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筆譯方面,根据本地翻譯社所提供的資料,英文中譯,每個字0.15-0.20元。我最近受人所托,把一篇論文翻譯英文稿件翻譯成華文。本來講好給我3天時間,後來因有急事,臨時催我在收到原稿後的第二天早上譯好交卷。我只好漏夜趕工,花了3個多小時才把譯稿用電腦把方塊字打印出來,及時交稿。因為朋友關係,我只算優惠價100元。那曉得這位先生居然嫌太貴。在新加坡,有許多人對翻譯工作缺乏認識,誤以為翻譯輕而易舉,不知翻譯何價。
重新體會翻譯的兩個重點 翻譯不能稱為「機器」:據台北市某翻譯社說道,當前,一般大眾上對翻譯行業認識不夠仔細,當急需要翻譯人員時,就非常重視他們;而當不需要時,就認為他們無必要了。確實,很多人對翻譯人員的工作不夠理解,認為翻譯只不過是一個發聲的媒介罷了,把別人說的話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出來而言;翻譯人員根本沒有自己的思想等等。翻譯社的社長認為,翻譯不是機器,一個好的翻譯人員,需調動各方面的知識,把別人的觀點活靈活現地翻譯出來,尤其是遇到文化差異,或各個國家獨特的諺語時,這時翻譯人員的主動性更能凸顯出來,其廣博的知識容易被他人認同。翻譯不能稱為「救火隊」:一般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說法,他論文翻譯品質很好,能到處趕場。實際上,翻譯不是救火隊,救火的人員實際上很難把當場的翻譯做到盡善盡美。一個合格的翻譯人員,在做某場會議翻譯時,事先要做很多功課。如,與會務部門溝通,了解會議的主要內容、出席對象等,對一些專業的用語或特殊的專有名詞皆要事先準備等。有些人認為,只要學了同步翻譯,就可以把各行各業的內容翻譯社都得很好,實際上並非如此。對於一些專業大型會議,如果不對專業知識進行充分的鑽研,是不可能翻譯好的。
和翻譯人員在一起卻不懂得基本的禮節,這種談判者會被當作初學者,也會造成談判的問題。以下是使用翻譯人員的基本禮節:1. 當對手在說話的時候,要注視他們,而不是他們的論文翻譯人員,就算是翻譯人員在翻譯的時候也要繼續注視對手,只要偶而喵一下翻譯人員,談判人員也要用身體語言做說明。如果你沒有專心的看的話,你就看不到對手的微笑。2. 專心的傾聽,不像正常的會話,不會去期待立即的回應。在翻譯的時候不要太公式化。傾聽、然後系統的闡述、之後回應。3. 當雙方都有談判人員,各自的翻譯人員只能在他們的團隊說話的時候才能翻譯。他們應該在對手工作的時候記筆記,且確實的翻譯。當正式化的回應談判人員應該與翻譯人員確認這些翻譯。要求說明是必要的,但是不要打斷別人說話。4. 談判人員應該說清楚簡短的句子,最好一次不要超過30秒,然後暫停讓翻譯人員翻譯,如果是冗長的演說(例如:禮貌的客套話),要先確定翻譯人員一開始就拿到副本了,這樣才能用到修飾的措詞(用更囉唆的句子),也保證了所有需要的重點都包含到了,且被適當的翻譯。5. 翻譯人員通常坐在談判人員的後面,而不是談判桌上。必須的時候,可以讓他們在參與的人和某種程度的機密間移動(例如:悄悄話)。6. 當對手的翻譯人員對主要的點的解釋有衝突的時候,我方要去要求澄清,不要以為你的翻譯人員總是正確的。7. 不要公開的對翻譯人員的績效表示不滿,如果翻譯人員是你的團隊所僱用的,或者是幕僚成員,把你的挑剔或不滿記下來,在會議之後討論。保存翻譯人員的尊嚴就是保存他們的忠誠。而且私底下告訴翻譯人員,也比較不會被對手找到可以利用的弱點。如果我們的翻譯人員是對手僱用的(一開始這就不是一個好的主意),要跟對手解釋你的不滿,因為那是他們的員工,所以要他們去處理,我們不便處理。要他們立刻有所改善,或者換一個人。8. 立刻和談判人員保持親近,維持他們的信心。要小心對手親近你的談判人員,盡力想從你的翻譯社的人員身上得到資訊。尤其是如果訪方的翻譯人員是當地地主國的人民(對方可能會動之以情,誘之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