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什麼事情讓你這麼生氣、難過?」還可以透過說故事編故事、角色扮演,和孩子討論故事中人物的感覺和前因後果。有時交換日記、寫紙條,說說今天高興和不高興的事。尤其小學以後的孩子,會很喜歡並主動和你交換意見喔。如此一來,他也就學會,如何用「講道理」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心情。捧馨園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 當孩子發飆或悶悶不樂,爸媽千萬不要也因而動怒,「你再哭我就打你」這樣的懲罰,既無法制止,也無法讓孩子學會適合當下的處理。爸媽要懂得利用此機會,教幾招處理情緒的好方法,引導他適度發洩。換個想法海闊天空: 當孩子陷入某種負面情緒裡,通常是因為「想不開」,此時,爸媽可以帶著他想些好事情,或引導他發現原來事情沒有這麼糟。孩子能夠學習用不同角度和方向思考,進一步也就可以用有創意的方式,自己想辦法解決困境。
 

 


 


本研究針對上述問題,特於桃園縣兩所幼兒園共 7 個班級進行質性研究,深入探討教師班級經營策略的運用情形之相關問題。本文擬先進行文獻探討,了解班級
經營的意義與重要性、班級經營的內涵及班級經營的有效策略;再以質性研究的方式進行資料分析,瞭解幼兒園教師班級經營策略的運用情形、探討不同教學理念的幼兒園教師在運用班級經營策略的差異情形、探討不同幼教年資的幼兒園教師在運用班級經營策略的差異情形;最後歸納前述研究分析與結果討論,對幼兒園教師及捧馨園幼兒園主管提出具體的建議,期許能增進教師在班級經營上策略運用的實務能力。
二、研究目的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擬定了三項研究目的:(一)瞭解幼兒園教師班級經營策略的運用情形。(二)探討不同教學理念的幼兒園教師在運用班級經營策略的差異情形。(三)探討不同幼教年資的幼兒園教師在運用班級經營策略的差異情形。
幼兒保育學刊,2011,第九期,第 17-36 頁Journal of Child Care;Vol.9,pp.17-369貳、文獻探討一、班級經營的意義與重要性
 


 



歲兒童可進入公立學校系統的幼稚圈就譚,歲的兒童可進入公立學校系統的學前托兒班 (pre-k) 就誨。 歲以下的幼兒通常進入保育學校 (Nursery School) 或是保育中心 (Day Nurseries) 或托兒中心 (DayCare) 去接受照顧和教育。隨著社會變遷,母親外出工作日多,社會對保育中心的需求自增,統計資料顯示75%) 的兒童在進入幼稚聞之前皆進過保裔學校或托兒中心(Decker & Decker, 2001 ) 。這些單位的營業時間較畏,收托兒童的年齡範閻也較大。過去,保裔學校只收 歲的幼兒,近年來收托年齡也有下降的趨勢 (Decker& Decker, 2001 ) 。有史私人保筒中心器至以學習中心為名,收托對象從 遭到 歲,捧馨園也兼有學齡兒蠶安親班的功能。例如康涅狄克ljll\1 杜翰市的海豚日問托兒學習中心臺中泣的院幼兒教青年制(Dolphin Day Learning Center, Durham, Connecticut)那包含五個部分: 1. 嬰兒部(infant program) 週 12個月大的嬰兒; 2. 學齡兒部 (toddler program) 12月至U3 歲的幼兒; 3. 學前部 (preschool program) 歲到 歲的幼兒; 4. 安親部
(Before and after school program) 歲至Us歲的幼兒及5. 夏令營部 (summer campprogram) 。一般而言,保育學校托兒機構有問個自標,即 .督(supervision) :提供保護庇護、食物和輔導等, 2. 娛樂:提供被當導的道戲機會及
學習特殊技能的機會; 3. 轉換:提供不同於學校課程的其他課程,例如戶外教學、戲戲、手工藝等,及4. 刺激:提供正式課程及作業練習等 (Decker & Decker, 2001 )。這保育學校及托兒機構共同的基本念是肯定幼兒的同儕閻體經驗有助於幼兒的發展需求,在保育方面,重視日常生活習慣的培養,如吃、睡、排泄等身體功能的處
理及衛生習慣的養成,重視兒童情緒的輔導及重視親職教育 (Decker & Decker,2001)西元 1854年美國第一所保育中心成立,是與紐約兒童醫院合作,專為貧窮婦




半年的教育實習是我真正的踏入幼教職場的一刻,也是自己要開始一個人面對社會的時候。緊臨著踏入職場的這一刻,馬上面臨到的就是人際互動,而這也是最重要的社會職場課題。在幼稚園的體系中,培養的不只是跟幼兒的關係,還包括家長、同事、主管與社區等之間的關係。而其箇中學問無非是「人和」,而這也是關係培養的潤滑劑。在半年的教育實習中,以實習老師的身份來看,我將我的人際互動關係列為 4 方面:幼兒、家長、同儕(包含母校-屏東教育大學的同學們與園所的實習夥伴)與師長(包含園所的老師、行政老師、主任與實習指導教授…等)。(一)幼兒方面的互動 在園所裡,跟我們最貼近的也是我們最主要的互動目標就是捧馨園幼兒。我並非一
 




只要跟生存有關的學習一次就深烙大腦,形成強固神經連接再也不忘。很多孩子愛玩火(火焰的跳動是一個非常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東西)父母履戒不聽,國外的父母便會把孩子的手指頭抓去碰一下爐子讓他燙過一次以後就再也不敢玩火;這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求生本能,因為人生有些事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是百年身,所以對於一般性的學習它讓我們一再嘗試熟能生巧,但是對危險的學習一次就終身不忘。
4.爸媽適度放手,讓孩子身心充滿活力: 大自然對學習強調的是「經驗」,所以,放手對中國的父母來說特別重要,大部分華人的捧馨園父母不喜歡孩子奔跑,要孩子中規中矩,其實奔跑對大腦來說,它是視覺刺激不停的在改變,孩子的眼睛一定要放在前方的目標 (大人不妨自己試試看),如果一邊跑一邊左顧右盼,僅速度會慢下來也會絆倒,因為注意力的資源被分散了;當奔跑時內耳的半規管在急速的工作以保持身體的平衡一些祖先傳給我們生存的本能全部都發揮出來,
 

 

相關連結 ;  捧馨園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捧馨園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s0711 的頭像
    mars0711

    生活相關知識分享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