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 7 - 16 = 由上式可知,當用兩個相等塔輪時,主動軸的轉速為從動軸上任兩對稱階 級上轉速之比例中項,IKO滑軌且與從動軸中級轉速相同。 9 N = 200rpm ▲圖 7 - 18 三級塔輪 一對相等三級塔輪,如圖 7 - 18 所示,主動軸轉速 200rpm,從動軸最低轉速 160rpm,則從動軸最高轉 速為若干? N = 200rpm n5 = 160rpm 由(公式 7 - 14)可知:n1 n5 = N2 ∴ = =( ) = ( ) 167 帶 輪 7 解 10 一對相等五級塔輪,主動軸之轉速為 180rpm,從動軸之最高轉速為 360rpm, 則從動軸最高轉速與最低轉速比為若干? N = 180rpm n1 = 360rpm 由(公式 7 - 14)可知:n1 n9 = N2 ∴ = =( ) = 故 n1:n9 = 360:90 = 4:1 二、皮帶之傳動功率 皮帶傳達功率之大小,受如下三種因素的影響: 皮帶本身的強度,皮帶所用之材質、寬度、厚度等均影響其強度,強度 愈大,功率就愈大。 皮帶之有效拉力愈大,
無法傳動較大動力。 因為滑動現象而有動力之損失,其接觸面易磨損。 輕負載高速度的傳動宜採用 摩擦輪 鏈輪 皮帶輪 齒輪。 摩擦輪之主動輪以金屬製作,則其從動輪應以 木材 皮帶 比主動輪較硬的金屬 比主動輪較軟的金屬 做成。 下列有關摩擦輪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從動軸阻力過大時,兩 輪的接觸面完全滑動,IKO滑軌使機件不致損壞 可能發生相對滑動,速 比不正確 不能夠傳送較大的動力 由於兩機件直接接觸,運 動時噪音大。 9-2 摩擦輪的種類與構造 摩擦輪因兩軸裝置位置的不同(如平行、相交、不平行亦不相交──歪 斜),或所需速度的性質不同(如持續不變或成週期性變化),而有各種不同 的摩擦輪出現,其中最常見的有圓柱形摩擦輪、圓錐形摩擦輪、凹槽摩擦輪, 以及其他特殊形狀摩擦輪。 一、圓柱形摩擦輪(cylindrical friction wheels) 當兩輪軸之中心線在同一平面而且互相平行時,則可利用圓柱形摩擦輪來 傳達運動,是摩擦輪中構造較簡單者,依傳動之方式又可分為外接圓柱形摩擦 輪及內接圓柱形摩擦輪兩種,如圖 9 - 2 所示。 201 9 摩 擦 輪 S N A R S R N C B S A S B N R N C R P (a)
V 形螺紋圖 方螺紋圖 (a) (b) (c) ▲圖 2 - 2 螺旋線圖及螺紋圖 螺旋是何種原理之應用? 槓桿 齒輪 斜面 彈簧。 螺旋之導程角為 ,導程為 L,螺桿直徑為 D,則 tan = tan = tan = tan = 。 2-2 螺旋各部分名稱 一、螺旋各部分名稱 圖 2 - 3 為螺旋各部分名稱,其介紹如下: 大 徑(major diameter):又 稱「公 稱 直 徑」,在 陽 螺 紋 時 稱 為 外 徑 (outside diameter),在陰螺紋時稱為全徑(full diameter)。 20 螺紋角 螺旋角 導程角 底徑 節徑 大徑 螺紋深度 牙底 牙頂 牙厚 螺距 ▲圖 2 - 3 螺旋各部分名稱 底徑(core diameter):ASAHI軸承螺紋的最小直徑。 節圓直徑(pitch diameter):簡稱「節徑」,為一假想的圓柱直徑。其圓 周經過螺紋的地方,造成牙厚等於螺距之半。 螺距(pitch):螺紋上任意一點到相鄰同位點,與軸線平行之一段距離稱 之,常用符號「P」表示。 導程(lead):當螺帽固定不動,螺桿旋轉一周所移動之軸向距離稱之, 常用符號「L」表示。單線螺紋之導程等於螺距。 螺紋角(thread angle):為螺紋兩牙面間的夾角,或稱牙角。 導程角(lead angle):節 徑 上 螺 旋 線 之 切 線 與軸心垂直線所夾的角 ( ),以相同的力鎖緊螺紋時,導程角小的螺紋鎖得比較緊,而且不易 鬆脫。 螺旋角(helix angle):節徑上螺旋線之切線與軸心線所夾的角( )。 牙頂(crest):螺紋之頂部。
則轉速為多少?轉向如何? = = = 由(公式 7 - 7)可知: = ∴ = = 1500 60 150 = 600(rpm)( ) 又因其為交叉皮帶裝置,故從動輪之轉向與主動輪相反,即逆時針旋 轉。 162 解 解 解 6 一組皮帶傳動機構,A輪直徑為 20cm,B輪直徑為 50cm,假設A輪為主動輪, 其轉速為 505rpm,皮帶厚度為 0.5cm,不計滑動時,B 輪之轉速為若干? = = = = 精密定位台由(公式 7 - 6)可知 = + + ∴ = + + = + + = = ( ) 7 設有兩傳動帶輪,主動輪直徑為 15cm,從動輪的直徑為 30cm,假設主動輪之 轉速為 200rpm,帶輪與帶之間的滑動為 2 %,試求在此情況下從動輪的轉速為 若干? = = = = % 由(公式 7 - 9)可知 = ×( - ) ∴ = ( - ) = 200 15 30 (1 - 2 %)= = ( ) 8 如圖 7 - 15 所示,A、B、C、D 為四帶輪組,動力由輪 A 漸次傳到輪 D。已 知:A 輪直徑 25cm,B 輪直徑 60cm,C 輪直徑 15cm,D 輪直徑 75cm,當 A 輪 的轉速為 1800rpm 時,則 D 輪的轉速為何? = = = = = 由(公式 7 - 10)可知: = = =1800 25 15 60 75= 150(rpm) 163 帶 輪 7 ( ) ( ) 兩帶輪之速比與帶輪直徑成 正比 反比 平方成正比 無關。 一組皮帶輪傳動機構,A 輪直徑為 22cm,B 輪直徑為 45cm,若 A 輪 為主動輪,其轉速為 700rpm,B 輪轉速為 350rpm,
4.1.1 滾珠軸承 4.1 結構與分類 8 四、滾動軸承的結構與特性 4.1.2 止推滾珠軸承 4.1.3 滾針軸承 滾針軸承為滾子軸承的一種,因其滾動體為細長針狀,長度與直徑比值一般為6倍或6 倍以上。由於接觸面為一直線摩擦阻力較高且無法承受軸向負荷,但卻換來可承受遠高於滾 珠軸承之徑向負荷能力、耐衝擊性與高剛性。 滾針軸承具備較小的剖面空間比,同時轉動的慣性力也較小,故此類軸承適用於來回往 復式的擺盪運動,或是空間不大的場合,如變速箱與連桿機構等。 止推滾珠軸承也稱作推力球軸承,是一種分離型軸承。一般是由兩個或以上的帶溝槽 ( 亦 有不帶溝槽 ) 之止推墊片與若干滾珠組合而成。止推墊片分為上下軸片和座片,中片則由鐵 質或銅質保持架與滾珠組合而成,再與軸片和座片組合成整體。止推滾珠軸承僅能承受軸向 負荷,不適用於高轉速場所。 四、滾動軸承的結構與特性 9 4.2 軸承的密封方式 軸承根據其密封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