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 LCD TV 未來成長性的成長動力及潛在變數成長動力 潛在變數1. 高畫質、高解析度等需求提高2. 價格趨向平價化3. 已開發市場滲透率提高,以及開發中市場新增需求4. 全球數位廣播電視陸續開播及推展,提高消費者換機潮1. 全球經濟的不確定,如由油價、通貨膨脹等影響消費需求2. 全球人口成長率逐年下降3. 其他競爭產品的價格持續下跌,如PDP、薄型化與 CRT TV 等導致LCD TV 終端價格持續下跌4. 新技術的崛起,如 SED、OLED 等技術的威脅5. 科技的轉變,如 TV 與 PC 的整合,導致整體需求減少第七章 液晶電視 (LCD TV)產業趨勢分析第一節 產業主要驅動力液晶顯示產業是我國政府推動二兆雙星計畫中的其中一項計畫,在產政學研的齊力推動下,已經有很好的基礎。但面對未來環境的發展與市場變遷及競爭者的挑戰,仍然有許多課題需克服。綜觀液晶面板產業所面臨的環境變遷因素,包括以下幾項:(一) 替代產品趨緩雖然液晶面板產業的產值逐年提升,液晶電視也被視為市場的主流,但 PDPTV 和 OLED TV 因為耗能壽命與成本問題,所以未來市場驅動因素仍依賴 LCDTV 以及各類型新興消費性電子的應用。(二) 投資甚鉅,市場不確定性增加液晶電視修理產品的投資金額,動輒 30 至 40 億美元,雖然造成潛在廠商進入的障礙墊高,但也使得投入廠商的退出成本也相對提高,尤其切割尺寸持續成長,但大尺寸的新興應用並不明確,市場風險亦相對增加。(三) 成本成為不可承受之重,關稅議題動見觀瞻。
畫質表現為電漿電視勝出就畫質而言,設計製作品質良好的液晶電視與液晶電視不見得有很大的差別,但先天性能上液晶電視有兩項缺陷.其一是液晶電視畫面很難做到全黑[因為液晶面板不能完全遮蔽背光],其二是必須靠旋轉液晶分子角度來改變畫面明暗度的液晶電視,在反應速度上遠遠不及放電發光的電漿電視,因此在呈現快速移動影像時,液晶多少有殘影現象出現。如何選購液晶電視或電漿電視?當您已經決定好要買液晶或電漿電視機之後,那您又該如何去選擇讓自己能夠滿意的品牌?當然最好是能夠尋找到有很多機種同時擺在一起比較的展示店,但是因為目前這些高科技產品的成本仍然非常的高昂,一般的商店並無法提供很多機種讓各位買家同時做比較,因此提供一些簡單的方法給您作參考,不管是電漿電視或是液晶電視機,只要注意看人物皮膚上的膚色是否很接近自然的原色,還有在黑色上的表現如何,比如人的頭髮是一叢或是絲絲分明,有些產品甚至在色彩方面表現飽得過火,也就是太濃了,想調淡一點卻又太淡,還有目前市面上有部份液晶電視維修已經能支援到1080i[HDTV數位節目]以30-37吋來講,價格約在80000台幣左右[台製],或300,000台幣左右[日製],有的僅支援到480P,此款機種以30左右的機種來講,價格約在70,000台幣左右[台製],或220,000台幣左右[日本製]。電漿電視的選擇跟液晶電視大同小異,電漿電視通常都能支援到1080i,其中分別有兩種規格,XGA[1024x768以上]及VGA[480x768]兩種,以42-43的機種來講,其價格分別為XGA的機種大約是20-30萬台幣左右,而VGA機種大約是10萬台幣左右,這兩種規格在畫質上來作比較的話,光是看規格相信您的心裡已經很清楚了,當然您本身都有一定的一筆預算來購置電視機,而不一定是要買最昂貴的,但是都有同樣的一個想法,那就是想用這筆預算買到最好的!
下游組裝及通路對面板產業異常重要,因向下整合則在價值鏈中的價值,如圖 6 所示。圖 6 LCD TV 產業的價值鏈結構就各廠商在產業價值鏈的經營狀況,依市場研究機構 Witsview 在 2005 年 5月針對 32 吋 LCD TV 市場報價的成本分析,見圖 7 所示,相對於品牌為液晶電視報價帶來將近三成的貢獻,LCD 面板模組僅佔液晶電視報價的 25%,至於同樣與品牌位於產業價值鏈下游的零售、行銷與通路,另外佔去報價的三成。因此,在液晶電視的競爭上若缺乏品牌的經營,整體將立刻喪失接近約報價之六成的利潤,整體而言,韓國廠商與日本廠商在企業結構的表現方面,還是比台灣廠商具優勢,而在台灣廠商品牌知名度的排序,友達最優、瀚宇彩晶與華映次之、奇美再次之、廣輝由於完全無品牌經營故最不具優勢。第四章 液晶電視維修 (LCD TV)產業特性分析第一節 產業特性分析TFT-LCD 產業屬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產品生命週期短、生產線技術更替速度快、專利數多、國際化分工現象普遍,且價格處於波動不定之非穩定平衡狀態;根據 ITIS 平面顯示器產業報告書,針對大尺寸 TFT-LCD 產業特性可歸納如下五點:(一) 資本密集,廠商進入障礙與退出障礙高一個大型 TFT-LCD 廠商,建廠資金從技術研發至量產階段均需投資至少百億元以上。固定資產之投入龐大,要達到規模經濟的產量相對提高,產業的進入障礙也就相對提升;產業投入高固定成本形成產業的退出障礙。由於 TFT-LCD產業資本密集的特性,造成廠商所需要負擔的各種成本很龐大,產品若具競爭力,規模經濟成為發展之必要條件。TFT-LCD 產品本身若無法差異化,產品規格標準化情形下,規模經濟也是廠商存活的唯一選擇。(二) 技術密集,智慧財產權形成法律進入障礙TFT-LCD 與 IC 之製程極為類似,技術層次高而複雜,從上游設備、各種材料與零件特性、面板製程到模組組裝技術,仍在持續開放改進中,且每一畫素是單獨驅動,欲達到最高良率是很大的挑戰。加上台灣廠商在此產業中屬於後進廠商,韓國與日本在此產業中已申請許多原理、設計與製程的專利,因此由技術密集所衍生的智慧財產權的問題也是台灣廠商需要克服的困難點之一。(三) 價格受市場供需及景氣循環影響TFT-LCD 的價格明顯受到市場的供需所影響,由於 TFT-LCD 的生產廠商無法預見實際的市場需求,因此只能夠依據經驗法則進行生產決策。
推薦網站: 電視維修與電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