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建立後,國民政府也持續認知到翻譯工作的關鍵性,因而教育部於 1932 年設立國立編譯館(以下稱國編館),其主要任務除了編著學校教學用書外,遷臺後另一項更重要的工作是持續有規模有系統地翻譯外文學術名詞及引介國外經典著作,同時也翻譯我國文學著作以推廣到世界各國。從這個角度而言,國編館推動的各類翻譯業務,也是我國積極推動翻譯發展的一種體現。在 2011 年 3 月,國立編譯館亦在國家教育發展的目標下,與其它機構整合成為國家教育研究 2 院,下設 7 個中心,其中編譯發展中心承續國立編譯館的編譯發展職掌。時序邁入二十一世紀,全球化趨勢日趨激烈,在各國交流日益頻繁態勢下,語言與翻譯社工作也愈顯出其隱形的重要性,在此同時所浮現的問題則是:我國仍然需要一個翻譯政策來積極推動翻譯發展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政策或是推動策略呢?如果不需要,那麼我國如何面對當前文化交流無所不在的全球化社會?

 

7.10 翻譯社翻譯時,要不要讓「形能佐意,音能助義」,那當然也是一種選擇。例如,有一首中文詩叫〈刺客〉,全詩有八段,每段都是三長行加兩短行,用以提示「三長兩短」(在隱藏刺客的人生中,有些人的性命真的是「三長兩短」)。6那麽,在英譯那首詩時,是不是也應該保留那「三長兩短」的形,以便幫助暗示人生的無常?又如,在一首講英國查理王子(Prince Charles) 和戴安娜女士(Lady Diana) 訂婚的中文詩裡,把ڊhappyڋ譯成「哈比」而不譯成「快樂」,是不是更能提示「庶民聞訊,自然是笑哈哈而會比一比」的含義?77.11 至於「要怎樣才能讓話語配合情境(situation)」,這在翻譯時,當然也是選擇與安排的問題。例如,在英譯Chekhov 的短篇La Cigale ڪڊThe Grasshopperڋګ時,裡頭有一句話說到:來參加婚禮的賓客很多,包括ڊa violoncellist, whoseinstrument wept, who frankly said that of all women he knew Olga Ivanovnaalone could accompanyڋ。在這句話的文境/上下文(context) 裡,既然有ڊavioloncellistڋڪ大提琴手) 和ڊinstrumentڋڪ樂器) 等字眼表示話語的主題是音樂,那麽ڊaccompanyڋ一字就應該選擇譯成「伴奏」才對,而非「陪伴」(雖然此字兼有該兩義)。8又如,在踩到別人的脚時說ڊIڇm sorryڋ,那可以翻成「對不起」。可是,去弔慰喪家時說ڊIڇm sorryڋ,那就應該翻成「我很難過」才對。7.12 有時,所謂「配合情境」也包括文類的考慮。例如,〈補破網〉是一條台語歌,歌詞一開頭是「看着網,目眶紅」。如果你選擇把它譯成長長的ڊWhen Ilook at the net, my eye-rims are redڋ,這樣還能像台語歌詞一樣(哀傷的) 唱嗎?如果你選擇把它譯成同樣簡短的ڊSeeing the net, eyes are wetڋ,是不是也就能(哀傷的) 唱了呢?同樣的道理,如果你要英譯一副中文的對聯,你當然也必須選擇把字詞譯成「有對照而相串聯」的樣子。

 

其中有一個小孩名為小斯當東,當時還是個小孩,是使團里最小的成員。在途中,他跟隨四名中國神父學中文,到面見乾隆的時候,已經可以對話了。乾隆對他很喜愛。他還和大學士松筠結下友誼。後來他進入東印度公司廣州商行工作,後來松筠出任兩廣總督,小斯當東靠著和松筠的友誼混得很好,在廣州如魚得水,並成為中國通,翻譯出版了《大清律例》。

 

推薦網站:論文翻譯|智準翻譯社|專業品質保密服務宗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翻譯社 論文翻譯
    全站熱搜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