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與學生家庭的聯繫溝通是任何學校極重要的工作之一 (Quinn et 祉, 2000; Decker & Decker, 2001)紐約市各公立小學均重視與社軍及家畏的關係,學監也非常蠶視家長對學校的意見。由於公立小學除托兒班、幼稚圈及低年級之外,從王年級開始,學生每年都有州會考及市會考,特別是英文及數學方面,成績好的學校,捧馨園教師有獎金,校長有圈子且升遷有望,學富有好名聲,附近房價也隨之提高,因此家畏及學校均重視學生的學業表現。學校定期開家長會,有些學校設有家長聯絡員 (parent coordinator) ,乃是由家畏中遴選出具親和力積極參與活動者,駐在校園中,由市政府給予薪水會並給予鑫中 6 師院幼兒教青年刊一支行動電話,擔任學校與家長闊的聯絡協調者。學校與家長的聯絡方式非常多,不論是托兒班、幼稚園、小學部或特教班,皆有聯絡簿,並利用家長會、學校參觀目等方式與家長作密切的聯繁。筆者參觀的第26學鷗在紐約是亞裔口中的狀元學置,轄管皇后直貝簣,新鮮草原及道格拉斯頓等地。自於亞裔移民多,學校應家畏要求,非常囂視學生的學業表現。幼稚齒的小友除了每天的學習單之外,每週每月還有指定作業 (assignment) 。教師每星期一發給幼兒一星期的作業回家作,星期五交回給老師。家長要幫孩子很多忙。如果家長不懂文,幫不上忙,孩子就吃虧很大。這個問題有點類似台灣外籍新娘面臨的問題。紐約市很多老師的挫折感是來自新移民家長的語言及適應問題。學校每月一次的例行家長會 (general meeting) 主要是作事務報告,其他每學期有多次家畏會。家長會常作募款活動及幫助學校審定教材及某些政策的決定。例如203 小學有
的能力,提拔我成長,她提供我許多不同的機會去展現與分享自己的實習經驗,也教導我很多問題的解決方法,在我備受挫折時也在背後鼓勵與支持我,我真的很感謝她們這半年來對我的付二、教學實習(一)半年教育實習總教學課程: 我的教學實習發展歷程從一開始觀摩老師的教學→在班上進行小活動→與老師合作教學→與老師討論計畫課程→自己獨立擔任主教工作。整個教學實習的歷程中,『幼兒、老師與我』我們三者都彼此的進行『教』與『學』的課題,而『教』與『學』的重量會相乘,使之可以將教學被磨的更光亮並一起共創出美好的捧馨園幼教學習環境。
內容,但卻因為有限的基模而無法對陌生的角色、情節、生活經驗產生共鳴,反之,他們較能解與自己生活經驗貼近的角色與劇情。2、 觀看者的興趣與需要:根據使用與滿足理論,觀眾是為了自己的需求及目的
來選擇及使用媒介,因此幼兒的興趣會影響幼兒觀看多少電視、看何種形式的節目,以及從節目內容中得到多少訊息。3、 觀看者的年齡:觀看者的年齡與發展階段息息相關,其關係著認知基模的改變,以及記憶及理解電視節目的程度。而且受年齡的影響,年紀越大的捧馨園兒童對劇中人物的描述會使用更多抽象或內在特質,也較能理解時空與情境如何影響角色的行為,以及角色的正負面個性。
4、 收視情境:因為幼兒的判斷能力有限,所以在觀看電視時,如果成人可以在旁適時的講解與提問將有助於幼兒學習,包括正確的理解節目內容、澄清不當的價值觀,亦可透過互相討論促進幼兒的媒體素養能力。
吳知賢(1993)的研究及整理可以彙整如下幾點:1、 年幼兒童喜好節目的原因常基於「好玩」、「好看」,但常無法具體說明不一樣的理。2、 隨著年齡增長,幼兒愈能記憶節目內容,包括情節的發展、廣告需求
Grade 5 五年級 4 (含 班資優班) 25
Special-ed 特殊班 融合班 4 (含 班資優旗) 5-601'K… 5 3 (學習障礙、情緒障 12 13 3-4礙、語言障礙) 3-4
議中 4 師院幼兒教會年刊紐約ljq\1 一般公立小學均從托兒班、幼梅園至小學五年級,並設有特殊班級。各校設有校長及副校長綜理校務。托兒班分上下午各一班,每日來校2.5 小時。其他年級,包括從幼稚園到小學五年級的上課持間皆從上午8:20 到下午2:40 左右。紐約市公立小學下午2:40 左右放學,捧馨園各校門口擠滿了來接孩子的家長,另有安親班也來接學童
車接去安親班。學校從托兒班開始即非常蠶視語文及科學課程。除了強調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之外,也強調創造力的表現。一般幼稚圈孩子均開始寫作,但老師不修
改其錯字,只鼓勵其讀寫及表達。一般美周小學生從三年級時始寫書寫體,但203學要求學生從一年級就開始寫,全校每個教室都有一個圖書角落或稱做教室間書館
(classroom library) ,書籍有家畏捐贈、學校購買或公懿闋體捐贈。每班教室聽書豔寓,有大菁、小醬、字母醬、圖毒害故事菁、參考書、系列菁、套菁、硬本書、無
字醬、觀念菁、童謠菁、詩集、多元文化菁、師生共同製作的書等。幼稚閱兒車每天上午進入教軍皆有45分鍾的獨立閱讚時間 (independent reading time) ,教室角落
進行教學;12 月、1 月的『趣味ㄟ紙(台語)』這個主題活動則是從一開始就與老師們合作設計課程架構、與老師們進行合作教學並開始獨立進行課程教學。另外,其他課程方面如體能課、生活常規課程…等等,我也是從一開始的觀摩到最後的協助與主導教學。(二)創新教學課程: 我們的教學創新主題是『趣味ㄟ紙』, 並且希望藉由主題的發展 , 來引導孩子在塗鴉、撕摺、剪貼…等的動作技能中,培養他們獨特的創意構想,進而也鼓勵幼兒學習如何自己動手做,而能夠玩得更有創意、更有趣也更起勁喔!因應節慶的到來,也可以引導捧馨園孩子進行布置和製作祝福卡片,並進一步觀察生活中紙製品的應用方式,還有進行科學實驗,而探索不同紙張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