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口譯碩士畢業的新手,大概談一下。語言能力:中英文,體現在語言理解力,組織能力上。語言能力好優勢會很明顯,我有倆同學是本科中文系出身,聽她們的英到中口譯那叫一個舒服,語言非常靈活和優美。記憶力:短時記憶。同傳沒交傳需求高,我的交傳老師是可以五分鐘不記筆記做交傳的,非常強悍。multitasking:同時間處理多個任務的能力。對於同傳來說,聽原文,處理信息,說譯文,監控自己的譯文,這些需同時進行。交傳,聽,記筆記(按理解邏輯記)和看筆記提取記憶說譯文也是需要該能力。額外的,颱風,做交傳會站在講者旁邊,受到全部觀眾的關注,不能看起來聽起來緊張,不能掉價。詳見人大記者會的翻譯們的表現。聲音,清晰最起碼的,再高級些,好聽,能讓人長時間聽不厭煩。場下的素質有:學習能力,需要短時間內迅速吸收學習新的知識,可能面對的是無比長的資料或辭彙,有時候甚至什麼都沒有,需要自己去找資料。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必須抓緊任何時間猛看。印象很深的一句話:是去聯合國在奧地利的一個會場實習時聽負責整個同傳組的主任說的。他說,學口譯到後來,覺得學習對他來說一點都不困難,只要給他時間,各行各業的知識他都能掌握,可學來學去,他還是最喜歡口譯,所以他把這個當作了一輩子的事業。還有個帶過我們的老師,有自己的公司,他說,我不需要去學什麼管理,因為我每天接觸翻譯社的講者本身就是管理經營方面的專家,幫他們翻譯有錢拿還可以免費聽課。
其實,翻譯和傳譯,根本就不是這麼簡單。正如上文所說,兩種語言的掌握,只是翻譯社的翻譯工作必備的許多條件之一。而且,語言也只是工具而已。有了兩種語言的工具,也必須同時掌握雙語應用的能力和轉變的技巧,更須要有廣博的知識,對課題的揹景認識,高強的理解力,充分的常理和豐富的經驗。翻譯固然需要兩種語言,但懂得兩種語言,並不一定就懂得做翻譯。這是因為翻譯本身就是一門壆問,一種技巧。這種情形就如打高尒伕毬、彈鋼琴、和拉小提琴那樣。這些都須要用兩只手,就如翻譯需要用雙語那樣,但有了兩只手,不一定就會打高毬、彈鋼琴、拉提琴。這些都是必須用心認真去壆的功伕和掌握的技巧,而且還須要有天賦和興趣,更須努力,經常下瘔功鍛煉。
翻譯,不僅是社會需求量很大的職位之一,而且目前的缺口依然很大。據有關數據顯示,國內現有在崗聘任的翻譯社的專業人員約6萬人,翻譯從業人員保守估計達50萬人,而有關抽樣調查顯示該數字可能達到100萬人。即使如此,現有的翻譯隊伍仍無法滿足巨大的市場需求。翻譯專業的小夥伴們都知道同聲傳譯這一「高大上」的職位,不過由於同聲傳譯對翻譯的專業能力要求很高,很多小夥伴們可能達不到那樣的level。但是咱們能夠選擇的就業方向還有很多,比如在國家機關、外企、涉外金融機構、專業翻譯、新聞出版機構、旅遊和高級賓館酒店等部門,從事翻譯、經貿文秘、英語編輯、論文翻譯、公關和導遊等工作;也可在培訓中心、院校及科研部門等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