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一類所謂的具像詩(concrete poetry) 或圖像詩(shaped poems) ,不僅用字母組成形像,有時還用字母提示聲音,那種詩當然也無法譯成無字母的中文。例如,Edwin Morgan 的那首ڊSiesta of a Hungarian Snakeڋڪ〈匈牙利蛇的小睡〉) ,它用s/S 和z/Z 排成s sz sz SZ sz SZ sz ZS zs Zs zs zs z 這樣的一行。這樣的排列,一方面提示:那條蛇伸長身體、頭尾細而中腹粗、帶有對稱的花紋。另一方面也提示:那條蛇會發出噝噝的聲音(像s 或z)。這樣的詩當然不可能用中文字的部首(視為等於英文字母) 來仿造排列,而試圖「翻譯」出它原有的含義。有哪一個部首等於s 或z 呢?6.6 許多人說過「詩無法翻譯」的話。2詩之所以無法翻譯,是因為詩是高度具有「文學性」(literariness) 的語言,它不僅要表達含義(meaning) 或用意(significance) ,更要透過字詞(words) 的選擇與安排來同時表現出形式(form) 或風格(style),而這種內涵與外形兼顧的努力,往往同時牽涉到義、音、形、境等四大層面。前面所說的具像詩,它之所以無法翻譯,是因為找不到對等的東西來翻譯出原有的形與義。其實,許多彰顯「以音佐義」的詩作或詩行,也是很難論文翻譯的(就算可以翻譯的話)。例如,Tennyson 有一首詩叫ڊThe Lotus-Eatersڋڪ〈食蓮者〉),詩中描述奧迪賽(Odysseus) 及其部下來到食蓮者的島嶼,島上一片昏沈睡意,吃了蓮的人便無力行動而無心返鄉。為了表現那昏沈睡意,詩中用了許多字帶有m, n, 和ng 的鼻音。如果你用中文來翻譯那首詩,恐怕就只能「顧義而不顧音」了。像ڊIn the afternoon theycame unto a landژIn which it seemed always afternoonڋ這兩行,若把它譯成「下午時,他們來到某地方,在那裡,似乎總是下午時」,這樣就失去了許多昏沈的m, n 的聲音。
綜上所述,論文翻譯已成為各大學校要求研究生的趨勢,但限於英文程度,只好委託他人翻譯,智準翻譯社的論文翻譯,由精通中文及英文之華裔美籍專業人士負責翻譯,以精確掌握論文真意通順及字句流暢優美,再由擔任教職之專業英語母語人士負責校稿,將需投稿至國際期刊之論文進行潤稿校對修改,確保符合投稿國際期刊之專業水準及投稿成功。
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足跡遍及中國的西北、西南,和東南地區,所見所聞後來在他的遊記中有詳細描述。1291年馬可波羅在福建省泉州港登上了海船, 從此一去不復返,最後在1295年回到威尼斯。1298年9月7日,馬可波羅參加了威尼斯與熱那亞之間的一場海戰,戰敗被俘,在獄中口述了他的東方見聞, 由獄友筆錄成《馬可·波羅遊記》一書。馬可·波羅出生於義大利美麗的水城威尼斯。1275年5月和父親一起第一次到達當時元朝首府上都。在之後的 17 年間,他們一直在元朝政府供職。聰明的馬可·波羅很快學會了蒙古語和漢語,精通中國文化,學識廣博,受到元世祖 忽必烈的重用。這使他在京城大都應差之外,還經常奉命巡視各省,出使外國。 還擔任過揚州總督。馬可·波羅與中國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同時也架起了中意友誼的橋樑,使中國眾多先進技術傳到了歐洲,推動了歐洲科技的發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