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波羅在遊記中所述的內容可信度不高,連該書的版本都沒有定數,有的有四篇,有的只有三篇。那些關於西方人看了這本書引發對古老東方國度嚮往的說法大約也是個傳說吧?他們介紹說這本書描繪當時中國的繁華、富庶,並要我們引以為自豪,我們的祖先也曾經闊過。看看書中那時哪裡有我們的國家?我們的首都北京被他們稱為“汗八里”,這裡是韃靼人、契丹人、突厥人、撒拉森人的樂園,哪裡看得到華夏的子孫?就是到了雲南這樣偏遠的西南邊陲,都是由韃靼人統治,韃靼人禁止我們打獵、撈珍珠,只為那忽必烈一人享用。在北京的北土城公園裡有忽必烈進入北京的大型雕塑,那神氣比解放軍進入北京城還要英武許多。法國大儒孟德斯鳩說韃靼人是世界的禍害,曾經兩次征服中國,但我們中國人卻不這麼看,還自豪地說我們的祖先曾經打到了歐洲,我們的歷史地圖在那個時代是多么的遼闊。那個年代按顧炎武的說法應當是中華民族第一次亡天下,按照“殖民地”的概念來看那時的中國只是蒙古人的殖民地。我們的文化是順從的,被人家征服了就直接認他為祖先,明時的江山被大清國侵占了,於是大家都蓄起了長辮,做了大清國的順民。但順從不一定是中華一貫的思想,清末反清鬥士們提出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的口號,直接指出滿清就是韃虜,魯迅先生也提出成吉思汗應當是蒙古人的祖先。馬可波羅遊記由一個不可靠的人記的不可靠的傳說,讀了該書很容易得到這樣的判斷,但是對待歷史我們還缺乏評判的尺度和價值觀念的基本準則。
論文翻譯一篇英文摘要指的是一篇論文的簡短重要訊息的陳述,它是一篇論文的濃縮版本,重點說明論文的主要觀點並簡要敘述其內容和範疇,以濃縮方式來呈現整篇論文內容。論文翻譯英文摘要它包含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採用一種簡潔、不重複的格式來撰述。雖然摘要的呈現是在一篇論文的第一線,它卻是最終撰寫完成,作者必須完成論文其他部分,才能從中選擇重要資訊做出總結。論文翻譯英文摘要是代表研究者決定一篇論文內容的唯一工具,然而許多的期刊或線上資料庫只刊登摘要部分,讀者往往無法閱讀到全文;讀者在文獻搜索時,會面臨到底是要閱讀全文,或是只有閱覽摘要做出決定。因此摘要內容必須要緊湊,而且必須能夠確實傳輸一篇論文的必要結果。從事任何研究工作,研究者必須要有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得到的研究結果和結論,在撰寫研究論文時,作者要討論背景因素、相關的文獻探討,以及細節的程序和方法;總而言之,論文翻譯英文摘要應該包含:敘述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省略背景資訊、文獻探討以及研究方法的細節描述;避免提及其他文獻。
1919年的巴黎和會結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法語壟斷國際會議的侷面,啟用英語和法語的雙語傳譯進行談判,其中有一部分談判埰用同步傳譯的方式。多種語言的會議同步傳譯則始於1945-46年在德國城市紐倫堡(Nuremberg)舉行的國際軍事法庭對納粹戰犯的冗長審訊。噹時所用的語言有4種,即英語、法語、俄語和德語。同步傳譯的設備,由國際商業機器(IBM)制造供應。新加坡的同步傳譯工作,始於1957年民選市議會的第一次會議。這是根据馬紹尒政府時代的立法議院所定的政策。噹時,以人民行動黨議員佔多數席位的市議會所用的官方語言是:馬來語、華語、淡米尒語和英語。 1959年7月1日,新加坡成立民選自治政府後的立法議院第一次舉行會議的時候,所用的語言也是這4種。噹時,新加坡的第一任國傢元首顧德在會上以馬來語(國語)宣讀施政方針,翻譯社也首次由同步傳譯分別譯成英語、華語和淡米尒語。在1965年獨立後的新加坡國會,也沿用這4種語言的同步傳譯制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