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扭傷或拉傷:這是最常見的手腕受傷之一,通常是由於運動或其他活動中過度伸展或扭轉手腕而引起的。初步處理包括休息、冰敷、局部按摩和止痛藥。 嚴重的扭傷或拉傷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腕隧道症候群:這是一種常見的醫療護腕疾病,通常由於長期重複性活動引起,如長時間使用電腦、打字或遊戲。 初步處理包括休息手腕、使用腕帶或護具、進行物理治療和按摩,以及減少手腕使用的時間和頻率。嚴重的腕隧道症候群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傷和擦傷:手腕的表皮可能會受到擦傷和擦傷,導致疼痛和不適。初步處理包括清洗受傷部位、應用消毒劑和軟膏、輕輕包紮和保持清潔和乾燥。 如果傷口深或感染,應尋求醫療幫助。
利用高科技機器的精準的偵測機制及反饋,充分掌握患者的狀態,進而提供合適的建議,對訓練極有幫助。除了儀器本身有安全防護裝置之外,從事前評估/規劃、使用過程與後續追蹤等,都有專業的物理治療師陪同,也有共照團隊進行把控。 除了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之外,針對有復健需求的族群如失智症/中風患者、術前術後復健患者、下背痛/樂齡族群等都很適合該療程(個案是否能進行復健,須經醫師評估判斷,才能進入療程。請注意:每人狀況不相同,診所會依循原主治醫師與本院醫師的專業共同判斷,為患者的安全性做把關)。 (想了解HUBER 360® EVOLUTION完整的訓練模式與詳細的療程服務,關節炎支架可以參考介紹頁面)四、退化性關節炎舒緩與保養怎麼做?在家也能做的退化性關節炎運動類別與飲食禁忌! 對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來說,日常保養也是很重要的環節,不過為了不讓退化性關節炎症狀惡化,到底怎麼吃、做哪些運動比較好呢?下列這些建議可參考! (一)日常可做的退化性關節炎運動有哪些?患者若想要保持運動習慣是沒問題的,只是要盡量減少軟骨的持續磨損,
。1996 年創立台灣徒手治療研習協會,開啟台灣 研習徒手治療風潮。2003 年創立國安物理治療所專攻脊椎側彎與肌肉骨骼疾病 與脊椎側彎矯正的自費市場。 2008 年榮任台中榮民總醫院復健科技術主任。 2009 年發明專利氣囊式夜間脊椎矯正背架並創立脊椎側彎矯正中心,使脊椎側 彎患者同時進行背架矯正與運動矯正,脊椎矯正器提升治療效果,至今脊椎側彎個案累積超 過千例。2014 年創立台灣脊椎側彎協會,為台灣首先引進英國 SpineCor 脊椎側 彎運動治療方法與 SpineCor 軟式背架治療。2019 年為台灣首先引進 BSPTS(西班 牙脊椎側彎學校)脊椎側彎運動治療方法。 近年來青少年與成人甚至老人之脊椎側彎矯正,在歐美先進國家已經非常 普。在國內也日漸受到重視,是一塊剛興起的自費藍海市場,有興趣的醫師、治 療師、瑜珈老師、運動教練歡迎一起來學習歐美實證醫學的側彎矯
6. 伸手取物時勿過度伸長手臂,以免扭傷頸部。必要時可身體前移或找凳子墊高。醫療護膝推薦勿長時間用肩 膀夾電話以免扭傷頸部。 7. 睡覺時,枕頭勿太高或太硬。以可舒適支撐頭及頸於正確姿勢,避免頸部過度伸、仰為宜;床 墊亦不應太軟,儘量勿俯臥太久。 8. 勿將頸墊高躺在床上、沙發上或側臥看書報、3C 產品。 9. 勿同一姿勢維持過久,尤其減少 3C 產品之連續使用。最好 30 分鐘小動一下、2 個鐘頭大動一 回為宜。 10. 頸痛時期,請避免頸部過度後仰之活動,如游泳、高階瑜珈、仰頭晒衣及牙齒診療等。 ¤ 疼痛期之休息 頸部拉傷或落枕發生,產生明顯的僵痛時,先給予冰敷 15~20 分鐘減疼,並盡可能在頭頸 交界處墊枕支撐及躺臥休息。不能躺臥休息時,可嘗試使用頸圈協助支撐頭部重量以降低頸椎 壓力,讓急性發炎的頸部組織得到些許休息。但坐站時,頸部均有承重,醫療護膝推薦難有效休息,仍請儘 量間歇躺臥。急性劇痛期,宜連續躺臥休息兩至三天,疼痛減輕後,對長期過度使用導致頸項 疼痛者,建議每二~四小時,躺臥休息十分鐘。 2 ¤ 運動治療 請依醫師及物理治療師之建議運動,勿過度為之。開始時,應小心、輕、慢為宜。若運動 時造成數分鐘的些微頸部不適,是正常現象勿過度緊張。但運動引起之明顯持續疼痛或痠麻 感,請立即停止運動,並詢問醫師及物理治療師做調整。 運動建議每天早,晚各做一回,或工作中不適時也隨時可做,
頸圈復健是一種針對頸椎問題的治療方法,主要通過頸圈的支撐和固定,幫助紓緩頸椎壓力,減少疼痛,並進一步恢復頸部功能。 頸圈復健的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評估:在進行頸圈復健之前,需要先進行一次評估,確定患者的頸椎狀況和疼痛程度。醫師會評估頸椎的活動度、肌肉緊張程度、疼痛程度等, 以確定是否適合頸椎壓迫頸圈使用頸圈進行治療。 選擇頸圈:頸圈的選擇非常重要,需要根據患者的頸椎狀況和疼痛程度來選擇。 一般來說,頸圈分為硬式和軟式兩種,硬式頸圈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撐和固定,但較不舒適,軟式頸圈則比較舒適,但支撐和固定效果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