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體會翻譯的兩個重點 翻譯不能稱為「機器」:據台北市某翻譯社說道,當前,一般大眾上對翻譯行業認識不夠仔細,當急需要翻譯人員時,就非常重視他們;而當不需要時,就認為他們無必要了。確實,很多人對翻譯人員的工作不夠理解,認為翻譯只不過是一個發聲的媒介罷了,把別人說的話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出來而言;翻譯人員根本沒有自己的思想等等。翻譯社的社長認為,翻譯不是機器,一個好的翻譯人員,需調動各方面的知識,把別人的觀點活靈活現地翻譯出來,尤其是遇到文化差異,或各個國家獨特的諺語時,這時翻譯人員的主動性更能凸顯出來,其廣博的知識容易被他人認同。翻譯不能稱為「救火隊」:一般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說法,他論文翻譯品質很好,能到處趕場。實際上,翻譯不是救火隊,救火的人員實際上很難把當場的翻譯做到盡善盡美。一個合格的翻譯人員,在做某場會議翻譯時,事先要做很多功課。如,與會務部門溝通,了解會議的主要內容、出席對象等,對一些專業的用語或特殊的專有名詞皆要事先準備等。有些人認為,只要學了同步翻譯,就可以把各行各業的內容翻譯社都得很好,實際上並非如此。對於一些專業大型會議,如果不對專業知識進行充分的鑽研,是不可能翻譯好的。
 

在「形」的層面上,譯文與原文的對應點包括所有眼睛能看到的樣貌。所以說,一個作品分成幾章幾節幾段,一個段落或文句由多少字詞所形成的長短樣貌,這些版面上容易看得到的細節,當然都是形的對應點。本書第一章提到,標點符號、字體、特殊符號或圖表、甚至故意留下的空白等,也都是「形譯」要顧到的環節。翻譯時,假使沒有充分理由,便不宜改變那種細節/對應點。此外,在「文法的形式」(grammatical form) 方面,翻譯時當然也是要盡量讓所有文法的細節都互相對應,例如名詞對應名詞、動詞對應動詞、複數對應複數、被動對應被動、過去式對應過去式、問句對應問句、感嘆句對應感嘆句等等。4.15 許多詩作都有看得見的「詩節形式」(stanzaic form) 或整體的「結構模式」(structural pattern),例如中文傳統詩歌有「五言律詩」或「七言絕句」,英文詩歌則有「三行詩體」(terza rima)、四行的「民謠詩節」(ballad stanza)、五行的「打油詩」(limerick)、「八行詩體」(ottava rima)、九行的「史賓塞詩節」(Spenserian stanza)、乃至「十四行詩」(sonnet) 等。這種節式或詩體所呈現的形,理論上不應因為翻譯而消失或改變。不過,節式或詩體裡頭包含行數、字數/音節數、韻律、韻腳等,有許多造成音與形的細節。翻譯時,單單要照顧到義的對應已經很困難了,還要再照顧到所有音與形的對應,往往是不可能的。因此,實際論文翻譯時,往往只有保留行數的形罷了。4.16 有些詩作,它的形並非存在於節式,而是存在於「象形/表意的圖案」( ideographic pattern),例如前一章提到的「圖像詩」(shaped poem) 或「具象詩」(concrete poetry)。理論上,翻譯這種作品,當然也要保有原作的圖形,才算相等。像Lewis Carroll 的Alice in Wonderland 第三章裡,老鼠對愛麗思說了「一個長的故事」ڪڊa long taleڋګ,那故事的話語在書上排成長而彎曲的一,活像老鼠尾巴的樣子,使a long tale 變成a long tail。當趙元任譯這作品時,他的中文譯文也照樣排成鼠尾的形狀來訴說老鼠的「委屈」。
 

中文的歇後語(last-part-omitted expression) 如果直譯,一般人也不會懂它的含義。例如,把「我是尼菩薩過江啊」譯成ڊI am a clay idol ڪof Buddhaګthatfords a riverڋ,洋人會知道那是「自身難保」(I can hardly save myself) 的意思嗎?中文的借貸語(expression borrowed for other meaning) 更是不能直譯的。例如,把「呼兒烹鯉魚」譯成ڊasking my son to cook the carpڋ,那樣能等同ڊasking my son to open the letterڋ嗎?英文也有許多成語(setexpressions) 是不宜直譯的。例如,把ڊEvenHomer sometimes nodsڋ直譯成「即使荷馬有時也點頭/打盹」,那樣怎能等同「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呢?把ڊRiches have wingsڋ譯成「財富有翅膀」就等同「財富無常」嗎?9.18 中文的人倫稱謂很細很繁,英文的人倫稱謂則相形簡單粗略。英文的ڊuncleڋ等於中文的「伯、叔、舅」,ڊauntڋ等於「姑、嬸、姨、舅媽」,ڊcousinڋ等於「堂兄、堂弟、堂姊、堂妹、表兄、表弟、表姊、表妹」,ڊbrotherڋ是「兄」也是「弟」,ڊsisterڋ是「姊」也是「妹」。所以,看到ڊMy brother married Johnڇscousinڋ時,如果不仔細追究,真不知要翻成「我哥哥」或「我弟弟」娶了約翰的「堂姊」或「堂妹」或「表姊」或「表妹」。9.19 中、英文因為文化懸殊而造成的語言差異,實在多到無法盡述。以上說到的確實只是一些重點而已。在此,我們要補充說:許多文化和語言的差異確實可以加注說明清楚,可是那僅限於筆譯。口譯是沒有時間與空間來進行「加注說明」的,口譯通常只能在翻譯的當下,直接講出含義或以「增譯」說明。例如,譯到ڊHe is troubled by the green-eyed monsterڋ時,就論文翻譯成「他受到嫉妒的困擾」或「他受到那綠眼妖魔,也就是嫉妒,的困擾」。這樣的口譯,聽的人才能在當下瞭解意思。同樣的道理,筆譯劇本的對話時,往往也不直譯然後加注,而最好以「增譯」或「改譯」立即說明,因為戲劇的對話要給觀眾聽的,不是給讀者看的。例如,把ڊHe has worn Vulcanڇs badgeڋ台詞直譯成「他戴了烏爾堪的標幟」,一般觀眾是聽不懂其含義的,要譯成「像烏爾堪一樣,當過烏龜,戴過綠帽」,這樣才能讓觀眾明白。

 

推薦網站:論文翻譯|智準翻譯社|專業品質保密服務宗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翻譯社 論文翻譯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s0711 的頭像
    mars0711

    生活相關知識分享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