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很愛吃保健食品,根據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2013年統計,台灣人1年吃下的保健食品高達1,095億元,可蓋1.5棟的101大樓。很多人把保健食品當成「保命符」,以為吃了它就可以遠離三高、癌症。保健食品不是萬靈丹,跟藥品一樣有其副作用。更令人擔心的是,國人愛吃保健食品,卻不知道會跟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幾年前,一項調查結果發現,高達9成的民眾不知道食物跟藥品也有交互作用。事實上,很多食物、中草藥會改變藥物的代謝。很多人吃芭樂喜歡沾甘草粉,殊不知,甘草可解百毒,所含的甘草酸有利尿作用,會改變血液中鉀離子的濃度;吃心血管疾病藥物的人,若常吃甘草則可能改變藥物的作用。以下是國人常吃的保健食品,到底會跟哪些藥物產生交互作用? 引起哪些副作用?特別請藥物毒理學及食品營養專家解析,民眾可以更聰明吃褐藻糖膠保健食品。
大自然海域之海藻類(如海蘊、裙帶菜孢子葉或昆布等),其表面獨有的黏滑物質,即含有豐富的「褐藻醣膠」成分,是一種水溶性高分子多醣類,其化學結構為由「硫酸岩藻醣」(Fucose)所構成的多醣體,是維持人體健康所必需,且為人體八種必需醣中最不容易由食物中攝取的營養素;海蘊 Fucoidan 褐藻糖膠,屢屢為日本專家所推薦,目前已名列日本保健機能性食品暢銷排行榜之中。不同褐藻所萃取的褐藻醣膠,其功效略有不同,而來自日本沖繩天然純淨海域的海蘊,其褐藻醣膠的含量為最多、效用也較高;而沖繩海蘊的年獲產量有限,每年僅約2萬2仟噸,而每1公斤僅可萃取約1公克的褐藻醣膠,是大自然的寶藏且得來不易。
但統計過去數十年約 30 個研究,可以發現,短期服用維生素 C 者,獲得感冒的風險整體其實只下降約 5% 而已(「是我的話,應該會選擇多運動來提升體力、預防感冒。」林世航補充);但若是「長期」服用,則能夠縮短感冒的整體過程(小孩子可縮短 13.2%,大人可縮短 7.7%),因此,想要感冒早點退散可不能臨時抱佛腳。最後,已經感冒才吃維生素 C,是沒有任何幫助的,無、效、喔!事實上,維生素 C 的每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約是 100 毫克,換算成日常飲食約是芭樂半顆,或是褐藻糖膠奇異果一顆而已。但市面上的維生素 C 動輒數百到 1,000 毫克,而研究發現人體攝取約 400 毫克的維生素 C,體內的狀態就已達到飽和,多餘劑量會從尿中排出,所以吃多了也沒有用處!且維生素 C 攝取太多,可能會造成草酸濃度提高,因而增加腎結石風險,大家也要注意這點。
推薦網站:保健食品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