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年開始進入第四代 TFT-LCD 生產線後,韓國取代了日本在次世代玻璃基板規格的製定上取得主導權,成為大尺寸 TFT-LCD 面板的霸主,台灣也成為成功的追隨者,與韓國在大尺寸液晶面板取得領先的地位,日本廠商則受限於生產規模及生產世代的影響,逐漸退出信息用大尺寸液晶面板的生產,轉而開發中小尺寸及液晶電視維修的應用市場,市場走向分工的態勢逐漸明朗化。圖 9 TFT-LCD 技術發展沿革自 2002 年第五代生產線開始導入後,由於受到經濟切割尺寸與電腦顯示器需求相匹配,因此快速成爲當前 TFT-LCD 産業的主流生産世代。進入第五代TFT-LCD 生產線,由韓國和台灣獨領風騷,日本廠商並沒有投入五代生產線,也因此日本關鍵材料及零組件廠商開始向海外尋求擴廠機會,促使韓國和台灣在TFT-LCD 關鍵零組件的供應練更加完整。2004 年由於 LCD TV 的市場逐漸的被開發出來,日本夏普率先啟動第六代TFT-LCD 生產線,率領日本廠商重新出發,在 LCD TV 的市場再與韓國和台灣廠商ㄧ較高下,2005 年 TFT-LCD 產業是第六代和第七代生產線共同競爭的一年,雖然第六代生產線的設備穩定度較高且有量產的經驗,但是最主要的關鍵還是在於 LCD TV 的市場。雖然更高世代的第六代、七代線已經開始導入量産,第八代線也已經規劃興建,但更高世代的生產線主要面對的是 LCD TV 市場,與第五代線之間有一定的市場區隔,因此第五代線在 TFT-LCD 産業中的地位仍可保持 1~2 年。第二節 技術發展趨勢與技術生命週期隨 LCD TV 逐漸淘汰 CRT TV,成為家中電視的首選,消費者對於 LCD TV的畫質要求趨向更嚴格的水準。其中,色彩飽和度為畫質重要指標之一,其表示能反映 LCD TV 所可顯示色彩的範圍,決定電視畫面鮮艷及寫實程度。目前色飽和度接近美規類比電視標準-NTSC 100%之機種將成市場主流。
接近基板溝紋位置時,液晶分子所受的束縛力較大,所以會沿著上下基板溝紋方向排列,而中間部分的液晶分子束縛力較小,在液晶盒內會形成扭轉排列。因為在液晶盒內的向列型液晶分子共扭轉90 度,故稱此工作模式為扭轉向列型。另外,上下基板外側各加上一片偏光板。接著,我們進一步說明此顯示器的明暗對比顯示動作原理。首先,由白色背面光源所射出的光通過第一偏光板後,自然光即被偏極化為線偏極光,在不施加電壓時,則此線偏極光進入液晶盒內,逐漸隨液晶分子扭轉方向前進,因上下兩片偏光板的穿透軸和配向膜同向,兩偏光板的穿透軸互相垂直,光可通過第二片偏光板而形成亮的狀態。相反地,若施加電壓時,液晶分子傾向於與施加電場方向呈平行,因此液晶分子一一垂直於玻璃基板表面,則線偏極光直接通過液晶盒到達 第二片偏光板,這時光會被偏光板所吸收而無法通過,形成暗的狀態。因此,利用適當驅動電壓可得到亮暗對比顯示的效果,此顯示畫面為一白底黑字的模式。〈註一〉二、構造:每個畫素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懸浮於兩個透明電極(氧化銦錫)間的一列液晶分子層,兩邊外側有兩個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過濾片,如果沒有電極間的液 晶,光通過其中一個過濾片勢必被另一個阻擋,通過一個過濾片的光線偏振方向被液晶旋轉,從而能夠通過另一個。將電荷加到透明電極上後,液晶分子將順著電場方向排列,因此限制了透過光線偏振方向的旋轉,假如液晶分子被完全打散,通過的光線其偏振方向將和第二個偏振片完全垂直,因此被光線完全阻擋了,此時畫素不發光,通過控制每個畫素 中液晶的旋轉方向,我們可以控制照亮畫素的光線,可多可少。為了省電,LCD 顯示採用復用的方法,在復用模式下,一端的電極分組連接在一起,每一組電極連接到一個電源,另一端的電極也分組連接,每一組連接到電源另一端,分組設計保證每個畫素由一個獨立的電源控制,電子設備或者驅動電子設備的軟體通過電視修理控制電源的開/關序列,從而控制畫素的顯示。
在面板廠重視經濟切割效率,市場對16:10寬螢幕機種接受度高,以及Moni-TV的崛起,面板廠仿照液晶電視維修尺寸在IT產品推出16:9寬螢幕機種,如2008年下半年陸續問世的15.0吋、18.5吋、20吋、21.5/21.6吋,甚至23吋到27吋等一系列產品,在2008年約達到整體監視器1成比重,預估2009年將上看3成市占率。到了2010年,16:9將超越16:10成為主流,寬螢幕機種也將占整體監視器8成以上。此外,2008年下半年16:10亦推出部分22吋、26吋等大螢幕新機種,未來不僅寬螢幕液晶監視器仍會主導液晶顯示器發展趨勢,預期2009年20吋以上寬螢幕機種將快速成長,占整體液晶顯示器的比重上看3成。2008年第四季需求反轉點礙於金融危機,根據WitsView,液晶螢幕廠商2008年第四季出貨較第三季衰退7.4%。傳統出貨高峰的第四季,其出貨表現反映了終端市場需求低迷的現象,一反常態在旺季出貨卻呈衰退表現。從各區域的出貨狀況分析來看,北美市場金融危機的影響最大,主要廠商在北美的銷售均呈現下滑,其他地區則亦在此波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衝擊下,整體市場消費力道薄弱。就前五大液晶監視器品牌的表現來看,HP、Acer、Samsung、Dell與LGE,在全球經濟面臨挑戰的環境下,僅Samsung和Acer表現尚可,2008年第四季出貨量較2007年同期分別有2%與9%的成長率。這顯示液晶監視器市場在第四季出貨雖然下降,但不如先前預測的嚴重。第五章 全球大尺寸平面顯示面板應用市場分析 5-3 大尺寸LCD於資訊應用市場發展趨勢 5-3 大尺寸LCD於資訊應用市場發展趨勢這一波經濟不景氣對新興市場也造成衝擊,唯一能夠在這時期持續成長便是中國大陸。中國的液晶監視器在2008年第四季出貨較上一季成長11%,超越了北美市場,而成為世界第二大的液晶監視器銷售市場。
推薦網站: 木地板相關知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