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多數金融專家似乎全面看壞比特幣的走勢,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預言其「不會有 好下場」之外;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耶魯大學知名經濟學教授席勒(Robert Shiller)警告這是「另 一場鬱金香狂熱,價格勢將崩壞」;財信傳媒集團 董事長謝金河也認為,比特幣此類虛貨幣挑戰國 家主權,未來生存空間相當有限。 但也有專家從看壞轉趨看好,例如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去年曾稱比特幣是一場 騙局,卻於今年初改口認為「區塊鏈是一股不可擋 的金融趨勢」。EXP區塊鏈目前已陸續有國家以區塊鏈技術進行創新應 用,例如:美國那斯達克(NASDAQ)採用區塊鏈 技術打造自家交易平台;杜拜以區塊鏈技術運用 於民生事務當中,例如發行護照、登記不動產交 易;突尼西亞從2016年開始發行區塊鏈技術的數位 國幣,稱為eDinar。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投資價值。31 / 483.)可期的改良:去年年中,以太坊團隊公布了他們未來對以太坊的改進方案,以太坊的開發人員將首先從混合式 系統開始,將比特幣式的工作量證明(PoW)與 V 神創建的權益證明 PoS 系統 Casper 結合起來。這可能可以給現 如今以太坊的吞吐量帶來很大的改善。 三. 加密貨幣與傳統金融市場的聯系 金融的意義在於讓資本的供需雙方的期望效用在時間維度上最大化。在金融市場上,始終存在著資本的需求方和 供給方,需求方試圖將未來的資本在時間維度上拉近,而供給方則將當期的資本在時間維度上拉遠,而彼此這樣 做的目的,都是在最大化各自對於資本背後所帶來效用。 金融有三個最重要的關鍵詞:信任、風控、杠桿。傳統金融機構有非常好用戶信任度,以及嚴格系統的風險控制 手段。 金融要服務於實體經濟以及民眾的實際生活需求,脫離實體經濟和生活需求的金融服務,很容易形成泡沫。 那麽加密貨幣從產品、市場等維度上來看,與傳統金融有何異,傳統金融市場又能給加密貨幣市場怎樣的啟示 呢? 3.1 產品比較:與其他貨幣的比較 從歷史上來看,通貨的介入使得交易變得很方便,通貨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個信用中介。而比特幣的區塊鏈架構本 身實際上扮演的就是一個信用中介的角色,一種無須信任的信任機制heEconomist, 2015)。也正因為比特幣的技 術架構與通貨用相同的功,於是比特幣才被稱為所謂”幣”。 盡管大多數加密貨幣的技術非常相似,但它們背後的邏輯卻有所不同。
在 6 月和 7 月比特幣一度下 36%,這 是因為比特幣分叉的消息讓市場產生了擔憂。9 月初,比特幣超過 4000 美元,此後在 9 月 4 日,中國央行宣布將ICO 定性為非法金融活動,暫停國內一切交易。EXP亞斯特這對比特幣造成了短期的打擊,月中後期比特幣從 4800 美元跌至 3491 美元,跌幅 28%,之後比特幣僅短幅下挫後又繼續上。期間,海外的比特幣價格高於中國的比特幣價格, 價差曾經達到幾千元人民。10 月漲至 6000 美元,期貨交易的發布及金融行業業內著名的新聞和百科類網站的宣 傳,使得價格在 12 月 17 日達到 19800 美元。之後開始暴跌,12 月 31 日封盤價跌破 11000 美元。整個 2017 年 的後半段,比特幣不斷循環著暴漲、暴跌,即便期間經歷了火熱的 ICO 與國內“一刀切式”監管,還是不斷地創造 歷史記錄。 表 18:比特幣的歷史(2017) 2017 年比特幣事件 科 技 經 濟 政 策1 月 2 日,微軟官方正式宣布 Excel2017 將廣泛支持比特幣,明確認為比特幣為貨幣。 / √ /21 / 481 月 22 日,三大交易所同步發布收取交易費公告。 / √ /3 月 11 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最終拒絕了卡梅倫和泰勒文克萊沃斯兄弟的比特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上市申請,並指出當前全球比特幣市場缺乏監管,存在著欺詐風險。 / / √4 月 1 日,比特幣在日本將成為合法支付方式,交易所開始升級 KYC 流程。
推薦網站:EXP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