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電視修理 (65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現在的液晶電視修理螢幕,都在螢幕上塗有特殊的塗層,使螢幕具有更好的顯示效果,平常大家使用的髮膠、酒精、夏天頻繁使用的滅蚊劑等噴洒到螢幕上,會溶解這層特殊的塗層,對液晶分子乃至整個螢幕造成損傷,導致整個電視壽命的縮短,因此儘量避免與水分和化學藥品的接觸。六.千萬不要自己拆卸LCD,即使在沒有接通電源的情況下。因為關閉了很長時間,電視的背景照明組件中的CFL換流器依舊可能帶有大約1000伏的高壓。1000伏的高壓無異於一記重重的「化骨綿掌」,嚴重的人身傷害是免不了的。另外,即使沒被電倒,錯誤的操作也有可能導致顯示屏暫時甚至永久的不能工作。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畫質表現為電漿電視勝出就畫質而言,設計製作品質良好的液晶電視與液晶電視不見得有很大的差別,但先天性能上液晶電視有兩項缺陷.其一是液晶電視畫面很難做到全黑[因為液晶面板不能完全遮蔽背光],其二是必須靠旋轉液晶分子角度來改變畫面明暗度的液晶電視,在反應速度上遠遠不及放電發光的電漿電視,因此在呈現快速移動影像時,液晶多少有殘影現象出現。如何選購液晶電視或電漿電視?當您已經決定好要買液晶或電漿電視機之後,那您又該如何去選擇讓自己能夠滿意的品牌?當然最好是能夠尋找到有很多機種同時擺在一起比較的展示店,但是因為目前這些高科技產品的成本仍然非常的高昂,一般的商店並無法提供很多機種讓各位買家同時做比較,因此提供一些簡單的方法給您作參考,不管是電漿電視或是液晶電視機,只要注意看人物皮膚上的膚色是否很接近自然的原色,還有在黑色上的表現如何,比如人的頭髮是一叢或是絲絲分明,有些產品甚至在色彩方面表現飽得過火,也就是太濃了,想調淡一點卻又太淡,還有目前市面上有部份液晶電視維修已經能支援到1080i[HDTV數位節目]以30-37吋來講,價格約在80000台幣左右[台製],或300,000台幣左右[日製],有的僅支援到480P,此款機種以30左右的機種來講,價格約在70,000台幣左右[台製],或220,000台幣左右[日本製]。電漿電視的選擇跟液晶電視大同小異,電漿電視通常都能支援到1080i,其中分別有兩種規格,XGA[1024x768以上]及VGA[480x768]兩種,以42-43的機種來講,其價格分別為XGA的機種大約是20-30萬台幣左右,而VGA機種大約是10萬台幣左右,這兩種規格在畫質上來作比較的話,光是看規格相信您的心裡已經很清楚了,當然您本身都有一定的一筆預算來購置電視機,而不一定是要買最昂貴的,但是都有同樣的一個想法,那就是想用這筆預算買到最好的!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4年,液晶電視修理與等離子電視正面競争,等離子電視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勞動節42英寸等離子售價還要30000元,到了國國慶節暴跌至15000元。到了2005年,液晶電視逐步顯示出咄咄逼人的態势勢,一舉奠定市場基調。 2005年:索尼放棄等離子電視業務,全力專攻液晶電視2005年,可以稱之為液晶電視元年”,這一年索尼放棄耕耘多年的等離子電視,轉而全力支持液晶電視,並正式成立“Bravia”液晶電視子品牌戰略,而Bravia品牌持續至今已接近10年之久。不過,2005年日立公司推出的1024×1024解析率的等離子電視引起了軒然大波,出色的畫質表現讓人們無法忽視等離子的存在,事實上,2005年等離子電視依舊有眾多支持者,松下更是無數次表態等離子是更好的電視顯示技術。 2006年: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齊頭並進,HDMI接口成主流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齊頭並進,雙方雙爆發,絕大多數電視配備最新HDMI多媒體接口,52英寸的液晶電視已經有1080p全高清版本可選,這也是當時液晶的最大的優勢(等離子面板很難實現高解析率)。全高清1080p液晶電視上市價格高達30000餘元,而國產電視品牌則迅速將其價格拉低至17000元左右,在當時看來,47英寸尺寸已經十分驚人,17000元的價格也十分親民。2006年下半年,索尼一口氣推出5大系列Bravia電視新品,分别定為高端、中高端、主流、中低端和入門級五大市場,這讓等離子電視難以招架。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但面對未來環境的發展與市場變遷及競爭者的挑戰,仍然有許多課題需克服。綜觀液晶面板產業所面臨的環境變遷因素,包括以下幾項:(一) 替代產品趨緩雖然液晶面板產業的產值逐年提升,液晶電視也被視為市場的主流,但 PDPTV 和 OLED TV 因為耗能壽命與成本問題,所以未來市場驅動因素仍依賴 LCDTV 以及各類型新興消費性電子的應用。(二) 投資甚鉅,市場不確定性增加液晶產品的投資金額,動輒 30 至 40 億美元,雖然造成潛在廠商進入的障礙墊高,但也使得投入廠商的退出成本也相對提高,尤其切割尺寸持續成長,但大尺寸的新興應用並不明確,市場風險亦相對增加。(三) 成本成為不可承受之重,關稅議題動見觀瞻。在各國政府有意培植當地電視產業情況下,進口液晶電視維修產品多被視為消費性電子產品而課以高額關稅,或規範液晶電視產品必須要有相當比例的內製零組件。而這將牽動液晶電視廠商的成本組裝及模組運籌,及全球供應鏈的布局。(四) 市場區隔二極化液晶電視也有相同的二極變化,針對特定市場,如價格高度敏感(超低價位) 、畫面品質堪用(類比訊號) 、大型量販通路(以量取勝)的市場區隔為主要對象,價格屢創新低,但強調高畫質及高性能的液晶電視市場需求亦不斷成長。第二節 產業趨勢變化與分析回顧電視發展的歷史,黑白映像管電視於 1941 年問世,1953 年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 FCC(Federal Communication Council)正式將彩色電視納為製播傳輸的標準(陳勝強,2005)。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現今的社會上,幾乎家家都有彩色電視,不管是傳統式、液晶電視維修、電漿等等。各式各樣的電視推陳出新,但又有誰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奧秘呢?又有多少人 能正確的做出選擇?二、章節架構與研究方法先了解電視的歷經過程,再從液晶、電漿其發現,進一步介紹液晶電視以及 電漿電視,最後,在取兩者優點、缺點做比較。好讓許多百思不解的人,能夠清楚明白的了解到這兩種電視的差異。 貳正文一、何謂電視可解釋為以下 3 點:1、指將連續的、動態的圖象和聲音轉換為電子訊號,並通過各種渠道傳輸電子訊號,然後再將電子訊號還原為圖象和聲音的技術。2、指接收這種電子訊號的設備,即可以接收並還原電子訊號為活動的、連續的圖象和聲音的裝置,通稱電視機。3、一種特別的社會文化現象,特指人與人之間、人群和人群之間、人群與人之間使用電視作為傳播載體進行信息交流、信息傳播的一種過程,諸如電視節目的 製作、電視訊號的傳輸、電視訊號的接收和觀眾對於電視節目內容的評判和反饋 等的各個方面。二、電視的發展歷史電視不是哪一個人的發明創造。她是一大群位於不同歷史時期和國度的人們的共同結晶。早在十九世紀時,人們就開始討論和探索將圖象轉變成電子訊號的方 法。在 1900 年,「television"一詞就已經出現。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大尺寸平面顯示面板應用市場分析全球大尺寸平面顯示面板應用市場分析5-1 大尺寸面板應用市場與發展趨勢 5-1 大尺寸面板應用市場與發展趨勢大尺寸面板主要的應用產品為液晶電視、桌上型液晶監視器、及筆記型電腦,而近年來大型公共顯示器也隨著次世代廠房的開出,逐漸嶄露頭角。本章針對上述各產品進行探討,以窺未來發展趨勢。5-1 大尺寸面板應用市場與發展趨勢圖5-1-1為全球大尺寸面板需求量,2008年全球大尺寸面板需求量約4億2000萬片,較2007年成長18%,預期2009~2012年,大尺寸面板需求量成長幅度可以維持在10%以上。2008年全球大尺寸面板市場規模達754億美元,其中液晶電視、液晶監視器、筆記型電腦分別為398億美元、217億美元、128億美元,如圖5-1-2所示。由於液晶電視尺寸較大、且平均單價較高,雖第五章 全球大尺寸平面顯示面板應用市場分析然面板的需求量較液晶顯示器及筆記型電腦少,但其市場產值為大尺寸面板產值中比重最大者。另外,由於全球液晶電視的滲透率不如液晶電視維修及筆記型電腦來得高,未來液晶電視仍為面板業者還能有所期待的區塊。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風暴及面板價格持續下滑影響,大尺寸面板產業產值成長率不如預期,比起2007年只有4%的成長,預計2009年在面板需求仍不明朗情形下,產值將會出現負成長,預估產值為700億美元。2009年大尺寸面板將只有大型公共顯示器有些微的成長性。5-1 大尺寸面板應用市場與發展趨勢 5-1 大尺寸面板應用市場與發展趨勢第五章 全球大尺寸平面顯示面板應用市場分析5-2 平面電視市場與產品發展趨勢平面電視機的市場發展至今,液晶電視已經超越電漿電視(PDP)成為主流,並往更大尺寸的趨勢發展。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需求的波動深受景氣循環與價格的影響,供給面則是受到廠商生產線良率的提升與否變動。當良率提升產量增加但需求卻不如預期時,價格就會產生波動,市場便會處於一個不穩定的均衡解,不斷的在供過於求與供不應求的循環中。23近來,在大尺寸應用中,由於 PDP 技術的影響,近期 LCD TV 更是以低價策略搶攻市場佔有率,價格明顯受到市場需求的牽制。(四) 生產設備與製程有主流世代交替汰換的壓力TFT-LCD 產品生命週期短,造成廠商創造出的獨有技術無法持久,必須不斷投入大量的研發費用,發展更新穎的技術,形成其他廠商的技術障礙;此外,由於生產線、製程技術更替速度快的要求下,生產設備也必須不斷更替,因此,產生大量的研發與固定成本,使廠商必須依靠規模經濟的學習曲線降低單位生產成本。(五) 國際化分工現象普遍全球資訊電腦市場競爭激烈,除價格競爭外,各資訊用產品大廠為降低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要求顯示器供應商就近供應。因此顯示器廠商多將勞力密集的低階產品移至海外生產,銷售、採購;而財務、研發及高階產品的製造由總公司掌握,盡力達到最適化的佈局以提高競爭力,而普遍出現國際化分工的現象。如日本廠商將生產製造移至台灣。(六) 產業結構的完整性有利於競爭優勢的創造由於 TFT-LCD 的原物料及生產成本高、生產技術及過程繁瑣,因此完整的產業供應鏈可大幅提升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並能集中市場高度。(七) 國內同業人才流動普遍由於 TFT-LCD 產業的生產技術及過程繁瑣,且培養研發人員需要長時間與費用,造成人才供不應求,因此同業之間的人才流動相當普遍,甚至會出現半導體產業之間爭才的現象。第二節 產業關鍵成功因素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全球 LCD TV 市場已於 2006 年進入高度成長期,為了因應消費者對於數位內容顯示品質的需求,LCD TV 面板畫質技術(亮度、對比、電視維修、視角與反應速度)的提升,將有助於 LCD TV 商機的發展。而若要在LCD-TV 市場獲致成功,必須具備以下幾點:24(一) 低價成本結構投資費用減少程度、製程技術與良率、運籌能力、規模經濟。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角度不同液晶顯示器一般不用考慮可視角度問題,但液晶電視修理必須有足夠大的可視角度,目前液晶電視的可視角度達到了 170 度。可視角度小,在較大的角度觀看時畫面就會失色,對比度和顏色表現都很差,這樣的液晶電視不適合家庭使用。廣視角技術不僅關係到液晶顯示器的可視角度,還直接影響到了液晶面板的時間、亮度等其他性能參數。9目前,液晶電視主流的廣視角技術有:IPS 技術,利用空間厚度、摩擦強度、橫向電場驅動的改變使液晶分子作大幅度的平面旋轉角;PVA 技術、MVA 技術、CPA 技術原理基本類似,利用液晶分子的雙向傾斜以大幅度縮短響應時間,改變液晶分子配向讓視角更為寬廣;OCB 技術,則是光補償雙折射的方法,減少了加電狀態下液晶分子的偏轉角度;ExtraView 技術,增加了瀏覽角度;現代的 FFS技術,使用了透明的 ITO 電極讓透光率提高。這些技術雖然是以改善視角為主,但響應時間的縮短、色澤的表現、對比度的提高也都包含在這些技術之中。現在市場上主流的液晶面板的可視角度都達到了 170 度,已經不會對從不同角度觀看造成影響,還有一些超廣角的產品達到 178 度。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三節 競爭性產品與替代性產品目前 TFT-LCD 的替代性產品包括: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CRT)、超扭轉向列型液晶(Super Twisted Nematic,STN LCD)、低溫多晶矽 TFT LCD(Low Temperature Poly-Si,LTPS)、電漿顯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s,PDP)與電激發光顯示器(Electro Luminescene Display,EL Display)等。就技術而言,各產品的應用範圍有所不同,將以替代品之功能強度、價格競爭力、市場區隔程度、消費者或下游廠商之轉換成本等各因素來探討替代品威脅程度:(一) 替代品之功能強度當替代品之功能與現存產品差異不大或其功能越強,則威脅性也越大。在此以厚度、螢幕尺寸、視角、反應速度、電視修理、解析杜、耗電量、使用壽命、對比與色階調性來作為判斷功能之依據,其各替代品之功能強度將以表 6 作說明。(二) 替代品之價格競爭力當替代品價格競爭力越強時,產品本身越容易被替代。尤其當產品功能差異不大時,價格扮演的替代程度也越大。在顯示器方面,TFT-LCD Monitor 替代CRT Monitor 已成為趨勢。(三) 替代品市場區隔程度當替代品市場區隔越相近,替代程度也越大。目前產品市場區隔是以產品最適生產尺寸為依據。如 PDP 適用於大型顯示螢幕,OLED 則偏重於在小尺寸產品之應用,兩者的應用市場跟 TFT LCD 有所差距,故 TFT LCD 產品與這兩種替代品的市場區隔程度高。而 STN LCD、LTPS 與 TFT LCD 是相同尺寸與規格之市場區隔,但 STN LCD 在較大尺寸的螢幕市場上,因為畫質與反應速度處於劣勢,因此已被 TFT LCD 取代,而 LTPS 則因製程技術的問題,尚未能在大尺寸的面板量產,但因其產品特性將使得替代程度極高。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三節 水平分工或垂直整合狀況全球電視產業的轉型,並結合新世代消費電子與IT產業所造就的龐大商機,吸引著日本、韓國與台灣等亞太面板三強積極投入LCD TV市場佈局。從平面顯示電視市場的兩種產業模式,自行製造關鍵元件的產業鏈垂直整合,以及關鍵元件高度專業化分工製造的水平整合模式。電視製造廠商在面對全球化競爭時,水平整合的模式可能會使他們無法在關鍵元件上取得更為合理的價格,因此,垂直整合將會是電視維修製造廠商較為可行的策略。此外,由於大型TFT面板的高度需求,垂直整合的新方向與重量級電視品牌製造商結盟韓國 TFT-LCD 廠商重視集團內上中下游垂直整合之型態;台灣廠商則偏向19於上中下游網絡專業分工。台灣 TFT-LCD 廠商上下游垂直整合程度相對於韓國而言並不高,除了奇美電子之外,台灣其他廠商並不自行生產上游材料。在技術研發方面,台灣也不如韓國積極。而在面板製程、模組構裝、銷售與品牌方面,台韓兩國皆傾向垂直整合。不論是集團內或區域內垂直整合,皆顯示出 TFT-LCD產業為較適合垂直整合之產業。另外,以日本市場為例,PC 產業的營收已嚴重落後於電視、DVD 與數位相機等前三大消費性電子產品。在未來如果沒有一個具主導性的平台標準,而且二線廠商可能無法負擔自行開發的成本,而這樣的任務就落到某些擁有充分財力與地位的製造業者,所以回歸一定程度的垂直整合經營模式可能是有意義的。台灣 TFT-LCD 產業發展至今,在關鍵零組件上包括 CF、驅動 IC、偏光片、背光模組等都已有相當基礎,與面板廠之間的上下游搭配合作情形也很好,不過仍有一些尚待努力的地方。如玻璃基板以及增亮膜(Dual Brightness EnhancementFilm;DBEF),目前台灣廠商尚無能力自己生產,雖說康寧(Corning)、電器硝子(NEG)已來台設廠,但仍希望看到台灣能發展自己的技術。TFT-LCD 產業的發展對台灣的繁榮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而 TFT-LCD 產業要更有競爭力,適度的垂直整合勢在必行。第四節 價值鏈分析從全球 TFT-LCD 產業規模來比較台、日、韓之面板家數及規模,顯然台灣面板家數過多,先進世代 7 代以上投資落後不足,反之落後世代廠 5 代及以下則投資過度,台灣面板廠之營運聚焦於擴大規模,其理由認為「規模等於競爭力」,但日、韓競爭者卻聚焦在下游組裝及通路之整合,日本面板大廠 Sharp、Sony 自己以先進 6 代、7 代、8 代生產面板,自己組裝(也委託代工)並有享譽全球之品牌,韓國之 Samsung 及 LG 亦複製日本 LCD 之品牌、製造及通路策略。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展望未來,由於大陸市場的家電下鄉計畫產生了相當的影響力,中國政府原本的補助計畫集中於家電,但在2009年則有計畫延伸到電腦產品,可望為市場注入成長的動力。台灣兩大液晶監視器廠商出貨量拉近 2009展望保守隨著全球液晶監視器市場在2008年第四季的表現不佳,台灣液晶監視器廠商出貨也出現了少見的衰退。根據WitsView ,2008年第四季台灣液晶電視維修出貨量為2,397萬台,較第三季衰退23.3%,全球最大液晶監視器生產廠商冠捷在2008年第四季出貨量為789萬台,較前季衰退逾2成;第2大廠群創出貨量為717萬台,有拉近與冠捷的差距的趨勢;其他二線廠商減少幅度還高於冠捷、群創,因此整體出貨量衰退超過2成。2008年對台灣液晶監視器產業是變化甚大的一年,包括群創與冠捷出貨量在年末時已拉近、奇美完全退出液晶監視器生產事業、光寶液晶監視器生產線轉移至緯創;另外,仁寶未來將以液晶電視為顯示器事業未來成長重心。2009年第一季台灣液晶監視器出貨量相較前季將微幅衰退,整體而言,預估2009年第一季台灣液晶監視器出貨量將較前季減少,所有台灣廠商中,只有群創出貨量預估將高於2008年第一季。由於2009年全球經濟景氣展望不佳,預期搭配液晶監視器的終端產品桌上型電腦需求量將出現衰退,而液晶監視器替代CRT的換機潮也近尾聲,因此整體液晶監視器產業成長動能並不強。5-3-2 筆記型電腦市場在筆記型電腦逐漸取代桌上型電腦的趨勢下,每年成長力道依舊強勁,2008年全球筆記型電腦市場需求約達1億3,050萬台,較2007年1億400萬台成長約25%,如圖5-3-3所示。不過由於美國的整體消費能力受到金融風暴最大的衝擊,加上全球經濟之連鎖效應,因此2009年全球筆記型電腦銷售勢必受到影響。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現今的社會上,幾乎家家都有彩色電視,不管是傳統式、液晶電視維修、電漿等等。各式各樣的電視推陳出新,但又有誰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奧秘呢?又有多少人 能正確的做出選擇?二、章節架構與研究方法先了解電視的歷經過程,再從液晶、電漿其發現,進一步介紹液晶電視以及 電漿電視,最後,在取兩者優點、缺點做比較。好讓許多百思不解的人,能夠清楚明白的了解到這兩種電視的差異。 貳正文一、何謂電視可解釋為以下 3 點:1、指將連續的、動態的圖象和聲音轉換為電子訊號,並通過各種渠道傳輸電子訊號,然後再將電子訊號還原為圖象和聲音的技術。2、指接收這種電子訊號的設備,即可以接收並還原電子訊號為活動的、連續的圖象和聲音的裝置,通稱電視機。3、一種特別的社會文化現象,特指人與人之間、人群和人群之間、人群與人之間使用電視作為傳播載體進行信息交流、信息傳播的一種過程,諸如電視節目的 製作、電視訊號的傳輸、電視訊號的接收和觀眾對於電視節目內容的評判和反饋 等的各個方面。二、電視的發展歷史電視不是哪一個人的發明創造。她是一大群位於不同歷史時期和國度的人們的共同結晶。早在十九世紀時,人們就開始討論和探索將圖象轉變成電子訊號的方 法。在 1900 年,「television"一詞就已經出現。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DP TV 因具解析度、體積小、畫質佳且無視角限制及成本優勢等,且 PDPTV 目前技術逐漸成熟,市場接受度逐漸提升,但因 PDP TV 耗電量高、產品壽命較短,以長期來看競爭力將不如 RP TV。LCD TV 具有輕薄與低耗能優勢,隨著全球各地五代廠的量產,LCD TV 銷售量將快速成長,成為 TV 市場主流產品。而隨著 LCD TV 取代 CRT TV,受惠最大的將是 TFT-LCD 面板廠商。使得台灣廠商持續投入 TFT-LCD 面板產業,產量超越日本、僅次於韓國。目前 OLED 顯示螢幕大部份用在手機市場,由於 OLED 不依賴於背光照明,因此在亮度、對比度和色彩方面優於 LCD 和電漿顯示螢幕。但是未來要進入主流電視維修市場,廠商則必須製造 20 吋或者更大尺寸的 OLED 螢幕,儘管新力(SONY)和東芝(Toshiba)等廠商宣稱 OLED 顯示技術的畫質越來越好,但但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iSuppli 所公佈的市場分析報告指出,由於價格高和製造技術上的一些障礙,該技術需要花費更多時間。 數位電視產品市場發展過程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CRT TV LCD TV & PDP TV OLED TV􀂄已發展至極限􀂄未來 2~3 年,LCDTV 仍是主流􀂄未來 10~20 年將取代液晶電視。第八章 液晶電視 (LCD TV)產業競爭分析第一節 競爭優勢分析從全球 TFT-LCD 產業規模來比較台、日、韓之面板家數及規模,顯然台灣面板家數太多,先進世代 7 代以上投資落後不足,反之落後世代廠 5 代及以下則投資過度,台灣面板廠之營運聚焦於擴大規模,其理由認為「規模等於競爭力」,但日、韓競爭者卻聚焦在下游組裝及通路之整合,日本面板大廠 Sharp、Sony 自己以先進 6 代、7 代、8 代生產面板,自己組裝(也委託代工)並有享譽全球之品牌,韓國之 Samsung 及 LG 亦複製日本 LCD 之品牌、製造及通路策略,下游組裝及通路對面板產業異常重要,下表 11 為各國液晶電視產業比較。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角度不同液晶顯示器一般不用考慮可視角度問題,但液晶電視修理必須有足夠大的可視角度,目前液晶電視的可視角度達到了 170 度。可視角度小,在較大的角度觀看時畫面就會失色,對比度和顏色表現都很差,這樣的液晶電視不適合家庭使用。廣視角技術不僅關係到液晶顯示器的可視角度,還直接影響到了液晶面板的時間、亮度等其他性能參數。9目前,液晶電視主流的廣視角技術有:IPS 技術,利用空間厚度、摩擦強度、橫向電場驅動的改變使液晶分子作大幅度的平面旋轉角;PVA 技術、MVA 技術、CPA 技術原理基本類似,利用液晶分子的雙向傾斜以大幅度縮短響應時間,改變液晶分子配向讓視角更為寬廣;OCB 技術,則是光補償雙折射的方法,減少了加電狀態下液晶分子的偏轉角度;ExtraView 技術,增加了瀏覽角度;現代的 FFS技術,使用了透明的 ITO 電極讓透光率提高。這些技術雖然是以改善視角為主,但響應時間的縮短、色澤的表現、對比度的提高也都包含在這些技術之中。現在市場上主流的液晶面板的可視角度都達到了 170 度,已經不會對從不同角度觀看造成影響,還有一些超廣角的產品達到 178 度。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高溫的情況下或以極高動能的電子撞擊氣體分子或原子時,原本電中 性的氣體原子,也會產生游離現象,其中被游離出的自由電子,稱為負離子;而游離後的原子就帶有等量的正電荷,成為正離子這種過程稱為 電離。電漿態就是指含有等量正負離子對的氣體狀態,故仍處於電中性。由於需在極高溫下,原子才分解成離子對,因此我們可說電漿態3、的最高溫度態,也是人稱它為物質的第四態。4、地球大氣層的外圍,存在一層來自太陽的高能量粒子與大氣分子碰撞,所形成的電漿離子層,稱為電離層(或稱為增溫層),此層距地面 85~550公里,溫度可達 1300℃。5、對電漿而言,當射入的電磁波頻率小於某個數值時,射入電磁波將無法穿透電漿層,而會被反射回來。6、太空中的許多發光星體,如太陽,其內部大都呈現電漿態。7、日光燈及霓虹燈的發光、閃電、南北極的極光、都與電漿有關,而彗星 的離子尾、火箭的尾氣、傳統電視維修及電腦螢幕後面的電子槍內,也都有電漿的存在。8、在半導體製程中,蝕刻被用來將某種材質自晶圓表面上移除,而電漿蝕刻是目前最常用的蝕刻方式。9、更重要的是,人類未來最具潛力的能源是核熔合,由於核熔合是在非常高的溫度(高於 10k)下才有可能發生,因此這些氫、氦等氣體已經都成電 漿態,所以電漿性質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全球 LCD TV 產業鏈中,台灣並無具備國際知名度品牌大廠,僅在中上游領域中具備全球競爭力,目前全球 LCD TV 面板供應商集中於前五家(Samsung、LPL、AUO、CMO、Sharp),約佔全球 LCD TV 出貨量的 95%。其中台灣的友達、奇美電則為新力(Sony)的 BRAVIA 品牌液晶電視主要面板供應廠之一。台灣LCD TV 的組裝代工廠幾乎都集中在冠捷、瑞軒、仁寶、緯創、友達和鴻海六大組裝廠手中,明顯呈現聚集化趨勢,佔台灣的全球代工訂單逾 90%,促使代工產業競爭更加激烈。目前冠捷為台灣最大液晶電視代工廠,手中握有包括飛利浦(Philips)、大陸電視品牌業者等訂單,預估 2009 年液晶電視總出貨量可達約 800萬台規模;仁寶則擁有東芝(Toshiba)等業者液晶電視訂單,預估 2009 年出貨量約達 350 萬台;緯創則同樣擁有東芝等業者訂單,至於三星、夏普、Panasonic等品牌業者,對於台廠液晶電視釋單量能仍相當有限,表 4 為台灣 LCD TV 代工集中前六大廠。表 4 台灣 LCD TV 代工集中前六大廠資料來源:拓墣產業研究所,2009/11第二節 產品的差異化程度目前主要的消費型電視機大致可分為直視型與背投電視兩大類,直視型電視修理依厚度可分為較厚的 CRT TV 與較薄的平面型(Flat Panel) TV 兩種,而平面型又可再分為電漿電視(PDP TV)與液晶電視(LCD TV)兩種,投影型一般分為前投式與背投式,前投式一般出現在商用市場,而背投式電視機依光機引擎技術可分為CRT- based、LCD-based、DLP-based、LCOS-based 等四種。平面顯示器(FPD)畫質方面技術的發展,基本上都是以原有 CRT TV 的畫質表現做為範本,畢竟 CRT TV 技術已達到進化的頂點,加上現在一般消費者習慣CRT TV 的畫質表現,在選購新一代的 FPD TV 時通常會拿 CRT TV 的畫質表現做為比較參考,因此各種 FPD TV 畫質技術的發展目標,首先就是要趕上,再來就是要超越 CRT TV。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避免電視機長時間工作,在不使用的時候儘量能夠關閉顯示器,或者降低它的亮度,關閉後加上電視套更好,這樣做可以防止液晶螢幕上積累太多的灰塵(液晶材質非常容易吸附灰塵),否則時間久了會造成內部燒壞或者老化,進而產生壞點。二.避免經常觸碰液晶螢幕,不要因為好奇經常用手指對螢幕指指點點或用尖物在LCD表面上滑動,以免劃傷表面。三.要採用正確的清除LCD電視螢幕表面污垢的方法。液晶屏是液晶電視的核心部分,自然也是我們清潔的重點。LCD顯示屏表面覆蓋玻璃。如果發現LCD顯示器表面有污垢,應當使用正確的方法將污垢清除。在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將清潔劑直接噴到螢幕表面,它很容易流到螢幕裡面導致LCD螢幕內部出現短路故障,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清潔螢幕還要定時定量,否則會對電視屏造成一些不良影響。四.注意保持電視機的乾燥度。主要液晶屏的通風和保持乾燥,不要把電視放在潮濕的空間內。同時也要保持零件的乾燥。所以即使平時不使用電視也最好定期開機通電,讓顯示器工作時產生的熱量把機內的潮氣驅趕出去。五.如果濕氣已經進入了液晶電視 修理,就必須將其放到比較溫暖的地方,以便讓其中的水分揮發掉。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章 液晶電視維修(LCD TV)產業發展沿革第一節 液晶電視 (LCD TV)業沿革從圖 2 可看出整體平面顯示技術之發展歷程,TFT-LCD 萌芽於 1980 年代,1990 年代中期開始大量應用於筆記型電腦,90 年代末期則與 CRT 技術共存共榮,成為電腦顯示器之兩大應用技術;直到 2001 年末 LCD Monitor 正式替代 CRTMonitor 成為電腦顯示器之技術主流,目前朝向 LCD TV 及新應用領域發展。1990 年代末期之 PDP 約相當於 TFT-LCD 在 1990 年代以前之萌芽期;由於1995 年日本富士通成功將 42 吋 PDP 商品化使得 PDP 得以開始進入建廠量產之階段;2000 年起,PDP 拜日本於 1997~2000 年間建立產能,而開始進入成長期,並與各種投影電視(如過去之 CRT 及 LCD 投影電視及近來之 DLP 投影電視)共存共榮。OLED 與 FED 目前則類似 1990 年以前之 LCD 萌芽期,仍有重要之技術突破,目前仍僅止於利基市場之應用。綜上所述,TFT-LCD 不僅已完成技術萌芽及與 CRT 共存共榮階段,且已正式進入完全替代 CRT Monitor 成為主流技術並且朝向大型 LCD TV 以及新應用領域發展;而 PDP 則是經過技術萌芽階段,目前在產能開始建立並與投影電視共存共榮之過程;OLED 與 FED 則仍處於萌芽階段。因此就平面顯示發展歷程而言,TFT-LCD 與 PDP 將是兩大主要應用技術主流。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LCD TV 的組裝代工廠幾乎都集中在冠捷、瑞軒、仁寶、緯創、友達和鴻海六大組裝廠手中,明顯呈現聚集化趨勢,佔台灣的全球代工訂單逾 90%,促使代工產業競爭更加激烈。目前冠捷為台灣最大液晶電視代工廠,手中握有包括飛利浦(Philips)、大陸電視品牌業者等訂單,預估 2009 年液晶電視總出貨量可達約 800萬台規模;仁寶則擁有東芝(Toshiba)等業者液晶電視訂單,預估 2009 年出貨量約達 350 萬台;緯創則同樣擁有東芝等業者訂單,至於三星、夏普、Panasonic等品牌業者,對於台廠液晶電視釋單量能仍相當有限,表 4 為台灣 LCD TV 代工集中前六大廠。表 4 台灣 LCD TV 代工集中前六大廠資料來源:拓墣產業研究所,2009/11第二節 產品的差異化程度目前主要的消費型電視機大致可分為直視型與背投電視兩大類,直視型電視依厚度可分為較厚的 CRT TV 與較薄的平面型(Flat Panel) TV 兩種,而平面型又可再分為電漿電視(PDP TV)與液晶電視維修(LCD TV)兩種,投影型一般分為前投式與背投式,前投式一般出現在商用市場,而背投式電視機依光機引擎技術可分為CRT- based、LCD-based、DLP-based、LCOS-based 等四種。平面顯示器(FPD)畫質方面技術的發展,基本上都是以原有 CRT TV 的畫質表現做為範本,畢竟 CRT TV 技術已達到進化的頂點,加上現在一般消費者習慣CRT TV 的畫質表現,在選購新一代的 FPD TV 時通常會拿 CRT TV 的畫質表現做為比較參考,因此各種 FPD TV 畫質技術的發展目標,首先就是要趕上,再來就是要超越 CRT TV。在 LCD TV 市場邁向成熟化階段,高附加價值的 LCD TV 成為驅動消費者願意花費更高價格來購買,像是局部黯淡技術所帶來在動態對比/範圍、低功耗、無汞、以及高反應速度等性能優勢,成為呼聲最高的主流附加價值功能之一。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板的不同主要在亮度、視角、反應速度與對比度上。在高畫質影像的取得上,在迴路設計上,液晶電視運用傳統利用於映像管電視 維修上的Y/C分離迴路,以增加影像景深的銳利度。所以液晶電視絕對不同於電腦用液晶螢幕。顯像方式完全不同液晶電視的顯像原理是透過背面的背光模組進行發光,再由電晶體控制每個像素液晶分子的透光程度。電漿電視的平均使用年限較液晶電視短,約20000至30000小時,之後亮度就會降到原來的一半左右,如果以每天觀看電視8個小時計算,約是7-10年。二者的優缺點比較:耗電量液晶電視勝出電漿電視的耗電量要比液晶電視還大,一般來說相近尺寸的機種相比,液晶電視大約只有電漿電視的40%的耗電量,同時也讓液晶電視比電漿電視散發出較低的熱量體積與重量液晶電視勝出。耗電量:液晶電視<電漿電視 40%重 量:液晶電視<電漿電視 25%厚 度:液晶電視<電漿電視 40%壽 命:液晶電視>電漿電視 2倍液晶電視可以做得比同尺寸的電漿電視更輕,更薄,而且差距還蠻大的,液晶電視比電漿電視的厚度大約是縮減了40%,重量則是大約縮減了25%,更適合於裝潢空間的掛壁使用。使用壽命為液晶電視勝出目前電漿電視受限於螢光體的材料,使用壽命大約是20,000-30,000小時[屆時畫面亮度會衰減約剩一半],而液晶面板本身壽命大約是50,000-60,000小時因此挑剔的用家只要每20,000小時左右更換一次液晶電視的背光模組,又可以繼續使用,電漿電視則是使用約20,000-30,000小時[每天平均觀看8個小時,大約是7~10年之後],就必須舊換新了。

 

文章標籤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