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的治療方法:首先是給予鎮痛劑(如:acetaminophen)或非類固醇類的鎮痛解熱劑(如:ibuprofen or naproxen sodium)。另外也可根據病情的需要,間歇性地給病人注射類固醇。 非藥物性的治療:則包括病人的教育、關節的復健運動(用以增加該關節的活動性和強度)、降低該關節的承重重量、以及給予適當的冷敷和熱敷。 而如果關節破壞到相當嚴重的程度,關節炎支架為了減低關節疼痛和重建關節的活動性,骨科手術則是必要的治療方式。一、為什麼會得到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病理與好發部位介紹!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規律的運動可以降低20%的癌症罹患率,但常常力不從心,覺得靈活力不足嗎?當下肢活動開始出現關節痠痛,或是僵硬、喀喀聲響等症狀時就要特別注意囉!除了關節退化之外,還有可能是關節疾病作祟!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其中一項導致關節痠痛的原因:退化性關節炎。 (想知道另外2種可能的關節疾病是什麼,可參考這篇文章:膝蓋痠痛原因有哪些?醫師教您分辨膝蓋痠痛的 3 種可能病因)
2.振興公園地下停車場:臺北市北投區天母西路 112 號。 脊柱側彎 汐止國泰綜合醫院 醫療頸圈復健科 物理治療組編印 著作權人:汐止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 本著作非經著作權人同意,不得轉載、翻印或轉售 ■定義 脊柱側彎是指一種脊椎的變形問題,脊椎正常由從 正面看來一條鉛直線,而側彎以後變形為左右彎曲的曲 線VISTA頸圈,可能是一個或是多個連續側彎造成的,可能發生在 頸椎、胸椎、腰椎或其中兩者同時發生。 脊椎正常是由上而下一直線,左右兩側的肌力是平 衡的,若當一側肌力大於另一側時,造成上下的脊椎往 同側彎曲,形成一個 C 形的曲線,若是處於更複雜的情 況,可能會有兩個 C 形而造成 S 形的狀況,也就是我們 所稱的脊柱側彎。 ■病因 造成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結構性問題(Structural Scoliosis):由病變所引 起不可逆的脊柱側彎,例如神經肌肉疾病(小兒麻 痺、脊髓損傷、進行性的神經肌肉疾病)、骨病變 疾病或自發性疾病。 非結構性問題(Non-structural Scoliosis):又稱 為功能性或姿勢性的脊柱側彎,多為由雙腳不等 長、不良的姿勢習慣及肌肉不平衡所造成的,是有 機會再矯正回正常姿勢的。 ■評估 脊柱側彎的病人,外表上看來會有以下幾點:
手術治療:對於嚴重症狀的患者,手術治療可能是必要的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的病情都不同,治療和緩解症狀的時間也會因人而異。患者應該定期就醫,並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管理症狀, 以保持關節的健康和良好的生活質量。 關節炎支架支架(Brace)是一種可以穿戴在身體上的裝置,通常由輕質材料,如塑料或金屬製成。支架可以穿戴在身體的不同部位, 包括手腕、膝蓋、腰部等,以提供支撐、穩定和保護。 支架的作用有以下幾種: 支撐:當身體的某個部位受傷或虛弱時,支架可以提供額外的支撐,以減輕身體的負擔。
直到 緊繃。 □四點支撐式(All four strecting) ________秒/次________次/回________回/日 雙手及雙膝支撐在地上,側彎凹面的手、腳 伸直向對側交叉移動,直到緊繃。 肌力加強運動(Muscle strengthening): □軀幹側肌訓練 (trunk sideflexor strengthening): ________秒/次________次/回________回/日 身體側躺,脊柱側彎 的击面朝上,下方可 墊置枕頭,雙手抱 胸,關節炎護膝向身體側面挺 起,軀幹不可向前或 向後旋轉的運動。 □背肌訓練(Back strengthening) ________秒/次________次/回________回/日 □腹肌訓練(Abdominal strengthening) ________秒/次________次/回________回/日 若有任何問題請諮詢您的醫師或物理治療師﹗ 聯絡電話:(02)8966-7000 分機:2520 編印單位: 亞東醫院復健科 編印日期: 2019 年 05 月 05 日 第三版 全院編碼: 亞東醫院出版品 SH 材物編碼:4D 宗 旨: 持續提升醫療品質 善盡社會醫療責任 願 景: 成為民眾就醫首選的醫學中心 骨科成果介紹 脊椎側彎及變形 案例 15 歲,側彎角度達 90 度的嚴重病例,日常生活跟活動功 能已嚴重受到影響,因懼怕手術故遲遲未接受治療,經過 完整解釋與溝通,終於放心接受手術治療。 因患者的側彎在胸腰椎交界,矯正的範圍從第四胸椎至第 四腰椎,手術中使用椎弓螺釘及椎板勾加上連結桿做矯 正。術後外觀上可見歪斜的肩膀及骨盆已獲得矯正,矯正 角度 66 度,矯正比例 73%。 特發性脊椎側彎-背架矯正篇 (Idiopathic Scoliosis) 特發性脊椎側彎,聽起來好像很可怕,其實並不會,
年紀確實是導致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並非銀髮族的專利,下面帶你來看有哪些好發族群,如果你恰好是高風險族群,更不能錯過文章下半部關於治療的建議與保養方式喔! 退化性關節炎的好發族群1.銀髮族台灣的退化性關節炎人口比例高,主要好發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群體,我們可以從各個年齡層的比例分布狀況來評估患病的風險值: 40歲以上:1-2成50歲以上:4-5成60歲以上:5-6成70歲以上:7成以上由此可知,退化性關節炎幾乎是大部分長者都會面臨的問題,需要你我共同來了解退化性關節炎治療與照護的相關知識。 2.肥胖族當我們正常行走時,關節炎支架單側膝關節就需要承受1.5倍體重的重量,因此過度的重量會讓承重關節、軟骨的負擔增加,進而產生大量磨耗,可能導致關節提前老化,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症狀,因此也是退化性關節炎常見的族群之一。 (想減重又怕造成關節損傷怎麼辦?提供專業的建議給您參考:關節不適?別忽略體重所帶來的困擾!專家教你這樣選擇運動!) (若您需要專業人員協助改善體重困擾,歡迎參考逆糖減脂療程)3.勞工與運動員因為職業關係,需要高強度且長期使用身體關節(例如:搬運負重、高強度反覆訓練、久站/久蹲等),不僅會過度消耗關節中的軟骨,也可能會因為受傷導致關節損害。 4.更年期後女性比起男性,女性更容易患上退化性關節炎,這是因為家務勞動長期多由女性處理,加上更年期停經後會出現骨質疏鬆的現象,這些都是導致退化性關節炎症狀提前找上婦女的原因,比例上來說,女性會比男性高出2倍左右。 關於骨頭退化症狀與關節生病後會對生活造成什麼影響?建議家中有長輩,甚至自己就是患者的朋友們,必須要關注接下來的病程資訊。 以上是退化性關節炎的相關資訊,希望內容涵蓋的病理、治療與保健知識能為您帶來幫助,儲值健康的本錢從呵護關節開始,若您希望能透過不動刀的方式擺脫關節疼痛與不便,想藉由I CARE PRP+優適骨重新找回行動靈活的人生,歡迎您點擊下方按鈕進入頁面預約,後續將有專人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