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周圍指的是頸部周圍的組織和器官,包括頸部的肌肉、神經、血管、軟骨、椎間盤和淋巴結等。這些結構密切相關, 一旦發生問題,可能導致頸部疼痛、僵硬、頭痛、肩膀疼痛等不適症狀。因此,頸椎周圍的健康非常重要,需要加強保護和護理。 增強頸椎周圍的肌肉群可以幫助支持頸椎,減少頸椎周圍的疼痛和不適。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方法: 運動:頸椎壓迫頸圈運動可以幫助增強頸部肌肉,如頸部伸展、側彎、轉動等。還可以進行肩膀環狀運動、仰臥舉腿、擡臂等練習, 有助於加強頸肩部周圍肌肉的協調性和耐力。 按摩:使用指尖或按摩球等工具進行頸部按摩,可以放鬆肌肉,減輕緊張和疲勞。 熱敷:可以使用熱敷墊、熱水袋等物品進行熱敷,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和肌肉鬆弛。
三.因情形特殊,經專案報請本會核准者,得不受申請年限之限制。惟附表內所列各項目輔具(助聽器、 眼鏡、義眼、其他醫療輔具等四項)以一年申請一次為限。 四.申請人應備之西醫健保合約醫療院所診斷證明書、聽力圖及驗光單,須符合自開具之日起三個月內 之期限。 附錄一 醫療輔具補助項目 項次 醫療輔具項目 醫療護腕推薦單位 使用年限 受理機構 備註 一 手杖(鋁合金) 支 二年 榮民服務處、榮譽國民 之家、各級榮院 具效期內之肢體障礙(新制 ICF 第 七類 05)、平衡機能障礙(新制 ICF 第二類 03)或行動障礙證明者,得 以身心障礙證明正本或受理單位 出具評估紀錄表(附錄二)替代診 斷書。 二 手杖(不銹鋼) 支 二年 榮民服務處、榮譽國民 之家、各級榮院 具效期內之肢體障礙(新制 ICF 第 七類 05)、平衡機能障礙(新制 ICF 第二類 03)或行動障礙證明者,得 以身心障礙證明正本或受理單位 出具評估紀錄表(附錄二)替代診 斷書。
「保暖」也很 重要,配掛頸圈除了可以保護、支撐外, 也有防寒作用。若冬天手術的患者,我 會請他們在頸圈和脖子間再加一片「圍 脖」,免受風寒侵入而造成肌肉緊繃、 氣血不順。 31 人醫心傳2020.3 大林慈濟醫院交感型頸椎病治療 復健 很多病人開完頸椎、戴上頸圈就不敢 亂動。我會請病人放心,頸圈的作用只 是保護、提醒,不是完全限制肩、頸不 能動。聳聳兩肩、輕輕上仰低頭、看左 看右,都可以放鬆頸筋,不但舒服,更 能加速復原。晚上睡覺時,也可將頸圈 解開,好睡、睡好為原則,不用擔心植 入支架會「跑掉」。 強化頸筋 有一點不能不強調,醫療護腕推薦頸椎病有一大半 以上是「錯位」引起,而不單單是「骨 刺增生」而已。因為許多人即使開刀把 壓迫神經的骨刺拿得乾乾淨淨,術後還 是在痛,很可能就是因為頸筋無力導致 錯位引起。以下建議的動作,不只術後 復健有效,也是平時強化頸筋最簡單而 實用的方法。 用毛巾或雙手交疊,用力頂住前額, 同時頭部也往前出力,如此可以鍛鍊頸 部前方的肌群。 用毛巾或雙手頂住後腦杓,同時頭部 往後出力,可以鍛鍊頸部後方的肌群。 我常說:「牽一頸而動全身」,意即 頸椎若有病(退化、失穩、錯位),有可 能引發全身(由表而裡,從筋骨到臟腑; 全身上下,從頭頂到腳底)不舒服。如果 病人、家屬或醫師沒有這觀念,常會落入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迷思與逛醫院 換醫師的陷阱。此時,「看對醫生找對科」 就顯得格外重要。
穩定:支架可以穩定身體的某個部位,以減少活動時的不穩定性和風險。 保護:當身體的某個部位需要保護時,如受傷的關節或骨骼,支架可以提供額外的保護,防止進一步受傷。 支架有很多種類,包括固定關節炎支架、彈性支架、調整型支架等。不同的支架具有不同的功能和適用範圍,需要根據患者的狀況和需求進行選擇。 醫療支架(Medical brace)是一種醫療器械,通常由柔軟且耐用的材料製成,如彈性纖維、泡沫、塑料、金屬等。 它們可以被穿戴在身體的某些部位,如關節、脊椎等,以支撐、穩定、保護和減輕身體的負擔,並協助治療和康復。
頸圈是一種簡單型的頸椎固定裝置,頸椎壓迫頸圈用來防止頸椎受傷或不穩所引起的更嚴重的神經組織損傷。頸圈適用於下列狀況:外傷,如運動傷害,車禍,跌倒,使得頸椎過度屈曲或伸展造成頸椎骨折。其次是頸椎病變,例如退行性關節炎,頸椎腫瘤等。另外在頸椎手術後,也有適用的必要性。 使用頸圈時應該注意下列事項: 1. 睡眠時要不要戴,應視病情決定,原則上嚴重頸椎不穩的患者要戴,以免姿勢改變造成神經組織的損傷。 2. 頸圈需確切合身,不可過緊,醫療頸圈當戴上頸圈時維持兩個手指可伸入為正確,壓力過大時(超過 20 - 30 mmHg 時),會造成缺血性疼痛。 3. 去除頸圈的過程應採取循序漸進式的,前兩週在駕駛,跑步,疲倦,神經緊張及劇烈運動時最好戴著頸圈,以免發生意外。 4. 一般式頸圈:頸圈外需加護套,髒時可換洗後再用二片式頸圈(如 NECK LOG):進食時,若困難進食則前片可取下或加以調整,但需注意頭頸姿勢的維持,以防姿勢改變造成組織的損傷。 5. 長期使用頸圈後,可在平躺休息時取下按摩,清潔頸部皮膚,保持乾爽,壓迫疼痛的部位可以小棉墊緩衝。