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19年的巴黎和會結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法語壟斷國際會議的侷面,啟用英語和法語的雙語傳譯進行談判,其中有一部分談判埰用同步傳譯的方式。多種語言的會議同步傳譯則始於1945-46年在德國城市紐倫堡(Nuremberg)舉行的國際軍事法庭對納粹戰犯的冗長審訊。噹時所用的語言有4種,即英語、法語、俄語和德語。同步傳譯的設備,由國際商業機器(IBM)制造供應。新加坡的同步傳譯工作,始於1957年民選市議會的第一次會議。這是根据馬紹尒政府時代的立法議院所定的政策。噹時,以人民行動黨議員佔多數席位的市議會所用的官方語言是:馬來語、華語、淡米尒語和英語。 1959年7月1日,新加坡成立民選自治政府後的立法議院第一次舉行會議的時候,所用的語言也是這4種。噹時,新加坡的第一任國傢元首顧德在會上以馬來語(國語)宣讀施政方針,翻譯社也首次由同步傳譯分別譯成英語、華語和淡米尒語。在1965年獨立後的新加坡國會,也沿用這4種語言的同步傳譯制度。

 

在「形」的層面上,譯文與原文的對應點包括所有眼睛能看到的樣貌。所以說,一個作品分成幾章幾節幾段,一個段落或文句由多少字詞所形成的長短樣貌,這些版面上容易看得到的細節,當然都是形的對應點。本書第一章提到,標點符號、字體、特殊符號或圖表、甚至故意留下的空白等,也都是「形譯」要顧到的環節。翻譯時,假使沒有充分理由,便不宜改變那種細節/對應點。此外,在「文法的形式」(grammatical form) 方面,翻譯社翻譯時當然也是要盡量讓所有文法的細節都互相對應,例如名詞對應名詞、動詞對應動詞、複數對應複數、被動對應被動、過去式對應過去式、問句對應問句、感嘆句對應感嘆句等等。4.15 許多詩作都有看得見的「詩節形式」(stanzaic form) 或整體的「結構模式」(structural pattern),例如中文傳統詩歌有「五言律詩」或「七言絕句」,英文詩歌則有「三行詩體」(terza rima)、四行的「民謠詩節」(ballad stanza)、五行的「打油詩」(limerick)、「八行詩體」(ottava rima)、九行的「史賓塞詩節」(Spenserian stanza)、乃至「十四行詩」(sonnet)
 

很多人認為翻譯只是熟練掌握一門外語而已,對翻譯職業存在諸多誤解。其實,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只是成為一名合格的翻譯人才的基礎,需要在此基礎之上擁有一定的翻譯技能和素質。以英語為例,幾乎每一個大學生都學過英語,但是並不是每一個大學生都能成為好的翻譯人才。「職業殺手」除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外,還需要以下幾項基本素質第一,紮實的雙語基礎譯員必須客觀忠實地翻譯原文或源語的內容。沒有經過專業翻譯訓練的人在翻譯時,往往在描述所翻譯的內容中,加入了自己的想像,包含了個人的觀念和意思。但是合格的翻譯人才,必須要忠實於講話者的講話意圖,以便給予聽者正確的判斷信息。即使在翻譯過程中涉及自己的利益,也必須把講話者的意圖客觀複述,不得添加自己的意見。第二,知識面要廣翻譯其實是個「雜家」,需要對各個領域都有所涉及,包括政治、經濟、法律等。翻譯過程會涉及多個領域,如果對這些領域一竅不通,碰到專業領域外語(包括專業術語)就很難翻譯。所以,論文翻譯人員應該當個有心人,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第三,邏輯思維能力要強每一個人的講話都有一定的邏輯性,譯者在翻譯時要掌握語言的邏輯,並經過合理組合,將信息通過目標語言傳遞給聽者。有些譯員在翻譯時出現誤解、錯譯活漏譯,其實並不一定是因為語言能力差,而是邏輯思維能力差。第四,反應要靈敏一名合格的翻譯還需要具備反應靈敏、口齒清晰等素質。如果連最基本的翻譯素質都達不到,那麼也就沒有成為一名合格翻譯的潛力。
 

 

推薦網站:論文翻譯|智準翻譯社|專業品質保密服務宗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翻譯社 論文翻譯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s0711 的頭像
    mars0711

    生活相關知識分享

    mars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