘆句等等。4.15 許多詩作都有看得見的「詩節形式」(stanzaic form) 或整體的「結構模式」(structural pattern),例如中文傳統詩歌有「五言律詩」或「七言絕句」,英文詩歌則有「三行詩體」(terza rima)、四行的「民謠詩節」(ballad stanza)、五行的「打油詩」(limerick)、「八行詩體」(ottava rima)、九行的「史賓塞詩節」(Spenserian stanza)、乃至「十四行詩」(sonnet) 等。這種節式或詩體所呈現的形,理論上不應因為翻譯而消失或改變。不過,節式或詩體裡頭包含行數、字數/音節數、韻律、韻腳等,有許多造成音與形的細節。翻譯時,單單要照顧到義的對應已經很困難了,還要再照顧到所有音與形的對應,往往是不可能的。因此,實際論文翻譯時,往往只有保留行數的形罷了。4.16 有些詩作,它的形並非存在於節式,而是存在於「象形/表意的圖案」( ideographic pattern),例如前一章提到的「圖像詩」(shaped poem) 或「具象詩」(concrete poetry)。理論上,翻譯這種作品,當然也要保有原作的圖形,才算相等。像Lewis Carroll 的Alice in Wonderland 第三章裡,老鼠對愛麗思說了「一個長的故事」ڪڊa long taleڋګ,那故事的話語在書上排成長而彎曲的一,活像老鼠尾巴的樣子,使a long tale 變成a long tail。當趙元任譯這作品時,他的中文譯文也照樣排成鼠尾的形狀來訴說老鼠的「委屈」。
理論上,每一個原文都有許多種譯法,都可以翻成許多版本的譯文。但是,並非每一個譯文都可以輕易地把它歸之於上面提到的某種譯法。例如,把ڊItis interesting that he can sleep on horsebackڋ譯成「他能邊騎馬邊睡覺,真是有趣」,這算「直譯」或「意譯」呢?如果譯成「有趣的是:他能在馬背上睡覺」呢?或許你說前者較像意譯而後者較像直譯。但如果譯成「那很有趣:他能邊騎馬邊睡覺」呢?好像又直譯又意譯,不是嗎?5.16 不管使用何種譯法,正常的譯文都要以「信、達、恰」為目標,都要忠於原文而本身都要通順暢達,最好還能恰到好處。針對那些目標,譯法是要靈活變動的。為了通順明白,有時便要用「增譯法」,例如:把ڊShe eats like a birdڋ譯成「她吃得像鳥一樣少」,不只譯成「她吃得像鳥一樣」。或把「這兩兄弟已經形同水火」譯成ڊThese two brothers have become mutually incompatiblelike water and fireڋ,不只譯成ڊThese two brothers have become like water andfireڋ。有時則要用「省譯法」,例如:把ڊSummer is the season when most peoplego abroadڋ譯成「夏季最多人出國」,不譯成「夏天是當最多人出國的季節」。或把「他們如此努力只為三餐」譯成ڊThey work so hard just for their mealsڋ,不譯成ڊThey work so hard just for their three meals (a dayګڋ。有時更要用「改譯法」,例如:把ڊMost people do not know the value of health until they lose itڋ譯成「大部分的人失掉健康才知道健康的價值」,不譯成「大部分的人不知道健康的價值,直到他們失掉它」。或把「她是不讓鬚眉的巾幗英雄」譯成ڊSheis as heroic a woman as any manڋ,不譯成ڊShe is a heroine wearing scarf andskirt that yields to no man wearing beard and browsڋ。5.17 總之,除了想譯好之外,翻譯通常是另有目的和目標的。為了達成那目的或目標,譯者有時會訂有計劃,而運用某策略。策略可能牽涉到原作版本的選擇、語種或文類的考量、異化或歸化的抉擇等,策略也可能牽涉到其他因素。例如,如果目標是「在短期內翻完一系列著作」,就可能採用「多人合作翻譯」的策略。如果目的是「為原作進行全面宣傳」,就可能有「譯成多國文字」的策略。不過,策略最常牽涉到的因素還是譯法。我們說了:在「異化」策略之下會多用(偏重字面的)「直譯」,在「歸化」策略之下則會多用(偏重含義的)「意譯」或「釋譯」。其他在特殊的目的或策略之下,則會採用音譯、自由翻譯、甚至於死譯或胡譯的方法。至於形譯、境譯、增譯法、省譯法、改譯法、倒譯法、簡譯法、或任何有名或無名的譯法,則通常是為了讓形、音、義、境能夠信、達、恰而靈活運用的論文翻譯方法。
耐心累積經驗 , 定期更新履歷 很多人到處投履歷給翻譯社或口譯派遣公司,但常因為缺乏經歷而石沉大海,實力夠強的起步者,如果運氣夠好可以得到公司青睞,換些陪同或會展論文翻譯的入門工作,一邊被剝削 (誤) 一邊賺點零用錢。 除了少数幸運者,立刻能接到大型國際會議新鮮人畢竟還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是藉由累積經驗,先做些商務/ 隨行/ 小企業的案子。板主我的入行歷程比較特殊,一開始也是接不到什麼口譯工作,但是因為天不怕地不怕 (其實是不知道丟臉為何物) 的性格,接了一堆秀場/ 典禮/ 開幕酒會/ 記者等的英語和雙語主持,累積了一些國際經驗後,才拿到一些非常小咖的逐步口譯案子,之後幾年客戶和會議公司才因為我有之前的大型活動的經驗,才逐漸派給我不用拋頭露面可以躲在booth裏開心聊八卦摳腳挖鼻孔的步口譯工作。總之,有志入行freelance會議口譯行業者,通常都會歷經短則一兩年、長則三四年浮沉譯海的階段,這期間必須發揮耐性,更要沉得住氣,讓自己多多接案與磨練,使履歷表越來越豐富。另外,也別忘記定期更新履歷提供給口譯仲介機構,例如具規模的專業口筆譯服務公司、口譯器材租賃公司、翻譯社、會議公司、主打外國客戶的公關公司等,如果有自己口譯過程的錄影或錄音也可以剪輯幾段供客戶參考,定期讓這些中介機構知道你的近況與最近作了什麼不錯的案子,讓他們在向客戶推薦你的時候也有個依據。4. 可考慮先從in-house做起很多翻譯所畢業生會考慮先進入大企業或政府機關擔任專職口筆譯人員。就像之前講的,民間的in-house機會最常來自跨國企業、國際顧問公司、證券行、銀行等,因為薪資不錯且工時還算穩定,很多人一作就是好幾年,日後如果真的要轉freelance (當然因為工作性質穩定而不想轉的人也很多),也因為累積了大量領域知識而擁有利基點。 另外政府機關如外交部、國防部、五院等也會不定期招考口譯員,總是吸引許多畢業生報考,公家機關做幾年後想作freelancer時,曾在政府部門擔任口譯的經驗有極大加分效果,轉戰會議口譯就不難了,老實說用『官方口譯員』這個金字招牌作跳板的口譯員不少,在此不贅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