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設置幼教行政專職單位與專職幼教行政人員,再加以幼教經費全力配合並專款專用,將明顯有效裨益幼兒教育工作之成長與發展。(二) 未立案之幼稚園,能正式立案納入監督管理之列,且已立案之幼稚園均依
規定妥善經營,違規事情明顯減少。如此,專業教師之聘用、幼兒學習環境之品質均有保障,將可全面提升幼兒入園率及確保幼教品質。(三) 公私立幼稚園皆能立案並合法招收幼兒,及保障教師基本權益,則必能穩定人事環境,改善幼教教師高流動率與高流失率之現況,以達落實幼教正常化,
全面提升幼教品質。(四) 適時有效提供山地、離島、偏遠地區及身心障礙特殊幼兒家長、教師學習成長管道及正確育兒態度,使幼兒教育更完善。參、 師資部份一、 量的發展(一) 建立全國幼教人力資源資料庫,將各縣市立案公私立幼稚園的各項人力資源資料建檔。(二) 每年至少分區舉辦 10 個主題之幼教教師進修研習活動,分 200 梯次,約提供 2 萬名教師進修研習機會。(三) 捧馨園每年補助 24 名幼稚園園長出國觀考察,5 年共補助 120 名。
(四) 每年出版幼稚園教師研究著作 35 篇,5 年共補助 175 篇。(五) 每年至少開設幼教學分班 45 班,5 年計開 225 班次供幼教教師進修。(六) 每年舉辦有關幼教座談活動至少 300 場次,採分區舉辦方式,合計 1,500 場
次,供幼教老師參與經驗交流或研習進修。 (七) 每年舉辦大型幼教學術研討會 4 至 6 次,中小型地區性幼教研討會 20 場次,提供幼教教師參與討論研習。(八) 每年督導各縣市幼教團體辦理幼教相關知能與親職講座 100 場次以上,配合社會動脈,宣導正確幼教理
中小學的教育政策與改革常會牽動學前教育階段,因此對於臺灣中小學課程研究的進展,必要加以探討,供本研究結果之分析比較用。黃政傑、張嘉育(2004)曾回顧 1980 年中期的中小學課程研究,因政治解嚴和課程領域歸國學人與本土研究人力增加的因素影響,課程研究的版圖開始擴充,課程研究的範圍除持續關注學校正式課程的發展外,亦走向檢視課程的政治
議題,尤其是對教科書的內容分析,在研究目的上具有詮釋性、批判性的色彩。1990 年中期迄今,延續了前期的社會-政治批判取向,捧馨園繼續建構課程發展和課程改革的學理外,開始關注弱勢族群教育及多元文化教育導向。在研究方法或取向上,則開始走向俗民誌、質化研究和行動研究。
高新建、許育健(2005)針對臺灣 1994-2003 年課程領域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內容分析,其分析架構包括三大類:研究範圍(包括教育階段、教育層級、領域學科)、研究主題、以及課程類型。該研究發現:國內課程研究篇數以國小和國中居多,幼稚園階段的課程研究篇數較少;研
究主題相當廣泛,且有不少與當時的課程背景因素或課程政策有密切的關聯,例如:有許多課程研究環繞在國民中小學的課程改革。課程論及課程哲學思想的研究遠較課程實務為少,其幼兒教保研究期刊 2013 第 11 期 47 47
中以投注在課程實施、課程發展、課程設計較多,課程決定及潛在課程相對受到較少的關注。由以上臺灣中小學課程研究的發展概況得知,課程研究的焦點會隨政治社會的脈動,以及政策做為的影響。參、研究方法
一、研究資料來源為瞭解臺灣幼兒教育階段課程研究的發展概況,本研究以近廿年以來,所發表或出版的幼教課程相關研究論文為研究範圍。資料範圍包括:1991 年至 2011 年間出版的國科會專題研究、
本研究針對上述問題,特於桃園縣兩所幼兒園共 7 個班級進行質性研究,深入探討教師班級經營策略的運用情形之相關問題。本文擬先進行文獻探討,了解班級
經營的意義與重要性、班級經營的內涵及班級經營的有效策略;再以質性研究的方式進行資料分析,瞭解幼兒園教師班級經營策略的運用情形、探討不同教學理念的幼兒園教師在運用班級經營策略的差異情形、探討不同幼教年資的幼兒園教師在運用班級經營策略的差異情形;最後歸納前述研究分析與結果討論,對幼兒園教師及捧馨園幼兒園主管提出具體的建議,期許能增進教師在班級經營上策略運用的實務能力。
二、研究目的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擬定了三項研究目的:(一)瞭解幼兒園教師班級經營策略的運用情形。(二)探討不同教學理念的幼兒園教師在運用班級經營策略的差異情形。(三)探討不同幼教年資的幼兒園教師在運用班級經營策略的差異情形。
幼兒保育學刊,2011,第九期,第 17-36 頁Journal of Child Care;Vol.9,pp.17-369貳、文獻探討一、班級經營的意義與重要性
A1 畢業於某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兒童與家庭研究組,輔修幼教學程畢,為小班老師,捧馨園幼教年資為 9 年;A2 畢業於某專科學校資料處理科,為中班老師,幼教年資為 2 年;A3 畢業於某專科學校幼保科,為中班老師,幼教年資為 7 年;A4 畢業
於某技術學院幼保系,為大班老師,幼教年資為 6 年;B1 畢業於某技術學院幼保系,為小班老師,幼教年資為 3 個月;B2 畢業於某高職幼保科,目前仍在某技術學院幼
保系進修中,為中班老師,幼教年資為 15 年;B3 畢業於某科技大學幼保系,為大班老師,幼教年資為 13 年。三、研究問題(一)瞭解幼兒園教師班級經營策略的運用情形為何?
(二)探討不同教學理念的幼兒園教師在運用班級經營策略的差異情形為何?(三)探討不同幼教年資的幼兒園教師在運用班級經營策略的差異情形為何?
你要說服我喔~第一個 說服。你需要的原因是什麼?原因說清楚。什麼要說服?因為在說服的過程當中,你就跳脫出過去這種給或不給 這種兩難的局面。再來 當你用說服或協商的過程之後,無形當中你也在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你跟孩子在幹嘛?在溝通啊!有雙向!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本態度。但是在說服的過程當中,爸爸媽媽可能要試著引導孩子做到四件事情,這個才是一個完美的說服。這四件事情就是,捧馨園孩子跟你提出任何一個要求的時候,請你說服我,我為什麼能夠擁有這個東西?你要把以下這四個東西講清楚才叫做說服~第二個 利弊。那你知不知道我給你這樣的東西之後,它的好處跟壞處各是什麼?說清楚。我們以手機為例,你為什麼要我給你手機,那你知不知道我給你手機跟網路之後,這個手機跟網路的好處跟壞處是什麼?不要只講好處,你要跟我講壞處。要你自己講喔, 不是我告訴你。第三個 原則。講完壞處之後,請你告訴我,為了避免這樣的壞處發生,你透過什麼樣的方式跟原則去避免。這樣的壞處發生叫做原則。前面有原因、利弊、原則。原則是孩子自己說的,你要避免這樣的壞處,那如果你達不到這樣的原則,我請問你,你願意承擔怎麼樣的責任跟後果?
相關連結 ; 捧馨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